- 21.50 KB
- 2021-04-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心得体会
2020 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心得
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有了它,社会才会安定;有了它,人们才能过上
安稳的日子;有了它,我们的家园才会和谐;有了它,坏人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总而言之,
法律是人民安全的保障,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规范。知法、学法、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
责任,并且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来捍卫自己合法的权益,使自己成为一个知法、守法、
学法、用法的公民。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很小的事情都会用到法律。例如:在马路上靠右行走,红
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在十字路口听从交警的指挥......这些虽然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事
情,但是却都与法律有关系,这就证明法律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深入地思考这
些问题而已。作为小学生,我们虽然对法律的理解不够深刻,但是起码我们知道,在学校要
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名遵纪守法,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这些都是优秀品质,我们每个学生都知道,但是
能把这几点做好却很不容易。一些同学平时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慢慢地养成了不良习惯,
长大后就很容易违法乱纪,使自己误入歧途,深陷囹圄。因此别忽视了小事,一些不经意的
小事也许就是你步入歧途的导火索,会让你走向不轨的道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
而不为"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教训。
同学们,让我们知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律永驻我们心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那
样我们的前途将会一片光明。
2020 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心得 2
不久前我观看了同学们自己编写的法制小故事,很真实,很深刻。其中有一位同学编写的一
个毛阿敏偷税漏税的故事,我深受启发,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你们的内心深处法律意
识的真实反映。在这里,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我亲眼目睹、令人深思的真人真事。事情发生在
四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
外,重重地从高达 20 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
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此时,我给同学们出二个思考题: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
违法?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结果应是:如果医疗签定部门确定为重伤,首先甲这种
行为造成的后果违法,其次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
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下面,我从青少年违法犯
罪的基本原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个方面,来给同学们讲一
下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 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
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 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
的是,近年来,14-18 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并以侵犯
财产型犯罪与性犯罪居多,团伙作案数量剧增。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少年,曾经天真无邪,
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座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究其
青少年犯罪的基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处于
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巨变,从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来
看,主要表现为:
求知欲增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
好胜心,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去行事,
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备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
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
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轨的举动,实施违法犯罪。
(二)青少年不良的个性倾向性
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
识和活动的趋向与选择。个性倾向包括人的需要和动机、兴趣、信仰、观念体系等,不良个
性倾向性是大多数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因素。青少年的不良个性倾向在需要方面
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物质欲,权力欲,报复欲;在观念体系上,概括地说,主要表现为
五观不端正,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利己的价值观;过分追求金钱,享
乐,名利,实惠,讲究吃喝的人生观;善恶、美丑、荣辱、爱憎、是非、苦乐,得失完全颠
倒的道德观;哥们义气高于一切的封建行帮式的友谊观;放荡不羁,崇尚低级感官刺激的性爱
观等。正是在这些强烈,畸形的欲望驱使和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
路。
(三)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重点给同学们讲一下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拿起法律武器,
把实际例子讲给父母听,纠正有些父母的不良家庭行为。
家庭是青少年个体生活、成长的第一空间,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小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大
染缸。这就要求有些同学,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家庭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应是最为重
要的。父母代表社会对子女的教化也是最为深刻的,一些家教箴言、格言及家训会影响子女
的一生,甚至有的还世代相传。调查与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在家庭这一环境中能否健康
发展,与家长对家庭的责任感,态度,对子女的教育引导,与其自身性格和言行举止有着密
切的联系,若父母对家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子女的态度适当,教育、引导得法,自
身性格,言行举止良好,家庭的内聚力,亲和力增强,正面影响加大,子女实施不道德行为,
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就很小。反之,子女受到的负面影响大,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就大,
甚至直接导致犯罪。
其中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主要有亲情过剩,疏于管教,家庭暴力,单亲家庭,不轨家
庭五种。亲情过剩。目前,在我国城镇,18 岁以下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在四
二一家庭结构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祖辈、父辈的百般宠爱,被过度的亲情所包围,
在家中俨然是一个小皇帝、小公主,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他们中一些人因而养成了不良性
格,形成了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凡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个人角度出发,不达目的不罢
休。因此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受任何约束,甚至以
身试法,以致违法犯罪。
近几年来,因不良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如:自 97 年上半年以来,
佛山的一个少年暴力犯罪团伙共三十多人,最小的仅 11 岁,的 17 岁,在追求称霸一方,为
所欲为的目标下,以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吃干吐净为盟,排列座次,三人成伙,五人成群,
穿插结合,交替作案,渐渐发展一个犯罪团伙。并于 1999 年被公安部门依法逮捕。
我希望通过这次的法制学习,在在座的同学能认清违法、犯法的后果,坚决抵制不良的诱惑,
与不良的行为作斗争,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2020 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心得 3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法制保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经过这次修改,我国的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反映时代精神,更加适应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必将更好的发挥国家根本法的
作用,从而更好的治理好国家。
我们要把学习新宪法通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
兴求真务实之风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作贡献。只有全面准确的领会和把握
推动物资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我们作为小学生,通过学习宪法,充分认识了宪法的重要地位,结合小学生原则,我们一定
要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少年。要严格按照宪法规定的要求办事,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范围内活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统一、民
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的全面实施。
同时,作为小学生,更要懂得维护宪法,积极宣扬宪法知识,结合自身,更好的学好理论文
化知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2020 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心得 4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宪法晨读活动”,看完之后,我有很大的触动,这使我更加了解了
宪法的神圣。
通过选手的演讲,我大概知道了宪法的意义和由来,更是结合选手所讲的事例,加深了对宪
法的认识。我知道了宪法是由毛主席首先编写的,我们未成年人是受宪法保护的。如果你的
父母虐待你或是不让你上学,不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必要时甚至可以将他们告上法庭。
通过这次活动,我加深了对宪法的了解。比如说,以前有家人、亲戚跟我开玩笑,说我是捡
来的,我只会不停地跟他们反驳,但是现在我会大声跟他们说:“你们这样传播不实的谣言,
伤害到了我,也违反了宪法,请不要再这样做了!”
随着直播的不断前行,我越来越觉得宪法就是我们的守护神,守护着我们的童年和生活,同
时也守护着我们的国家。希望今后我们大家一起在“学宪法、守宪法、爱宪法”的道路上携
手共进!
2020 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心得 5
在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组织学生集体晨读宪法、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
并且明确校长要主持一次教职工宪法学习活动或者为学生讲授一次宪法教育课。同时表示研
究制定开展宪法教育的基本要求,形成科学的教学安排和常态化的教育机制,明确中小学宪
法教育的专门学时,并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测试范围。这些要求,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础。
不久前结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
宪法实施”,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任务中的一个。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
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
律之母,法中之法。一个国家的所有法律,都不能违背宪法精神,只能在宪法原则框架内进
行制定,绝对不能与之悖离。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不难看出,宪法是何等重要的法律。
但是,宪法在人们头脑中的地位,未必达到了敬畏的高度。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违宪行为,大
都与此不无关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有忽视宪法教育的因素。一个人不懂得宪法的性
质,不了解宪法的内容,难免会有出格的言行。所以从小掌握宪法知识,加强宪法意识,这
是建设法治国家基础中的基础。
有了宪法这个标准,就能从根本上厘清是非的边界。比如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宪法第 1 条),那么任何诋毁、否定、亵渎、破坏这个制度的言行,
都是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抵制。比如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宪法第
13 条),“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宪法第 39 条)。
那么任何强拆公民合法住宅的行为,都涉嫌违背根本大法。又比如,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劳
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宪法第 43 条),那些从来不让
员工享受“带薪休假”的单位,都是对宪法的轻慢。
我们太需要宪法的普及了。日常生活中太多的违宪表现,哪怕有其他法律法规做借口,都是
站不住的,因为从法律位阶上说,宪法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全部法律的统领,这就是“宪
法”的独特内蕴。只可惜,这个认知并不坚实。故而,从小给孩子根植宪法概念,形成内心
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法律,就是十分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