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心得体会 4页

  • 30.50 KB
  • 2021-04-26 发布

以人为本心得体会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以人为本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要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总书记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使广大党员干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转变成自觉行动。 在刚刚过去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同时也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腐败案件依然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商业贿赂、内幕交易等现象严重,土地和矿产资源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监管薄弱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屡禁不止。这些情况表明,只有打牢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成为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行为准则和衡量标准,才能从思想源头上拒腐防变,建树良好党风政风。 打牢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关键就是要着力加强三个方面的教育。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牢固树立和自觉坚持正确政绩观,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加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理解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凡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都要全力做好,凡是对人民群众不利的事情都坚决不做。 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尊重信任干部;只有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群众、脱离群众,都要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表率。这样,党员干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篇二: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以人为本 这篇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以人为本的关键词是心得体会,十八大报告, 在胡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中,“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 败之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理念的最高 标准”等执政理念话题几乎贯穿始终,作为一个普通网民,通过聆听总书记的报告,心中油 然而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始终奉行以人为本。党要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就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 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作为最大的执政责任和追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尚书》里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都是民本思想。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 对群众充满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 计,而是根本要求。是心系群众还是心系自己,是为群众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私利,这是党 员干部政治上合格不合格,作风上过硬不过硬的分水岭。只有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 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党要有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以人 为本、执政为民实绩,就必须把求真务实作为第一要求,树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全党勇于实践、勇 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古人曰:“不患无策,只怕无心。”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 负责的精神,是领导干部做事为人的根本动力。一个领导干部的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是 反映在本职工作上,简单地说就是在具体环境、具体岗位上体现出来的模范行为。唯有如此, 领导干部才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党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必须把廉 洁从政作为第一生命来维护,始终保持“一身干净”。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 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 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树立以人为本、执 政为民的理念,植根人民、造福人民,说到底,就是要修养好廉洁这一内在要求。修养好廉 洁就要知足。 知足是一种人生智慧,常乐是一种人生境界。古人云:天下之福,莫大于 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无欲”是“福”之所至,无欲则刚,心无欲则人清廉。在 需要面前要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要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要学会坚守,真正做到操守可比 寒梅、品格赛过修竹、气节重于泰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坚强领导核心。篇三:以人为本——心得体会 ‎ ‎ 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土城镇中心学校 张先弼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本人通过系统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使我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和谐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构建和谐校园,有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我们广大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都应该深刻思考、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构建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前提 首先领导要身体力行。要认识到学校领导是团队的核心人物,是员工心目中的榜样。因此,领导要身先士卒,严以律己,在教学、科研乃至出勤等方面都要走在教师的前头,为群众做出好样子,充分发挥良好人格的激励作用。古人语:“民非畏吾能而畏吾公。”一个廉洁奉公、先公后私,甚至公而忘私的管理者,他的人格上表现出来的自然影响力远远超过权力影响力。他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然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很大的效能,甚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其次要完善管理制度。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有严格的管理,严格的管理必定有着科学合理的,因此要综合考虑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便于实际操作,人人能够遵守,对学校的良性运转切实起到保障作用的管理制度,实施依法治校,做到校内事事可循。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请假制度、考核制度、奖教奖学制度、结构工资制度、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是科学管理的具体表现。而且让每一个教职工通过学习、讨论,在理解、赞同的基础上执行制度,这样既方便于管理者的检查督促,又能够减少领导与教职工的摩擦。 第三要关心教师发展。学校领导要经常利用课间和业余时间,经常到各办公室“串门”,与教师谈心,同时通过召开定期的民主会、各种形式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为教师提供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场所,广泛听取教师的看法、想法、意见、要求,以求掌握教师思想状况。学校领导要到教师家里“家访”,做到有困难给予帮助、有生病给予慰问、有成绩给予祝贺、有纠纷给予排解。学校领导要了解教师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并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要知人善用,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创造力,为教职工营造个人发展的良好空间。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他们创造性潜能的开发,为他们积极营造尽情释放创造才能的工作空间,以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让她们学以致用,个人才能得到肯定,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对有经验的中年教师要知人善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各个层面上传、帮、带作用,使他们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优秀传统得以传递,发扬光大。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和谐发展的保证 首先教师要有爱心。爱学生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爱学生就是要爱所有的学生,在我们的心目中学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亲疏之分。爱学生就是要乐于奉献,把教育学生,照顾学生当作头等大事,要把学生的安危冷暖挂在心里,时刻提醒指导学生学习服务自己、保护自己;爱学生就要钻研业务,把每一个教育活动变成学生开心时刻,引导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情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 其次要有耐心。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我们要注意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爱好兴趣。这样和学生相处时教育孩子就会有的放矢。特别是对于个别学习后进生和行为问题学生,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孩子慢慢克服缺点,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三、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后盾 ‎ 家长是学校潜在的巨大社会资源,只有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让这个特殊的社会资源成为学校工作的强大后盾,学校才能顺利地向前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才有助于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学生往往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是每一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学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要面对着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家长。这些家长们在社会上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这些家长无论职位高低,赚钱多少,学生在学校是否安然无恙快乐健康无不例外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他们的心,孩子安全了、健康快乐了自然能有效地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安全教育,全力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所有的孩子在安全健康成长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职责。 我们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家长工作,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家长访校日活动等的开展,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各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家校联系卡,通过家访或电话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相互沟通教育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聘请专家讲座,让家长讨论交流,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向家长介绍良好的家教经验,统一家校教育的步伐。《》 以人为本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