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6 发布

论语_中国经典思想导读 个人心得体会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知否知否》的大结局变成合家欢;‎ ‎  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他被网友揭穿老底,但还是有网友站出来摇旗呐喊:“人家都道歉了,为什么你们还没完没了?”“虚荣心人人都有,不至于吧!”‎ ‎  少年吴某杀母案里,吴某父亲安排吴某再读上学,遭到群众反对。又有网民站出来为吴某抱不平:“这孩子也很可怜,才12岁,为什么就不能原谅他?”‎ ‎  中国人太喜欢原谅了:‎ ‎  “人都死了。”‎ ‎  “都不容易。”‎ ‎  “朋友一场。”‎ ‎  “还是孩子。”‎ ‎  “他不过是一时冲动。”‎ ‎  “谁一辈子还没犯过错?”‎ ‎  不仅自己喜欢原谅,还要求他人原谅。‎ ‎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会给社会带来 麻烦。因为,坏人不会变好,会变老。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所谓的人性和良心。‎ ‎  弟子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 ‎  孔子回答:“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 ‎  弟子问:“那怎么做才好?”‎ ‎  孔子回答:“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  对待恩德,应该回报以恩德。‎ ‎  对待凶暴,就应该以牙还牙。真正的善良,都有牙齿。‎ ‎  老子主张“不争之德”,但这种“德”需出于自然本真。但我们要承认,对于常人而言,很难达到“以德报怨”的境界。遭到欺负选择宽容隐忍,明明心中有怨恨,却出于某种道德绑架或者其他目的,被动地、违心地实施自己的“道德恩惠”,这就违背了老子的“德”之本真自然。‎ ‎  而“以直报怨”是“以德报怨”的补充与完善。“以直报怨”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消解一般性的怨恨,防止人性丑恶面的泛滥。‎ ‎  “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之所以能够共存,也是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源于“善”。前者是完全出自个人精神道德上升的自觉要求;后者要求的是公平、正义的“普遍善”的价值立场。‎ ‎  《论文·里仁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以委婉地态度去和父母交流不仅仅是为了达到孝顺这个目的,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和父母之间的矛盾、维持和谐的关系。其实父母非常通情达理的,只是父母长期以来把自己作为子女的榜样这样的理念让他们无法坦然地承认和面对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用激烈的言辞也只会换来更加激烈的争吵。相反,用平和的语气去沟通、交流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 ‎  《论语·颜渊篇》中的一句话,就是“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这句话让我联想到我和朋友的一次争吵,起因就是我认为她过多地干预我的习惯,隔阂不断累积,最终爆发了矛盾。我们交友,是经过选择的,想要倾诉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朋友。友谊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坚固,“不可则止”很重要。‎ ‎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性读本,有中国人的“圣经”之称,且经常在外交场合被引用。‎ ‎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的源头。“四海之内皆兄弟”用在处理对外关系问题上,就是不论国家强弱,都要坚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德不孤,必有邻”是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致辞时说:“邻居可以选择,邻国不能选择。‘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中日两国人民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吾与点也。”‎ ‎  这段对话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孔子。‎ ‎  当时,孔子问自己的几个学生未来想要干什么。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打算治国从政。而曾点在旁边悠闲地鼓瑟。曾点说,我只是想,当春天来了,冬衣一换,穿上舒适的衣服,农忙也过去了,和成人五六人,十几岁的少年六七人,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唱唱歌,跳跳舞,大家悠哉游哉高兴的玩,尽兴之后,快快活活唱着歌回家去。孔子同意了曾点的想法。我们认识中的孔子往往是一位淑世者、学问者。‎ ‎  但他的这句“吾与点也”实在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孔子。他似乎更像一位诗人,有血有肉,有别样的思想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