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2021-04-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个人感悟四篇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一)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以巨大的代价,挽救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保卫了国家
安全,达成了出兵朝鲜的战略目的。
抗美援朝战争创造和维护了中国在东北亚地区有利的战略态势和战略格局,为国家经济
建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安全环境。抗美援朝战争,维护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加大了中
国东北方向的防御纵深,给中国带来了几十年相对和平的安全环境。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中
国人民志愿军发挥自身作战特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
绿江边驱至三八线,创造了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这一仗,充分显示了站起来了
的中国人民蕴藏的巨大力量,充分显示了中国军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敌人
的决心、意志与能力,使得任何企图与中国全面军事冲突的国家不得不三思而行。英国的蒙
哥马利元帅曾告诫西方世界:军事上的禁律之一是不要同中国交战,谁要想侵略中国,就“要
大倒其霉”。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决策者吸取朝鲜战争时的教训,相信中国政府的警告,没
有派地面部队越过 17 度线。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
是一场真正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战争。主要对手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拥
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各种先进武器装备,而且挟二战胜利的余威,被视为“东亚病夫”的中
国人竟然敢于出手,是美国人没有想到的。
人们常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怎么站起来的?不是靠嘴皮吹出来的,
而是实实在在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血与火的较量中站起来的,是在近代以来第一次成
功地将强敌拒之于国门之外的作战中站起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得到极大提振。从某种意义上说,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被视为新中国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有重要
影响力的大国的奠基之战,是中国从世界的边缘走向世界中心的重要开端。
在这个靠实力说话的世界,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李光耀回忆
说,他明显感受到西方人对华人态度的变化。让我们再看看美国人是怎么说的:
大卫 哈伯斯坦在其《最寒冷的冬天:韩战真相解密》一书中写道:“除了亲身经历战争
之人外,对许多美国人而言,韩战始终是历史的黑洞。停战的第二年,它就变成了一场无人
愿意回忆和了解的战争。而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
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中写下的灿烂乐章。对他们来说,韩战代表的不仅是一场胜利,
更重要的在于,它也是新中国的又一次解放,与长期受西方列强压迫的旧中国的彻底决裂。
与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打成平手的,不只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刚刚征服日本和德国的美国,
而是整个联合国的军队,按照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来说,被他们打败的是所有帝国主义及其走
狗。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场胜利的意义是无法估计的。”“如果说中国当时还缺少把美国人
赶出台湾的武器,那么他们利用充裕的人力、他们的独创性和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
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每个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
美国官方战史承认:“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
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由于共产党中国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和坚强有力的
领导,因此它也在朝鲜战场上赢得了自己的声誉。”中国军队在朝鲜的作战,“提高了毛泽东
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
自抗美援朝战争始,国际社会无论是中国的朋友还是敌人,都无法忽视新中国的声音。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我们从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就说,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这样,中
国在世界上的名誉就比较好。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第一声呐喊,是一场真正动摇西方霸权地位的战争,值得我们
民族永远铭记。几十年来,我们这些后来人都在享受着志愿军指战员浴血奋战打出的和平局
面,享受着他们流血牺牲换得的胜利成果。我们要对创造国家和军队这一伟大荣耀的先辈,
深怀感恩之心和崇敬之情。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二)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部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从十月二十五日以来已经
连续得到重要胜利。这些胜利,不但已经开始转变了朝鲜的军事形势,而且已经开始挫折了
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猖狂的凶焰。美英等国反动统治者,在中朝两国人民的联合打击下,已经
开始感觉到对于亚洲人民的侵略战争前途茫茫,感觉到他们原来的侵占全朝鲜并将战争火焰
引向中国的如意算盘的错误,而表现惊慌和忧虑。
帝国主义者原来以为,他们可以在朝鲜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他们原来以为,中国人民
将被帝国主义的进攻所吓倒,因而将坐视自己的紧邻朝鲜遭受侵略,将忍令自己的国土遭受
威胁、轰炸和直接的侵略。这就是帝国主义者为什么不但不尊重中国人民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的主张,反而命令侵略军向三八线以北,向中国东北的边境疯狂前进的原故。但是侵略者们
现在知道他们是跑得太远了。被打击得稍为清醒了一些的侵略者们屈指一算,开始忧虑他们
的区区几十万军队究竟不足以征服全朝鲜的三千万人民,尤其不足以和四万七千五百万中国
人民相对抗。尽管美国侵略军及其帮凶还远没有放弃自己的侵略计划而决心接受公正的和平
解决,但是最后失败的阴影却在一步一步向他们挨近了。
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在朝鲜的英勇奋斗,向全世界表示了中国人民坚决保卫自己的胜利果
实的伟大意志。中国人民得到今天的解放,是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无数志士仁
人向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奋死决战,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已经推翻了帝国主义走狗蒋
介石的可恨的黑暗统治,但是我们绝对没有忘记,无论是蒋介石匪帮,或者是帝国主义本身,
都不会甘心于失败,都在处心积虑地计划着卷土重来,把中国人民重新抛入血腥的人间地狱。
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在日本,在我国的台湾,在菲律宾,在越南,在整个的东南亚所伸出的
长矛之尖,不但是针对着当地的人民,而且是针对着我国大陆的,对于这一切我们从来没有
放松过警惕。美国侵略者所布置的朝鲜内战的爆发,以及美国政府所立即随之宣布的对于朝
鲜的侵略,对于台湾的夺取,对于越南菲律宾的干涉,使我国的环境顿然紧张起来了。我国
人民和我国政府对于朝鲜形势和台湾主权问题再三发表了严重的声明和抗议。但是无法无天
的帝国主义者是不讲道理的,他们把我国仅仅发出声明和抗议看作是怯弱可欺的表示,因而
加紧了他们对于我国独立安全的危害和压迫。我国爱国同胞忍无可忍,毅然决然地组成了抗
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部队,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击退了已经逼近鸭绿江的疯狂的侵略军。
只在这时,帝国主义者原定的狂妄的计划才被打破了,我国人民保卫胜利果实的神圣决心才
被认识了。因此,中国人民志愿部队的斗争,乃是关系我国民族根本利益的生死斗争,乃是
四万七千五百万同胞伟大爱国意志的集中表现,我全国同胞如此热烈拥护志愿部队,全国热
血青年纷纷立誓要求参加志愿部队,完全不是偶然的。
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和朝鲜人民军的英勇奋斗,不但对于中国和朝鲜的民族存亡有决定的
意义,对于亚洲各民族和世界人类的安危也有极大的意义。帝国主义者在朝鲜的冒险如果得
到成功,武装侵略的强盗们就会打着联合国的旗帜到处如法炮制,那时不但中国首当其冲,
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战争危险也就要极大地加重。在朝鲜击碎了侵略者的梦想,就可以保卫朝
鲜和中国的安全,也可以挽救在危险中的世界和平。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说:世界上爱
好和平的人民如果想要得到和平,就必须用积极行动来抵抗暴行,制止侵略。只有抵抗,才
有可能使帝国主义者获得教训,才有可能按照人民的意志公正地解决朝鲜及其他地区的独立
和解放的问题。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和光荣的朝鲜人民军,现在正是站在捍卫世界和平
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最前线,受着全世界爱好和平正义的人类的支援、崇敬和瞩望。
如上所说,帝国主义者现在还只是开始受到打击,他们还要继续逞凶,因此必须继续给
以坚决的反击。在朝鲜前线向帝国主义侵略军勇猛作战的中国和朝鲜的伟大勇士们!冒着敌
人的炮火和炸弹,前进!前进去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是必然的:在你们的前面只是一群数目
有限士气不高的野兽,在你们的后面却是为祖国独立和世界和平而坚决奋斗的几万万英勇的
正义的人民!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三)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
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这是上个世纪 50 年代人激动人
心的美好、重要的回忆。
中国一向提倡和平,不愿引发战争,但这种表现却被其他国家认为是软弱、无能的行为。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签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世界各国列强
的侵略中国均选择了退让,但中国一味的忍让却没有换来各国列强侵略的魔爪,导致中国的
国土一块块被分隔。幸运的是,以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为领导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渐渐的摆
脱了“东亚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国人的字号,尤其是_多年前的那一场抗美援朝战争。
知名作家李峰,参考了大量有关抗美援朝历史的图书,精心创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现朝
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决战朝鲜》,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七个章节,共六百多个
页次。全书以一种恢宏的气势和凝练的语言,加上翔实的史料与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全景式
的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抗击美军的战争历史。
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朝鲜的一项群
众性运动。朝鲜战争于 1950 年 6 月 25 日在朝鲜内部爆发,美国立即出兵干涉其内政,中国
人民解放志愿军携海、陆、空部队在 1950 年 10 月 19 日越过中朝边境援助朝鲜抗击美军,
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两年九个月零八天,于 1953 年的 7 月 27 日朝鲜时间 22 时停战协定正
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抗战历史呢?中国是如何在一个装备极其落后、后勤资源保障薄
弱的境况下抵抗一支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让美军不得不宣布停战的呢?那个时期,中国军人
没有防弹背心,也没有接受过“斯巴达式”训练,更没有火力强大的 HK53、M16A2 卡宾枪
作为火力支援,有时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没有食物供给。但他们依旧凭借着自身顽强的信念与
作战意志,加上满怀着对新中国几亿人民负责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国军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尊
严与生存。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就对抗美援朝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作出如下评价:
“抗美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一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
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纪录。”
美国作家莫里斯·艾泽曼在《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书中提到“身穿打着补西的棉制
军装的中国士兵在这件事情上胜过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士兵;他们能够在夜色的掩护下极其秘
密地渗透到敌人的阵地中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中国军队的装备虽然落后,但他们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加上抓住敌人的弱点,还有不畏
牺牲的精神,才能在战役中获得成功。在这一次战役中,有多名英雄壮烈牺牲,
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
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 26 岁。
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敌人阵地实施反击,在双腿被敌
炮弹炸断的情况下,仍旧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并摧毁 3 个火力点,
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人 80 余,拉响最后一枚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
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扑上去堵住了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不胜,毋宁死。”为抗美援朝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还有千千万,他们的精神令敌军都
为之肃然起敬,同时也令我们这些后辈感到骄傲不已。
这一段战争历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它使那些一直觊觎中国国土的国家不再
敢任意侵犯。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四)
吉林通化,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抗日英雄杨靖宇烈士陵园内松柏青青,将军高大戎
装铜像挺立。
95 岁的徐振明,就在这里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烈士陵园。年轻时,他就把杨靖宇当作“明
星”榜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炮火洗礼,和平年代他深藏荣耀、甘
受清苦。
60 多年来,陵园内的苍松翠柏,见证了一位老英雄的执着与忠诚。
峥嵘岁月 百炼成钢
1942 年,16 岁的徐振明加入八路军,在伏击日军的战斗中因作战勇猛荣立一等功。
1950 年,徐振明随 38 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一线作战 29 个月,参加过
“飞虎山阻击战”“松骨峰阻击战”等著名战役,在争夺 394.8 高地的拉锯战中荣立一等功。
1950 年 11 月 4 日,飞虎山战役打响。志愿军浴血奋战 3 天 3 夜,弹尽粮绝,按战略部
署还需要坚守阵地 2 天。我军一个团面对敌军两个师,任务是把敌引进伏击圈。担任通讯连
排长的徐振明,带领 30 名通讯员传递信息。
战况激烈,徐振明眼看着刚出发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不禁泪流满
面。此役,志愿军共毙伤俘敌 1800 余人。枪林弹雨中,徐振明留下一身伤疤。时间仿佛早
已抚平一切,但老人身上至今犹在的伤痕,记录着那一个个瞬间。
“想想牺牲的战友,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享福。”1958 年,九死一生的徐振明告别了前
半生的枪林弹雨,投入到和平年代的建设事业。军旅生涯中,他荣立大功两次、小功多次,
但转业后却深藏功与名,只字不提当年勇。
儿媳阎锡兰告诉记者,老人很少提起往事,“很长时间里,只知道他是一名抗美援朝老
兵。”
一生执着 守卫忠魂
转业时,摆在徐振明面前的有三个职位: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和通化市革命烈士陵
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所长。招待所、福利院待遇好、工作环境好,徐振明却决定去陵
园。
“能守护烈士陵园,这是我的无上光荣。”徐振明说。
把家安在陵园边上,把心放在陵园里面。每当遇到刮风下雨,徐振明深更半夜也会到陵
园巡查,看看屋瓦是否漏雨,看看树木是否倒伏。
今年 85 岁的张文臣当时在通化市劳动局工作,慕名去见了这个不要肥差要苦差的“怪
人”,两人一见如故。
“很魁梧,嗓门不小,没什么漂亮语言,做事踏实,用我们通化方言说,做事枝是枝、
蔓是蔓。”张文臣说,有一次,两人闹了点“不愉快”,就因为徐振明高烧 39 度,大半夜还
跑到园子去。“他就是要去,不听人劝,非说只有看看才心安。”
2 万多平方米的陵园是铲平山尖建起来的,刚建成时没有树,也没有花。徐振明踏查山
前山后,栽植松柏,种花种草。“父亲种了多少棵树,真数不清了,但是肯定得有上万棵。”
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说。
徐振明做事从不糊弄,要做就做到最好。“那时通化没水泥,就大老远到外地背回,哪
有坏的,用水泥修补上。”同事韩加本说。
1965 年 6 月,通化的雨季来了。陵园屋顶的琉璃瓦坏了。徐振明蹲守北京半月有余,
以诚心感动了北京古建筑队,请回两名瓦匠修缮。直到今天,即便遭遇狂风骤雨,严丝合缝
的琉璃瓦也没再漏过水。
徐振明还想尽一切办法,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
“父亲那些年坐牛车、坐爬犁,翻山越岭去了很多地方,采访当地老百姓,收集杨靖宇
将军的故事,寻找抗战遗物。记得有一次,他找到几把当年打仗时用的手枪,带回来时别提
多高兴了。”在徐永军的记忆中,父亲不是在陵园忙着,就是在为陵园做事的路上。
徐振明曾经说过,即使时光倒流,他也不会改变决定,“我不仅是自己在守护陵园,也
是代表牺牲的战友们在守护。我守在这里,感觉自己还跟战友们在一起……”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五)
辽宁丹东,凤凰山下。老兵孙景坤一身戎装,端坐在丹东光荣院特护区的房间中。阳光
透过窗户,照在孙景坤胸前的 8 枚军功章上,熠熠生辉。
72 年前,孙景坤入伍,敬出了人生第一个神圣的军礼,从此南征北战。辽沈战役中,
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
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深藏功名,返乡务农
1948 年,24 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毅然参军,一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 年,
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征战中落下 20 多处伤疤。
孙景坤选择了深藏功名,返回家乡务农。
曾经和孙景坤一起生产劳动、如今 86 岁的老党员刘振发说:“只知道孙队长当过兵,去
过朝鲜,带领山城村第一生产队过上好日子,但也是刚听说他立过一等功、当过大英雄。”
“只有在睡不着觉的时候,父亲才偶尔会和我谈起抗美援朝的往事。”大女儿孙美丽说。
一个夜晚,孙景坤给孙美丽讲:晚秋初冬,孙景坤所在排进入一片高粱地,子弹炮弹如同刮
风下雨一般打来,一个排的战士除了孙景坤外全部牺牲。“每当谈起这些,父亲总是眼含热
泪。”
虽已 96 岁高龄,老人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共获得了 8 枚军功章。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平移重建征集资料,孙景坤默不作声地将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
分珍贵老照片捐出来。纪念上甘岭战役 60 周年时,相关部门邀请他去北京参加活动,需要
穿军装拍照,他才从箱子底下找出军功章挂在胸前。
吃苦在前,不求享受
1955 年,孙景坤复员。丹东市安排他到工厂当车间主任,但他却申请回故乡山城村,
并担任第一生产队的队长。
山城村处于鸭绿江支流大沙河转弯处,是防洪能力最薄弱的地方,修堤筑坝迫在眉睫。
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独轮车都罕见,孙景坤就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
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坝越建越高,越建越厚实,两岸土地得以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有
了保障。
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大沙河堤坝不断完善,原有的泥坝被石坝替代,但大坝的基础依
然是孙景坤带领一队社员打下的。如今,大沙河河坝两岸,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他深爱家乡每一寸土地,那时候没有吃不了的苦!”刘振发曾是第二生产队队长,“村
里种植蔬菜,要挑粪施肥,一个担子挑两个木桶,装满了有 100 多斤,还要走 8 公里的盘山
土路,孙景坤每天都带头干。”
回乡务农数十载,孙景坤吃苦在前、不求享受。“躺着享受,对得起牺牲的战友吗?”
朴实纯粹,回馈社会
“我之前以为父亲就从来没替我着想过,但两年前他的一句‘我对不起你’,让我知道
他一直是爱我的。”孙美丽强忍着泪水说,“8 岁上学,因交不起学费和腿有残疾,同学们欺
负我。按说我爸是生产队长,只要开个介绍信就可以免学费,可他坚决不给开。”
在生产队当了 20 多年队长,每每有单位招工,孙景坤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
家里儿女 7 人,除了两个儿子正常招工外,其余都是农民。孙美丽 16 岁时,电话局选电话
员,但当她报上名时,却被父亲拿下来给了别人。“父亲说,你文化低,别耽误了事儿。”
年轻时,孙美丽对父亲有一些抱怨,不理解父亲为何这样“苛刻”。但随着年岁渐长,
孙美丽终于渐渐明白,父亲总想更多地回馈社会。
“老人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身上那朴实纯粹的闪光点让人感动!”山城村党
支部书记邱大鹏说。
近些年来,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低保金,随着上级部门发放的伤残金等待遇有所提高,
老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一些爱心人士多次提出要帮助他,但都被老人拒绝:“不是我应得的,
坚决不能拿。”
只懂吃苦,不知享受,孙景坤一家在山城村日子过得清贫。就像战争年代深藏军功一样,
孙景坤各种奖状一大摞,却从不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