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12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 ‎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因此,多年的毕业教学,我都十分重视小学毕业阶段的复习整理工作。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  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 ‎  教材的编排体系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在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六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  四、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教学实际,从4月26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共计38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  (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 ‎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 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1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5课时)‎ ‎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2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  (三)、应用题(11课时)‎ ‎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4课时)。‎ ‎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2课时)。‎ ‎  (四)、量的计量(3课时)。‎ ‎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  (五)、几何初步知识(7课时)‎ ‎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综合训练(2课时)。‎ ‎  (六)、简单的统计(4课时)‎ ‎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综合训练。(2课时)‎ ‎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  3、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  5、要抓好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 ‎  以上课时安排尽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