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导语】心得体会其实就是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换而言之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批评,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那么,为了方便您的写作,今天XXX就为您精心整理了精选寒假读书心得体会合辑,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我被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的作者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
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说。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的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进行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围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们的家乡。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阿龙纳斯,一位热爱海洋、知识渊博的教授,到“
鹦鹉螺”号上后,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见的动物、植物全部记录到笔记本中,回到陆地上后公诸于世。康赛尔,教授身边忠诚的仆人,他们共同经历了几十万公里的海底航行,饱览了很多壮丽的景观,他们共患难,同艰辛,成为了真正的朋友。“鱼叉王”尼德·兰是一名勇敢、优秀的叉鲸手,在危机时刻拯救了教授阿龙纳斯和康赛尔。尼摩船长是一位海洋的“隐者”,勇敢而智慧,带领水手们成功从南极脱险,勇斗鲨鱼,血战章鱼。他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海底两万里》不仅让我认识了这些勇敢、执着、真诚的人,也让我欣赏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使我欲罢不能。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人一生中没有梦想是不行的。但梦想并不意味着空想,需要实际行动来实现。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要有梦想,加上行动,才会成功。
让我们向着梦想的彼岸努力拼搏吧!
【篇二】
有幸读了由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著的《饥饿游戏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让人热血沸腾,丰富的内涵也引人深思。
故事发生在美洲大地上,饥饿游戏中的“施惠国”被分为12个区,每个区有其独特的标志。以第一区为例,人们以出售奢侈品为生,也比其他区的人都要富有。
出生于第一区的幸运儿,女主人公凯特尼斯来自贫民窟,与母亲和妹妹共同生活。由于父亲在事故中离世,母亲对这个家庭也无暇关心,这致使凯特尼斯形成了不爱交际但体贴、无畏的性格。
在这片虚构的土地上,每年都会有一场残酷的比赛。根据规则要求,每个区必须随机挑选出贡品参加名为“游戏夺生”的游戏。这也意味着,当比赛结束时,只有一区人可以活着离开。
不幸的是,在第74届比赛中,凯特尼斯的妹妹被选中。为了救妹妹,凯特尼斯自愿选择代替她参加这场血腥的游戏。相比在制约下生活,凯特尼斯更愿意有尊严的死去。在游戏过程中,她正确权衡了爱、生活以及人性的阴暗面。她有着决不屈服的精神支持,最终她和她的搭档皮塔成为了胜利者,她用行动证明了行为果敢的意义。
最让我难忘的是,凯特尼斯会在各种情况下告诉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才是对的,并且会马上去做,果断与坚持也是她赢得比赛的一个原因。当科技在迅速发展之时,我们的世界也被我们摧毁,和平被我们打破,一个人的生命建立在别人的死亡之上。这本书给了我们对友情、爱情,甚至是世间大爱的完美诠释。
这本书给读者展示了一个令人难以忘却的人物,她独立,理性,同时拥有一颗爱心。不管现实有多残酷,但我们都应该坚持的是:绝不向不平等屈服。
没有固定的规则就是永恒的规则,自然界变化无常,人世间瞬息万端,只有不拘泥于过去,才能活的更好。
【篇三】
《狼图腾》是一本以狼为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能读到它,实在是我们的幸运。作者在书中一直探寻着蒙古游牧民族的文化核心究竟是什么,他在狼身上找到了答案。
书中描写了许多草原狼的故事,在它们之间又以陈阵等人物串联了起来。他们都是到额仑草原插队的知青,数年时间,几乎将他们心中的农耕文化尽数抹去。他们在草原上与狼战斗过,他们钻过狼洞,养了狼崽,与小狼共患难。这些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也正是这些经历,使他们找寻到了昔日历史谜团的核心——这些都可以从狼的身上找寻到,狡黠、指挥、军事才能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但在人们的记忆中,对狼往往没有任何好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狼也是嗤之以鼻,在古代的书籍中都有关于狼的故事,而狼大都是可恶、奸诈的代表。与此反差极大的是游牧民族千百年来对狼的尊敬,对“狼图腾”的信奉。为什么古时蒙古只区区十几万骑兵,却可以扫平几乎整个欧亚大陆?古代有“尊华贬夷”的说法,但事实却是——
游牧民族一次次南下,一次次征服了中原浩土。游牧人民从狼身上学到了太多,战法、策略,甚至性格都与狼极为相似。书中描绘了许多群狼打围的场景,狼超人的智慧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但是,为何那些曾经强盛无比的王朝又最终走向没落?随着游牧变为定居耕种,性格中的“狼性”是否被农耕文化中畏狼成灾的“羊性”弱化了呢?孟子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是无可否认的,一个失去了锐气与凶悍的民族永远只能是待宰的羔羊。
再关注本书的作者姜戎先生,文中的陈阵几乎可以看作是他自己,他以其亲身经历,再加上浓墨重彩的刻画,将草原狼与草原人完美地展现。书中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对立表达了深刻的认识,也让读者不由得反观历史,发出深沉的叩问。
华夏文明中有属于中原人的“龙图腾”,不知在解答了“狼图腾”之后,“龙图腾”又是否会浮现出它原本的意义?
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只有初衷与希望永不改变的人,才能最终克服困难,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