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4-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通过实地参观考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高原摸爬滚打的青春岁月和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执着追求,信念坚定。在知青故居的一面窑洞墙上,我看到一张珍贵的文件影印件,上面写到:“梁家河大队党支部:经公社党委1974年元月10日会议研究决定接纳你队石玉新、石风兰、习近平三同志为中共党员。党龄即日起计算,特此函告。”乍一看没有什么特别,但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了青年习近平的入党经历,我深深被总书记这份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所震撼,仿佛看到了总书记那天收到这张期盼已久的批复时激动和兴奋的样子。习近平先后写过10份入党申请书,尽管过程都不顺利,但他始终不改相信党、热爱党、跟党走的信念,最终实现了平生夙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并成长为一名带头人——村支书。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让习近平虽经百般曲折却从不放弃,以对党发自内心的热爱、为人民做实事的执着,在这个小山村里挥洒下浸透忠诚与实干的青春热血。
二是深入群众,一心为民。总书记回忆说:“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
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是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至为宝贵的收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的理念,其实早在他插队梁家河时就在躬身践行了。那时村里的年轻人经常去他住的窑洞,听他谈古论今,了解外面的世界,老支书遇到难题总是找他商量。乡亲们推选他担任支部书记后,他带领大家创办铁业社、代销店、夜校等,办了一件件实事、好事。40多年了,他从带领一个小小的梁家河村脱贫致富,到统率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走向民族复兴,习总书记的心里,一直装着群众,念着人民。
三是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当年的梁家河还是个默默无闻、偏远封闭的黄土山沟,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习近平没有被种种困难吓倒,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磨练成为群众公认的“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在听老支书讲党课时,我对习近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练故事的感触尤为强烈。1969年1月,十五岁的习近平辗转数千里,来到梁家河插队落户当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在这里扎下根,就要适应生活,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对在这里祖祖辈辈生活的群众来说可能早就习以为常了,但对一个从首都来的半大孩子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考验。习近平最终凭着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这“四关”
和其它困难。当时,两万九千名北京知青在延安,习近平是第一个当大队支书的,同时也是15名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中最后一个离开的。他没有虚度光阴,安于现状,面对梁家河的实际,为了群众利益,习近平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筑公路,以实干作风和担当精神,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改变着梁家河的落后面貌。
四是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在梁家河的那段艰苦日子里,习近平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白天干一天活后,习近平几乎都要深夜点煤油灯看书。据与习近平住过同一孔窑洞的知青戴明回忆:“总书记那段时间“痴迷”在阅读和学习之中。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我和近平都看过一部书,是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书名虽然是“简编”,但实际是厚厚四大本。我和近平都从头到尾认真地读过这部书。对我而言,大概就是读过了,了解了历史,丰富了知识。而对于近平来说,他就会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可以说,他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其利在民,则敢为天下先。”当年,习近平同志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一直探寻如何解决村里缺柴少煤的问题,有一天看到《人民日报》报道四川省一些地方实行了沼气化,由此得到启发,自费到四川学习,回来后立即付诸行动。他带领干部群众反复试验,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并且既当支部书记、又当沼气专家,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沼气村,让全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当时实行“
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村民买油、盐、酱、醋、火柴等生活必需品,都要翻山越岭到十里外的文安驿公社,既误农时又误工分,习近平同志又想方设法顶着很大压力在村里办起了第一家代销店,极大方便了群众。透过当年的梁家河,可以看出总书记身上那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
可以说,梁家河的7年经历,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起点和认识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久前,又就加强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梁家河精神对我们古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反对“四风”,彻底根治“懒散疲痞娇”,激发企业红色动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积极影响。
在反对官僚主义方面,梁家河精神就是强调多联系群众、多实干担当、多调查研究。有一次,在梁家河救济粮分配问题上,怎么才能分好,村民们争执不下,而习近平任支书,则亲自带领大家挨家挨户实地调查,根据各家困难程度合理分配,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赢得大家好评。这就是工作的调研和深入。联系我们古井,仍有不深入基层、不调查研究、主观臆断等官僚主义的现象。我们必须彻底消除封建糟粕的影响,彻底清除滋生官僚主义的土壤和温床。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活动,端正各级党员、管理人员思想态度,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加强“三观”
改造。各级管理人员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确实掌握各单位的真情实况,求得真知灼见。要发挥好“头雁效应”,经常摆摆表现、找找差距,坚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凡事想在前、冲在前,不盛气凌人,不做“甩手掌柜”,不仅要谋划安排,更要抓检查落实。
在反对形式主义方面,梁家河精神的体现是群众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他在陕北生活七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当前在古井,“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摆花架子”、“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搞“材料出政绩”等形式主义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我们的事业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为了古井的事业,我们想问题、干事情、作决策,一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面子工程”。要坚持“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古井核心价值观,实实在在地酿好酒、管好酒、卖好酒。在抓党建上一定要践行“三严三实”,确保党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坚决杜绝“两张皮”,不虚张声势,不哗众取宠,以企业发展的成绩来检验抓党建的成效。
在反对享乐主义方面,梁家河精神体现的是执着追求,吃苦耐劳。习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联系古井实际,我们的“双品牌、双百亿”目标还相差很远,任务依然艰巨,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更不能有小富即安、故步自封的思想。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说过:“标兵渐远,追兵迫近。古井集团正行进在奋力爬坡的路上,进一步虽不会海阔天空,但我们能跟上前三甲的节奏;退一步也未必万丈深渊,但我们就会放弃几代人的古井梦想。”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贡献文化和聂广荣精神,营造敬业风气;围绕“5+5”方略,进一步夯实白酒主业,以用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榜样,以流程再造为重点,强化营销龙头,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发展动力;打造党管一体的古井铁军,为“双品牌、双百亿”宏伟目标和“中华第一贡”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
在反对奢靡之风方面,想想当年梁家河的艰苦岁月,细细品味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搞铺张浪费,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做生活上的朴素人。奢靡之风带来的是一时的虚荣心的满足,但会让欲壑难填,不仅让自己最终滑落万丈深渊,更会给企业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成由勤俭败由奢。”
我们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三十条规定,严格执行《古井集团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规定》《古井集团党员管理人员婚丧喜庆监督规定》等制度规定,加强制约和监督。要狠抓管理不放松,彻底清理“毛细血管”,杜绝跑冒滴漏,堵塞各种漏洞。党员、管理人员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等助长的奢靡观念和低级趣味,树立高远的精神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践行好“三人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新时代的古井只要将梁家河的大学问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定能打赢这场纠正“四风”的攻坚战,以党风正促事业兴,谱写崭新的发展篇章。
相关阅读:2020年参观延安梁家河心得体会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