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1 KB
  • 2021-04-26 发布

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范文10篇

  • 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十四五规划心得体 会范文 10 篇 第一篇 提高教育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教育的基础 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 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 明显增加”的目标要求,才能确保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 国行列,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将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建议》 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的 5 个发展理念。所有这些发展理念的落实,都必须按 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 的要求,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1、从坚持创新发展看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教育创新为各方面创新提供知 识、技术和人才支撑,花大气力抓好教育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大计。 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高校基础研究能力。着力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 2、从坚持协调发展看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 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通过教育加快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是未来我 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全面高质量的教育,才能 更好地服务于协调发展。 3、从坚持绿色发展看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丰富和拓展了教育的服务领域,又对教 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积极参与和支撑低碳循环发展,加强 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 4、从坚持开放发展看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 征。要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 展,通过开放把中国教育办得更好,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国家建设 和对外开放战略大局。 5、从坚持共享发展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真正把 工作重点转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 质量的教育,使全体人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 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多次就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重要指 示。《建议》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 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 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教育系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核心所在,是“十三五”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教育工作的根本 宗旨。衡量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一个地方教育办得好不好,关 键看给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多少高质量人才和高质量成果。要把促 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生产劳 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 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教育的 重要方向,全面适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需求, 在服务中体现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紧密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 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青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 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小抓 起、从学校抓起,真正落实到教材课堂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 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政策制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 会诚信建设,同民族团结教育,同提高法治意识、环境意识、国 防意识等紧密结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强大合力。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 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学生考试分数,更根本的是看学 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 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 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更 加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学校之间、校企之 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协同育人,努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 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 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学 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 和可靠接班人。 4、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力落实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深化 改革的重大任务 根据《建议》的部署,“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要以促 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 动力,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大力气、下苦功夫,加快实现教育现 代化。 1、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现代化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让 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 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 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建议》 对促进教育公平的部署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②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③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2、提高教育质量,必须着力优化教育结构体系 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有合理的结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人才培养的协调机制,扎 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建议》 将优化教育结构体系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作出了三个方面 部署: ①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 ③全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3、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 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建议》重点从四个方面对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作出了部署: ①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②推进教育信息化 ③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 ④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第二篇 准确研判发展形势: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 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 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就此,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分析认为,《建议》深入分 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即中国经济社会 步入新常态下的新形势,依然强调指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这一判断是十分清醒也是十分必要的。未来五年我国仍处于可以 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这一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的经 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 其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全球经济需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 健增长,世界需要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同时,进入 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还面临结构转型时期的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 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发展”不动摇,才能解决中国的 所有问题;只有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 新境界,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期,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 险和挑战。 明确提出发展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的保证 就怎样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建议》提出必须遵循六大原则:坚持人民主体 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 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这六个坚持充分体 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将坚 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既彰显了我们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 中最高位置的基本原则,也凸显了改革发展成果要与人民公平共 享的基本宗旨。张占斌说:“这六大发展原则相得益彰,彼此支 撑,是“十三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纲”与“魂”。 “这六条原则,是我们党首次就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提 出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行 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他认为,原则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行动的 依据、准绳和规范。《建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条原则” 的总结和提炼,深刻反映和总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规律, 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保证。 清晰确定发展新目标:符合国情贴近百姓问题导向 《建议》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提出了经济保持 中高速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三是国民素质和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五是各方面 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指出,按照“五位一体”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这次《建议》提出了这五个方面 的新目标要求。这些发展目标的设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 符合国情。深入分析国内国外发展环境,充分考虑“十二五”发 展的延续性,又与时俱进、因应时势丰富了目标内涵。第二是贴 近百姓。目标要求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 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的目标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也是各 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做的、使人民群众看得见、能受惠的实事。第 三是问题导向。《建议》在目标设定上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难点和短板问题。《建议》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贫困 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这些 目标都体现了问题导向。 重点完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建议》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 革,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 立和深入推进“五大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 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 的必由之路,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共享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 胜阻认为,这“五大发展”理念将引领“十三五”发展方式从五 个方面实现重大转型:从过去高度依赖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的要 素驱动及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从不协调、不 平衡、不可持续的发展转向协调发展;从高污染、单纯追求 GDP 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向遵循自然规律的绿色发展;从低水平的 开放转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从不公平、收入差距过大非均衡 发展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全面 小康。五大理念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支撑。 张占斌分析,《建议》将“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既突出了 创新在“十三五”时期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紧迫性和重 要性,也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遥相呼应,以创新创业释放 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他指出,“美丽中国”首次写入规划,又 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既与党的十八大将生 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也将生态环保放在 了空前的高度,这是公报的重要亮点。 着重强调发展保障: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建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 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为实 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建议》从完善党领导经济社 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加快建设人才强 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等六个方面提出了 明确要求和部署。《建议》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 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 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许耀桐分析,落实和践行“七项要求”,是我们决胜阶段走 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部行程的胜计良方,是我们托起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成功举措。许耀桐认为,《建议》对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谋划,堪称一次完美的顶层设计。它不但宏观 地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十 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了必须遵循的原则,明确 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和思路,而且具体地规定了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七项要求”,有了贯彻落实的可操作化的工作路 数。 第三篇 “十三五”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核心竞 争力主要指标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高校科学编制 “十三五”规划,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统筹谋划。 做好“十二五”规划总结 如何总结“十二五”?可以简单概括为“三找”——找不足, 找差距,找信心。 找不足,就是找我们缺少什么。哪些指标该有、该达到,而 我们没有、没达到。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十二五”规划的目 标和任务,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为什么没完成?是目标定 高了,还是落实出了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查找工作上的不足, 总结经验教训,为“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找差距,就是找我们还差在哪。哪些指标我们虽然也有了, 但是还有差距。要坚持目标导向,既要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也要 横向看兄弟院校的发展情况,查找我们的差距。一定要选好参照 系,确定清晰的目标。基于学校的目标,各学院的目标是什么、 各学科的目标是什么?与目标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查清产生差 距的根本原因,找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 找信心,就是要找准希望在哪。要准确判断学校的发展状态, 目标确立了,问题找到了,差距清楚了,“十三五”的突破口也 就找到了,发展路径也就清晰了,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 也就有了。可以说,“十二五”规划的总结是“十三五”编制的 前提,它既是对各学院、各单位“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考核的 主要依据,也将成为“十三五”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 准确研判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每一所高校还必须紧紧围绕“三新” ——新形势、新变化、新矛盾去深入分析自己面临的现状,充分 认识外部环境的特征和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 险挑战。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新形势是什么?从国际形势来说, 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交叉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信息产业跨界发展的 战略机遇期、国家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三流交汇。从国家战略 来说,两机论证、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京津冀 协同,都与北航密切相关。从教育事业发展来说,我国高等教育 正在讲究的是“以质图强”。这些新形势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机遇。 新变化是什么?从外部环境来看,基础研究目前已经是衡量 高校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我们既有的方 式能否继续保持发展势头?我们如何既能保持航空航天特色、工 程技术优势,又能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作为? 基于新形势和新变化,我们面临怎样的新矛盾?我们在体制 机制、运行方式等方面,要如何作出相应调整和谋划,又怎么来 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总之,高校内部外部多重矛盾交织,既是 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善于应对和处理矛盾,将矛盾转化为我们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力。 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 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首先必须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要解放思想、对标一流。要敢于瞄准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 也要善于借鉴国内兄弟院校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编制“十三五” 规划时,务必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敢想敢试,形成新理念、找到新方法、走出新路子。 二要强化质量、突出特色。如北航作为行业性特色明显的大 学,学科面比较窄,面对整个评价体系的转变,必须不断强化办 学特色,坚持空天信融合,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赢得更为 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要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从根本上打破束缚、释放活力。 如北航可围绕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国家实验室、新型交叉研究 中心来配置和整合学校资源,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最大效益, 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其次,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综合改革与“十三五”规划的关系。综合改革是 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远景目标的措施和手段,“十三五”规划 是对未来五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和部署,综合改革 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抓手、推手、先手,“十三五”规划是 学校不断深化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的安排和目标具象化战略。二者 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二要处理好学院改革与学科改革的关系。一般而言,学科是 学院建制的依据,也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学院改革的基本 内容之一就是大力建设其承载的学科,以学科的发展带动学院的 发展。但学科并不是绝对的“三八线”,也不是某个学院的专属。 推进学科改革就是要打破学院之间的藩篱,坚持“跨界大交叉思 维”和“宏观整体思维”,以学科整个知识体系为基础在全校范 围内统筹和配置资源,提升学科整体实力。要认真分析世界一流 大学、一流学科的基本特征,院系核心指标和学科建设核心指标 要严格与之对应,统筹推进学院改革和学科改革。 三要处理好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关系。一所大学的学科情 况是其学术能力、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学科建设 是学校发展的龙头。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 没有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北航现状 而言,追求大而全的学科门类不现实也不可能,必须加强对学科 的规划和布局,分析我们现有基础和空天信融合的办学特色,集 中力量办大事,重点建设有能力、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和具有发展 潜力的新兴学科,着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若干学科达到世 界一流水平,实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我们常说要赢在转折点,制定“十三五”规划,就是要找准 支撑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支点。我们要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 育的要求,严字当头,关键在于“严”上,严格要求,严肃态度, 严密组织;实字压轴,最终落到“实”上,目标要实,步骤要实, 行动要实。总之,要以严和实的精神制定好“十三五”规划,扎 实落实,从而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 第四篇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 1953 年,从第一个到第十二个五 年规划,已有六十多年,在国人传统思维中,六十年一个甲子, 即代表一个轮回。在这六十多年里,我们国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历经了从半 封闭到改革开放的过程。我们的国家正在以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姿 态,迎接新的考验,参与全球竞争,在这期间经受了挫折,同时 也迎来了成长。面对满载期待的“十三五”,我们必将开启新的 征程。 “十三五”新的征程即将开启。“十三五”是中国第一次站 在世界地图前制定五年规划,它具体表现在“一带一路”进入“十 三五”规划。习总书记在中英工商峰会上强调,“一带一路”不 是“私家小路”,它是一条“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一带一 路涵盖了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4 亿人口,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 30%,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发挥的作用 也愈来愈大。“大家发展才是真的发展”,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 程中,一个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正在建立,未来的五年必将是 一个黄金的五年。 “十三五”新的征程即将开启。生态文明建设将首次写进五 年规划的目标任务。近年来,我们的生态观已悄然发生改变,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执政理念一次次可贵的改 变,都是民意的真实反映。“十三五”我们期待天更蓝、云更白、 水更清。建设绿色城市,美丽乡村,人人有责,在新征程即将开 启之际,吾辈当扛起责任,保护家园,美化环境,为美丽中国献 上一份微薄之力。 “十三五”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未来五年是我国从制造业大 国向制造业强国升级的重要阶段。要想成为制造业强国,中国制 造就必须完成转型升级,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制 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中国制造” 是中国经济的基石,也是中国建立创新驱动型国家和“走出去” 的根本 。为了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十三五给了明确的路 线图,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已经响彻神州,创新就是实现 制造业升级的强心剂,我们期待着中国制造大放异彩的时刻。 “十三五”规划的蓝图已经在我们眼前铺就。新的五年即将 开始,我们需要以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更加实际的行动,落实 十三五规划,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 第五篇 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中央政治局会议标定“十三五”规划的价值指向。 站在时间节点上,群众对“十三五”的期盼使我们实现全面 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思路更明晰。同时,也为我们党员干部标明 了责任路线图,如何去实现群众的期盼,如何把改革红利普照群 众,我们党员干部在“十二五”和“十三五”交汇这个节点上更 须肩扛重任,勇担使命,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 中砥砺前行。 翻开“十三五”网络民生账本。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对扶贫 攻坚的期待、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期待……都是我们党员干 部必须去认真思考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的工作重点。如何站 在任务面前,担起使命,勇往直前需要的是我们党员干部开拓创 新的智慧、干事创业的激情、敢于担当的精神及敢啃硬骨头、涉 险滩的魄力。回望十二五,我们党员干部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不 断完善和提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 教育使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铿锵。 而中央八项规定、中纪委加强巡视、有权不可任性的反腐高压态 势不仅打掉了一群大老虎,更是拍死了一些基层苍蝇,还干部环 境风清气正、还党和政府形象,更是获得群众翘首点赞。而一些 民生事业的快速推进,选派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加强干部管 理、加快推进中西部、当数民族地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 层调研指导工作,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了干部群 众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行动自觉。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十三五”规划是群众的期盼、要我 们党员干部持续接过十二五发展的接力棒,苦干实干,勇挑重担, 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更多“获得感”的提升。 第六篇 今天我们来解读一下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互联网金融政策。 虽然 25000 字的全文中,对互联网金融提到只是寥寥数语,但是, 这已经够了。因为,十三五规划建议本来就是纲领性的。细读全 文,在《建议》的第三节中提到,“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 展质量和效益”,具体的“构建发展新体制”中的表述为:规范 发展互联网金融。 一,总体支持,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创新,是值得鼓励的 《建议》中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 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 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 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 会蔚然成风。 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 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 显然,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一种创新,是符合十三五 总体指导原则的。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自从国外被引入中国以 后,加入了中国特色元素,成为引领金融创新的重要举措,未来 将成为和银行金融和资本市场金融三足鼎立的态势。 二,开放之举,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的重要表现 《建议》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 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 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 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 网的各类创新。 就像是曾经的电商一样,互联网金融是当下最热的领域,写 入十三五是对互联网+政策的延续。由于互联网金融整个历史都 不长,所以 P2P 发展才开始,但规模已经相当于是电商发展十几 年的规模。很有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新兴行业,是中国通世界 接轨的重要渠道。 三,金融改革,互联网金融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 手段 《建议》指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效率。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 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 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 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 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 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 经过几年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很快,规模也在不 断的变大。据相关机构统计,今年 P2P 的交易额就要超过一万亿, 未来五年互联网金融的信贷资产可能会占到总规模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 100 万亿。届时服务的中小微企业会更多,服务实体经济 的效率会更快。 如此巨大的市场,既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也是现代金融发 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不能遏止,只能加强监管。 四、规范发展,促进行业健康、合理、合法发展 《建议》中指出,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推进高收 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提高 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范发展互 联网金融。 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 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 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建立安全高效 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防止发生 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当然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由于准入门槛低,混入了 不少了的诈骗平台以及实力不济的平台。仅仅一年内,竟然有近 千家平台跑路。给广大的投资者带来的巨大的损失,也给互联网 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动荡。 因此,出台相关规定,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大的 意义。 要让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更好的发挥服务实体经济 的作用,出台相关规范对其规定,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提高市场 准入门槛,加强对金融风控的监管等等政策。 放眼未来,互联网金融势必会迎来洗牌和规范,而规范之后, 那些假冒伪劣网贷平台,势必会被清理出去。 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高手对决。投资者的投资安全系数变 高,实体经济能得到及时的金融支持,而互联网金融整个行业, 也将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第七篇 2015 年 10 月 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 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第一个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建议,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里 程碑事件,《建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农业作为 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也对其高度重视。 农业现代化补上国家现代化的“短板” 纵览全文,“农业”一词作为《建议》中的高频词之一,全 文共有 30 多处提到,远远高于工业和第三产业,而且《建议》 将农业列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 高速增长”指标之中,强调“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同时, 《建议》分论中的第三至第七部分,涉及“农业现代化”的论述 被列入分论中的首位,这样的安排展现了农业在党中央全局工作 中至关显要的地位。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全党、 各级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间的现代化必将迈 上一个新台阶,渐渐补上国家现代化的“短板”。同时,现代农 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基础上。信息化为现 代农业发展插上翅膀,让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 监管体系成为可能。“互联网+农业”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信息化 的推进下将有长足的发展,在标准化和信息化不断推进下,我国 现代农业发展将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出“粗放型”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领头羊”,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引领现 代农业建设是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建议》也给出了明确的答 案,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建议》中提到的“坚持创新 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体现了这一 思想。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粮食产量实现了多年 连续增长,我们用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解决了 13 亿人口吃饭问 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转型, 走出“粗放型”发展模式,向质量和效益型农业转变。近几年, 我国致力于这种转型,但由于农业的复杂性和全局性,这种转型 的速度还不能适应新常态经济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 展方式。要实现这种转型,建立“三个体系”、“四个融合”是必 要的途径,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粮 经饲、农林牧渔、种养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国一家一 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不利于农业转 型、体系建立和融合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 的选择,适度规模经营应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 标。 肯定土地承包关系为广大农民吃下“定心丸” 土地是现代农业的承载体,土地承包关系攸关农村的发展, 《建议》进一步肯定了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存在的必要性,不 仅要稳定,而且要完善相关的权属分置办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这为广大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同时也为广大农民给出 了农村土地增值的期望和途径。“十三五”在推动土地流转方面 的大政策没有变,但会针对现实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微调, 让土地流转更加有序,充分保障农户等各方权益。耕地是农业发 展的基础,也是支撑我国食物安全的资源保障之一,对耕地进行 严格的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 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这 不仅是从战略性、前瞻性角度做出的安排,也为我国探索耕地轮 作休耕制度留下了“接口”。我国将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 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 的耕地用于休耕,但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 总体来看,《建议》阐明了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发展的战略, 明确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描绘出了未来五 年国家农业发展的蓝图。《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的发展,既是理论创新,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将其应 用于现代农业,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我国 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新的“引擎”。 第八篇 十八届五中全面不久前落幕,“十三五”规划建议通过,规 划谋篇布局,勾勒出中国未来 5 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展现了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多彩画卷,海外舆论持续多日给予高度关注。为 此,新华网采访了数位外国驻华大使、海外专家学者,谈谈他们 眼中的“十三五”规划,对中国和世界发展意味着什么? 对中国的“十三五”规划,驻华大使和海外专家们给予了高 度评价,认为是中国发展的行动纲领,很踏实,没有好高骛远的 目标,是为人民制定的、可行的前景目标。 从顶层设计来说,中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制定 顶层设计基本上很全面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施、执行下 去。而这次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十三五”规划就是中国的行 动纲领,把具体的指标制定出来。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是理解五年规划的作用”,国 际投资银行家、美国的“中国通”罗伯特·库恩博士说,“十三 五”规划不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指标任务,而是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下总揽全局的发展指导纲领。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德维说,“十 三五”规划为中国政府制定政策和优先事项指明道路,是为全国 人民而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政府目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学者、马 来西亚总理前政治秘书胡逸山说,整个“十三五”规划很踏实, 没有好高骛远的目标,是中国这些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后所做的调 整,希望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瑞士欧亚思国际构想集团总裁,世界经济论坛亚洲区前主管 弗兰克·里克特认为,“十三五”规划非常重要,因为它建立在 过去成功的经验之上,为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经济发展需要指 导方针,而非固定计划,这正是“十三五”规划的题中之义。 谈到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对世界的意义,罗伯特·库恩说, 规划中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世界意义重大:中国经 济更加繁荣,对资源和产品的需求会增大,拉动进口增长,全球 GDP 将相应增加,并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更多就业;中国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发 展规划;“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会将先进的技术带到世界各地, 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也意味着中国社会将更加稳定,这对营造稳定的国际大环境十分 重要。 老挝驻华大使宋迪·本库也同样表示,“十三五”将深远影 响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 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世界经济“稳定器”作用。 艾德维说,“十三五”规划让其他各国的商界、政界、学界 和民间社会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中国。规划将提升各国与中国在各 领域合作的信心,达成惠及世界的合作方案,帮助人们走出现今 的经济泥沼。 德国工业 4.0 专家乌尔里希?森德勒说,“十三五”规划非常 有雄心,如果中国能充分执行,尤其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坚 持对外开放,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提 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九篇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 “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 谐问题。“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 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 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 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扭转环境恶化、提 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 重要工作。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 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促进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 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五中全会重点从这六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为绿色发 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以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为引领,切实把生态 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 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我们才能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见效。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 “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 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证。 无论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 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还是深入实施大气、水、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都是为了尽快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 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随着对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越 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 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 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 经济转型升级添加强劲的“绿色动力”。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推 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不 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我们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 态改善的双赢。 风物长宜放眼量。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牢牢树立绿色发展 理念,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我们就一定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目标,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 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第十篇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 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党 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向广大人民群众描绘了一幅更加 美好、幸福、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图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才能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十三五”规划建 议依据十八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从我国 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出发,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 增长”的新的目标要求,重申到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 乡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在经济发展上 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按既定目标 坚定前行的战略定力和战略眼光。据测算,实现“两个翻一番” 目标,我国未来五年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 6.5%以上, 而从经济增长潜力看,未来五年实现平均 7%左右的增长是可能 的。因而,“中高速增长”可以说不是一个绝对的平均数,而是 一个增长的合理区间。 从“十三五”规划建议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表达看,“两个翻 一番”绝不是单纯的数量概念,而是建立在“提高发展平衡性、 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和“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的翻 一番。与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要求相比,“包容性”的提法替代了 已有的“协调性”,增加了“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这意味着, “两个翻一番”的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了,体现了科学发展、 协调发展的理念;意味着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不是片面追 求规模扩张的发展,而是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结构优化、 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成果的发展,是城乡区 域协调、经济社会协调的发展,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发展。此外,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的经济增长 目标新要求还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发展空间得到优化,投资效率 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是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三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四是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这些新要求,从不同角度 体现出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增长新趋势的科学把握和对经济发展 规律的新认识。 为了实现新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的新理念新思路,着眼于破解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 持续等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真正 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深化改 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 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 斗目标。”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 成果,“十三五”规划建议不仅强调要实现十八大确定的人民生 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目标,还鲜明提出要让人民生活“质量”得到 普遍提高。新的目标要求,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 待,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 本目的。 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描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 遍提高”的主要标志是:就业比较充分、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及 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 口比重上升,特别是“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贫困县 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富有新意的是:第一,首次 把“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把 公共服务体系的涵盖范围明确为“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 疗、住房等”,同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以“水平 稳步提高”作了新的表达。第二,关于教育现代化目标,从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 年限明显增加”。第三,首次明确提出扶贫攻坚的三个具体目标, 这意味着,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 7000 多万贫困人口将摆脱贫 困。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 进步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目标高远,任务艰巨,正所谓“樱桃好吃树难栽”。要在未 来五年让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特别是要实现 7000 多 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必须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要应 对出现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守住 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 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既要守住底线,健全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 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又要突出重点,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通过精准扶贫保证未来五年间每年 1400 万左右的贫困人口脱贫; 一方面要加快完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各项制度,另一方面要引 导预期,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把 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方向转化成人民群众自我奋斗的目标。 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的小康,更是精神的小康。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强盛为根基 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十八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的基础上,提出“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新 要求:第一,把“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 提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的要求。第 二,首次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风尚广泛弘扬, 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作为文化建设的目标 要求。第三,在强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 质明显提高的同时,首次把“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作为衡 量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第四,在增强文化 软实力方面,提出了让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的新要求。 从现实看,要把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落 到实处,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一些领域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道 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国家 文化软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文化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 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 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继 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 特魅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对照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可以说“十三五”规划建议把 相关的目标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一,提出了生态环境 质量“总体改善”的新要求。十六大报告的提法是“生态环境得 到改善”,十七大报告的提法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生 态环境“得到改善”到“明显改善”,再到“总体改善”,说明我 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 过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新要求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未 来五年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目标定位达到了一个 新的层次。第二,首次提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绿色发 展水平上升”,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确定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 革,从而“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五个发展理念之一。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强调绿色发展,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 论和实践的统一。第三,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主要污染物 排放总量提出了“大幅提高”和“大幅减少”的更高要求。我国 是一个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和供给水平偏低的国家,把“能源资 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确定为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针 对性和战略意义;面对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严峻形势,把“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作为目标,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针 对性和战略意义。第四,首次把“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得 到有效控制纳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体系,明确把碳排放“强度” 控制要求上升为碳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对于我国来说,水资 源和土地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影响 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面对日趋加大的碳排放 压力,加强碳排放控制已刻不容缓。把碳排放控制从“强度”控 制调整为“总量”控制,难度加大,是一种自我加压,但“总量” 控制目标的实现,将使全面小康更有质量,使全面小康社会的色 彩更加亮丽。第五,首次提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新的目 标要求。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 开发格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 全等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 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此,必须坚持绿色 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以 有力措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的目标要求并单列出来,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一个突出亮 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更加全面。 从一定意义上说,全面小康社会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 项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的社会。早在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就指 出,再有 30 年的时间,我们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 更加定型的制度,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 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在此基础上,“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的要求具体化,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 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新的目标任务, 并从多个层面把“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一步描述为:人民 民主更加充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 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体现了 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民主和法 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民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 主要标准是“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法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的主要表现是“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而“人权得到切实保障, 产权受到有效保护”则是全面小康社会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必 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十三五”规划建议, 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的目标要求,拓展了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的内涵,意义重大。党的领导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必将为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有力支撑。诚然,上述目标要 求的实现,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甚至可以说改革深化到 什么程度,各方面制度就完善到什么程度。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决战决胜, 离不开目标指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的目标要求,就是展示前景、凝聚民心、激发斗志、催人奋进 的旗帜。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的新号角已经吹响。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不 懈奋斗,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