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8 发布

2019端午节心得体会范文大合辑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篇一】 端午,在家乡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前的这些天,许多人家的大人和孩子早早就成群结队上山 去采箬叶,箬叶属竹类,叶子片大,竿细矮小,与其它竹子不同。人 们采回叶来洗干净,放在外面晾干,一片片叠好,留着准备包粽子。 还有人专门去采回来把箬叶扎好一叠叠,拿到市场上叫卖。买回去包 粽子的人很多,一会儿就卖光了。 到端午的前两天,各家各户就开始浸好糯米,然后叫上几个要好 的朋友上家来帮助包粽子。今天你帮我包,明天我帮你包,一边包一 边说笑,或唱当地的《端午小调》:“一天采箬叶呀,二天泡糯米,对 角包成粽呀,先去敬祖宗……”她们的手很巧,熟练地将叶子对角、 折叠、绑扎,或包成三角、四角、五角、六角不等形状。各家各户包 的粽子内馅风味不同,有的是碱棕子,有的是肉棕,有的是豆粽,有 的馅上放几颗红枣。10 个一串扎好,放进锅里蒸熟。大家先尝几个, 然后挂起来,留到端午这天吃。各家各户相互送,我送你一串,各种 味道的都互相尝到。 到了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放鞭炮庆祝。吃粽子时许多人家先敬 祖宗,用碗盛上几个放在祖宗的牌位上。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 一个碗装上糖,将粽子一个个剥开箬叶,用筷子挑上伸进碗中沾满糖, 然后放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吃开来。热烘烘、甜滋滋的粽子,清香可口, 孩子们狼吞虎咽,一个接一个地直吃到肚子溜圆。大人们边吃边看孩 子们吃,脸上漾起满足的笑容。老人们吃上一两个,又会唠唠叨叨地 说上陈年端午的往事,但也让人听了不烦。 【篇二】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 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洒雄黄酒,佩香囊……在家乡,端午不仅 仅是因为要纪念屈原了,还有包粽子的乐趣,吃粽子的甜蜜,赛龙舟 的振奋……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 各种各样,有豆沙馅的,蜜枣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 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洗了,将芭蕉叶一卷, 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随后缠成一 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 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 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今天, 每家每户的门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实,悬挂艾草,还可以驱 虫蚁。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洗洗,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 作用。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爽。 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已经好久没 划了。于是他给我们讲往年的龙舟竞渡。“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 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 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 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 让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 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 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 在这天,人们可以放肆地欢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 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用考虑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 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篇三】 “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 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因为屈原而流 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 原。相传,赛龙舟是因为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传承下来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龙舟不再只是单纯为纪念屈原而举 行的了。它演变成了一项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 拼搏向上的精神的运动。赛龙舟这项具有纪念意义的运动,不仅突破 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还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包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粽子 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成 了。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粽子。 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 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可是,心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端午节和众多的 中国传统佳节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 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 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 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 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 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 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如果说端 午节是因为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 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节日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于挖掘和弘扬,有时我们的传统节日之 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我们的社会, 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绝不是“封建”、“落 后”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引以为豪、为傲的民族瑰宝。 【篇四】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 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 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 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 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 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 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 3、4 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 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 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 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 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 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 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 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 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篇五】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 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 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 端午节亦称“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 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端午也叫“初五”,因为“端”的意思和“初” 相同。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 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以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 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 俗话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架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 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 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比较常见的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洒雄黄水、挂艾枝等。 在我们家乡,五月端午的早晨家家吃粽子,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 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 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 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 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每一年的端午,别具意味的却是飘在大街小巷里的叫卖声。清晨, 挎篮筐的巧妇如约而至,“卖——粽子喽……”一声悠长、像催促一天 劳作的号子,像叶间缀着的露珠,唤醒了满满一年的期待,空气间顷 刻清香弥漫! 这种古朴的民风一直保留在那遥远的村庄,甜了一代代的山民, 年少的我被那古朴典雅的民俗感染了,我似乎看见了屈原站立在船头 眺望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