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1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3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3篇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初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1
通过这段时间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新课程标准》避免了以往过分强调思想性或文学性的倾向,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认为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语文实践最重要。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阅读深度。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渗透一切生活皆为语文的观念,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评价观也得到了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而且要使学生能从老师公正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要关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成长,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探究性的学习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就应该充分体现在语文教学课程中。这也正好应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纵观语文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其实也是语文实践的学习。语文学习,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要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形成能力。例如,认识鲁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设计了走近鲁迅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这位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学生在活动中阅读了入选初中教材的全部鲁迅作品,阅读新大纲推荐的鲁迅作品,阅读鲁迅先生的传记与评价文章,摘抄鲁迅先生的名言,然后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与感悟。此外,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增加阅读量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读《水浒》,了解豪爽无畏、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武松,以及路见不平、拳打镇关西的鲁智深。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还了解到,
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要有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共同获取知识,相互弥补知识欠缺,相互借鉴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养成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格,养成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就可以放在小组内讨论,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鲁迅描绘藤野先生的外貌与穿着,是不是觉着藤野先生很寒酸?他对藤野先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样通过探究,展示学生的个性,让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具有思辨性、开放性。
2.注重灵活性、多样性、生动性地进行语文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上充满着好奇心、充满着想象力,充满着探索精神,我们必须珍惜、发掘和利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能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
新课标、新教材把语文课外活动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强调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实践活动既是从外部激发学生学习目的的方法,又是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方法,因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丰富性、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使学生在兴趣中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学习的乐趣。
3.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加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在想,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听说读写的知识、增强语文能力之外,还应该让他们得到什么呢?究竟什么才对学生终身有益呢?那就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文化品质和素养。文化可以使人超越于生活,不为技术经验或工具理性束缚,进入人格自我完善的境域。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往往能够比较全面地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控制。
新课程理念指出,要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要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文学性,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
在新时代,我们更强烈地呼吁文化素养,对文化素养的关注,可以让我们反思语文教学,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更活跃、更精彩;同时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使学生的精神更富有、内心更充实、人文素养更浓厚。我相信,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文学内容的作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构筑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所以,我希望初中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4.注重语文课文实践活动,做到课内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我们教育工作者,除了要上好语文课,还要进行一些好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人文素养。5月16日,我校举行了七年级学生第三届诗歌朗诵会。之前教研组就定下这次春季诗歌朗诵会的要求,不限内容和形式、自做课件、内容积极向上、极富感染力即可。我们再三强调的是,既要让学生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又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所以在本次比赛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诗歌朗诵作品。既有个人的表演作品,如慷慨激昂的《沁园春长沙》、充满江南情调的《雨巷》,又有四人组合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祖国,我爱您》等。整场朗诵会下来,观看比赛的学生群情激奋,不仅享受到课件带来的美感,还领略到祖国的语言文字所带来的震撼力。
让我们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探索教学新路,教师、学生同成长!
初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2
一、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学习目标。
二、新课标要求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摒弃旧理念,树立新理念,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将一周的课文学习由五节课压缩为三到四节,专门留出一到二节来阅读,每天下午时间也留给学生自主阅读,从而扩大他们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课内阅读。新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课文的学习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讲解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而是对课文的内容表达要有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心得体会,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问题。
四、新课标提出要摒弃一言堂和满堂灌,把课堂还给学生。有资料显示上课学生听课的效果只有5%,而学生学习最好的效果是学会马上应用,教别人。所以我尽量把课前复习回顾、课前小故事等一切交给学生完成。课堂也尽量将任务分给大家,让每个人都有事干。同时老师要讲得少,但也要讲得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知课标的要求,专讲考点,不考不讲。比如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只需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即可。对于不同体裁的现代文,新课标都有具体的要求,只有掌握了这些,我们才会少讲,才会轻松。
新课标中还有很多内容,我仍在学习。一切革新也在实践中摸索,我会不断努力的。
初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3
不知不觉间课改的列快车已十年了,身为第一线的任教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本人从中受益匪浅,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教学的思考促进本人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让本人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新的语文课改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次机遇、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本人以高潮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语文教学新课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探索出以下经验,权作抛砖引玉。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本人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本人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以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新课改指导思想。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本人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本人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本人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比如本人班的学生何裕鹏,语文基础差,是属于基础差的学生,本人秉着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课改新理念,本人经常发现他的优点,尊重他,表扬他,而且利用课堂上的潜移默化,让这位难教的学生从心里接受一些好的教育理念,结果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他第一个交家庭作业,课上经常举手发言,对语文的兴趣日益浓厚,慢慢地开始看课外书籍,期末考试从不合格提升为63分。有效课改教学在他身上得到体现。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新学期伊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本人认识到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的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本人特别注重对学生字词句的积 累,这是学生理解说话写作的基石。针对那些放不开手脚,腼腆害羞,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加强诵读,特别是现代文的诵读,优美的语段的背诵,古诗文的背诵等;加 强造句练习;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课前 5 分钟演讲,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实施了有效教学。学生敢说了,逐渐会说了,也提高了作文能力。 再次,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寓言四则》、《女娲造人》),讨论会(《风筝》),朗诵比赛(《理想》、《天上的街市》、《静夜》,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寒假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周练、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
四、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本人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五、在课上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
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师生、生生、人机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改过程中,本人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在专业上发展和人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