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24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___年深圳巨变 40 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投稿范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202___年深圳巨变 40 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投稿范文
2020 深圳巨变 40 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范文深圳巨
变 40 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有哪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
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逢山开
路,遇水架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一起和小编来看看 2020
深圳巨变 40 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范文,欢迎查阅!01
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
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行走在深圳粤海街道,迎面而来的是时代的气息和追梦
的脚步。举目望去,高楼大厦比肩林立,从招牌上能看到许
多站在浪尖上的科技公司。
在这个开车十分钟就能逛一圈的地方,走出了华为、腾
讯、中兴、大疆,如今又吸引百度、阿里巴巴、小米、字节
跳动把国际总部或大湾区总部落地于此。不仅是中国企业,
空客(中国)创新中心、苹果深圳研发中心、ARM 中国公司等
跨国公司也在这里扎根。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
不到 15 平方公里的粤海街道,以“蚂蚁”的体格展现“大
象”的能力,创造了占据南山区半壁江山的 GDP,吸引着全
世界的目光。
地理空间绘就怎样的画面,系于时代追梦人的书写。从
罗湖的国贸大厦,到福田的华强北,再到南山的粤海街道,
深圳人挥洒着创新力、创造力,串联起深圳经济特区 40 年
来理念转型、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如今,地方领导并不多
讲深圳经济的“吨位”,而喜欢述说鹏城每平方公里的产出。
“深圳每平方公里 GDP 有 13.5 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南山
区每平方公里创造 32.6 亿元”“福田每平方公里 GDP 达 57.8
亿元”……以经济密度论英雄,以发展效率论能耐,成为今
天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写照。
从一个街道,到一座城市,深圳何以能走在前列
答案就在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深圳的底色,也是
深圳的信念。40 年来,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跟随
式创新,再到“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深圳完成了从“科
技荒漠”到“创新绿洲”的惊人一跃。正如英国《经济学人》
杂志称,深圳已成为“创新温室”。一个个科技创新巨头企
业在这里成长,一位位“创客”在这里打破“不可能”,一
次次跨界融合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创意、技术、资本等在创
新生态中加速重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蓬勃生长。创新发
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
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答案就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深圳的基因,
也是深圳跨越发展的密码。在深圳南头半岛,东侧是蛇口,
西侧是前海,历史在此激荡交汇。40 年来,从蛇口炮响到前
海自贸区腾飞,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进入新时代,深圳始终牢记的殷切嘱托,在更高水平、更广
层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谋划推动营商环境、科技管
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在前海诞生的制度创新成果
截至 2018 年就有 28 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一项项坚定改革的
背后,是深圳不断发力,以制度创新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供有力保障。今天,奔流不息的深圳河,滚滚汇入伶仃洋,
见证改革开放大潮的奔涌,更昭示着未来的深圳,只有继续
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破除传统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才能当好改革开放的先锋。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
之年,这是一个新征程再出发的闪亮起点。放眼全球与未来,
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
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发展始终会创造新的“中
国高度”。02
从边陲农业小县,深圳跃升为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创造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深圳奇迹”。这是一个艰难的过
程,是一代又一代“拓荒牛”敢闯敢试和辛勤付出的结果。
最初,发达国家转移产能的同时,由于占据产业链高端,
拥有绝对的产业话语权和定价权,深圳企业只能干“苦活”
“累活”,生产低附加值的东西,产品要贴国际厂商的商标,
才能卖到国际市场,挣取微薄的加工费。
袁庚、任正非、马福元、马蔚华、黄宏生、麦伯良、马
化腾……这些从艰辛而激情的岁月里摸爬滚打过来的改革
者、企业家,亲历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深圳奇迹”。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 44 岁开始创业,3 次濒临
破产,但从未放弃,引领华为成为全球 IT 产业巨头。他说,
拼搏、奋斗、创造价值,是深圳这座城市最为宝贵的精神财
富。
“深圳这座城市的基因就是敢闯敢拼,在市场经济大潮
中杀出一条血路。”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说,创维从诞生
之日起,从设计电视机遥控器开始,经历过多次失败,但从
不言弃,最终实现了成为中国彩电大王的梦想。
“要有梦想、敢闯敢拼,要有‘不安分’的心,要务实、
实干。”中集集团 CEO 兼总裁麦伯良说,正是因为那些不怕
吃苦、“不安分”、想创造美好未来的人,深圳才从一个农业
小县变成今天的大都市,也正是因为有敢闯敢拼的精神,中
集才从一个小厂变成全球化跨国企业。
愈挫愈勇,这种积极向上的“草根精神”,是深圳企业
和企业家特有的气质。
事实上,深圳具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城市品质,其中最突
出的就是,企业家精神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激荡”——时间
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圳向
世界发出时代最强音,众多企业家实现了产业报国的梦想。
敢为天下先。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深圳打开全
球化画卷,以敢闯务实、勇于创新赢得全球市场的认可和尊
重。目前,深圳有 8 家企业成为世界 500 强,智能手机、电
视、消费级无人机、机器人、集装箱、登机桥等“深圳制造”
的高质量产品,走俏全球市场。03
创新是深圳的城市基因,更是推动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和
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上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
但有关“姓资姓社”、民营企业产权的讨论,一波接着一波,
思想的桎梏成为改革开放最大的障碍。
深圳敢于“吃螃蟹”,大胆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全国率
先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
业的暂行规定》。该规定首次提出,开办民办科技企业不仅
资金可以入股,而且商标、专利、技术等可以以无形资产入
股民办企业。
《暂行规定》明晰了民营企业的产权问题,被誉为中国
首份民营科技企业的“准生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深圳从理论变成实践。
这是一次解除“冰封雪冻”的颠覆性制度创新,使深圳
有了科技企业生长的土壤。一大批科技企业由此在深圳开始
“量产”,才有了像华为这样的世界级大公司。
正是在这一时期,深圳“三来一补”产业还很“吃香”
时,主动打破路径依赖,创新性地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在创新资源极度匮乏的“科技荒
漠”上,建成了一片“创新绿洲”,实现了从“三来一补”
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蝶变,成为“中国硅谷”。
创新驱动发展,深圳在创新求变中,一步步成为国家创
新型城市、全球知名创新之都,是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坚力
量。截至 2019 年底,深圳创新载体 2260 家,国家级高新技
术企业超过 1.7 万家,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 16 年居全国
城市首位,技术创新在一些领域由“跟跑”向“并跑”“领
跑”转变。
其中,华为全球率先研发 5G 技术,目前全面领跑。据
国际权威公司最新发布,全球主要技术公司拥有的 5G 必要
专利数量,华为 5G 必要专利数 3325 件,占比 15.87%。排在
华为之后的则是三星、LG、诺基亚、爱立信、高通等这些曾
经“高山仰止”的巨头。截至今年 2 月,华为在全球 5G 市
场拿下 91 个商业合同。
同样,深圳创新基因“滋养”起来的众多本土企业,在
移动互联网、AI、超材料、平板显示等众多领域和行业,不
断以领先的技术和标准,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04
天高云阔,繁花似锦,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 40 周年。
40 年前,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就是寄望深圳先行先试、
大胆探索,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路开路。
从昔日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到今日世界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
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到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城市范例,40 年来,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
兴、因改革开放而强。
“以党中央赋予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
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
例’的崇高使命,为深圳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
力。”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深圳将始终高举改革开放
伟大旗帜,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
特区精神,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性机遇,努力把经济
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高质量发展成为最强音
伶仃洋畔,16.2 公里长的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一侧是鸥
鹭翔集、花团锦簇的红树林和海滨公园,城市风光尽收眼底;
另一侧是深圳湾超级总部、深圳高新区、后海湾总部基地等
城市经济发展的颗颗“明珠”,串起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黄
金带”。
“在城市中心区能抬头见蓝天、低头见碧海,真棒。”
32 岁的胡悦来深圳工作快 8 个月了,“经济发达、环境优美、
出行便捷,这就是高质量的都市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15 年前,深圳在国内首次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为
城市守住 974 平方公里的绿地;过去 10 年间,深圳先后 9 次
修订产业导向目录,主动淘汰数万家高能耗、高污染、低附
加值的企业,成为国内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万元 GDP 水
耗、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大城市。
不断换挡提速,转型升级,深圳 40 年来始终坚信,实
现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_土地、能源、人口、环
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等难题的必然选择。
今年 3 月,深圳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
提出全面实施“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政务
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科技赋能营商环境改革,重构企业服务
生态体系。同时,国家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在深圳
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
度等改革深入推进。8 月 24 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成
功落地,再次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深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产业以高新技术、
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
产业为主,规模以上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现
代服务业为主的“四个为主”特征。
高质量发展,成为深圳经济发展最响亮的音符,也成就
了深圳经济发展的韧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
深圳精准施策、主动服务,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6.6%到二
季度的 6.2%,实现“V”形反转。
创新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
深圳光明科学城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随着
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大科学装置、深圳湾实验
室等高端创新资源的建设提速,这个面向未来的综合性国家
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雏形初现。
从过去“三来一补”的低端产业链,到现在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源于深圳坚持走创新驱动战略,抢占
产业发展制高点。
“全球每三部手机,就有一部手机的零部件是我们生产
的。”瑞声科技高级副总裁江南自豪地说。成立于 1993 年的
瑞声科技,起初只是一家生产蜂鸣器的小工厂。公司坚持创
新发展,不断提升研发及高精密制造能力,目前已是全球最
大的高端智能手机扬声器供应商。
瑞声科技的“蝶变”,是深圳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
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积极谋划新兴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经
济体系的一个缩影。目前,深圳在 5G 技术、超材料、基因
测序、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柔性显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
等领域均处于世界前列,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领
跑”转变。
深圳建市之初,科技基础几乎为零,全市只有两名技术
人员,没有一家“大院大所”。近年来,深圳持续强化基础
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自 2018 年以来,深圳全社会研发投
入超过 1000 亿元/年,研发投入强度 4.2%,居全球前列;2019
年,深圳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700 多家,总量超过 1.7
万家;2019 年深圳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 17459 件,约占全国
申请总量的 30.6%,连续 16 年居全国首位,有效发明专利五
年以上维持率居全国城市首位,在全球创新城市中,仅次于
日本东京,大幅领先纽约。
目前,深圳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正逐步显现,
与国际接轨项目攻关“悬赏制”、项目“主审制”、项目经费
“包干制”已落地实施,50 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 80 亿
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正不断发挥作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
+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已经
构建并不断完善……
开放迈向全球标杆城市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是我的切身感受。”来自
美国的小伙子加里·伊丝,一直致力于通过自媒体平台,向
海外展现深圳面貌,讲述深圳故事。
他所在的招商街道,是一个常年居住着近 7000 名外籍
居民的国际化街区。
40 年来,深圳同各国贸易和投资往来不断扩大,成为我
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2019 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值 2.98
万亿元,其中外贸出口 1.67 万亿元,连续 27 年位居内地大
中城市首位。截至 2019 年,深圳市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
项目 9.4 万个,累计吸收合同外资 2960 亿美元,累计实际
使用外资金额 1178 亿美元;世界 500 强企业中,目前已有近
六成选择在深圳落户。
外资的不断引进,产业的充分聚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
纷至沓来。2019 年,经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 2.4 亿人次,日
均 66 万人次,相比 1978 年全年的 300 余万人次,增长了 80
多倍。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要“引进来”,也要“走
出去”。深圳打造资金、平台、保险、服务“四位一体”的
“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神舟创新是一家专门从事电脑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
技企业,公司总经理史俞馨介绍,今年以来公司海外市场逆
势飘红,来自俄罗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等“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订单金额已超过 600 万美元,比
去年增长了近 10 倍。
近年来,深圳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
设重大机遇,通过不断完善的产业链配套、逐渐与国际接轨
的法治环境、越来越透明的政府行政服务管理,不断扩大国
际交往范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如今,智利车厘子远渡重洋抵达蛇口码头,10 分钟就可
完成卸货直接运达深圳前海水果堆场,继而配送全国各地;
销往海外的电子产品,从保税港区出区,搭乘中欧班列便可
直达满洲里口岸出口至俄罗斯;前海创业梦工厂,已累计为
港澳台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2000 个。
共建共治共享为人民谋幸福
盛夏的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绿意盎然,清澈的河面上,
白鹭惊起水花朵朵。这里曾是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之一。“看着茅洲河一天天变清,心里真的特别美。”67 岁的
深圳市民蔡桂森说。
近年来,深圳投资上千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
除黑臭水体,成为全国水环境改善最明显的十大城市之一,
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始终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
验改革成效的标准,在环境、教育、医疗等事关民生福祉的
大事小情上持续发力,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
2019 年,深圳全市九大类民生支出 3013 亿元,超过财
政收入的 80%。2020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仅增
长 2.4%,而全市本级教育和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 18.2%、
23.1%。
40 年过去,深圳实际管理人口已超过 2000 万,如何用
“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成为这个年轻的移民城
市面临的大课题。
罗湖区东晓街道独树社区,由于旧改项目多,导致停车
位一下子少了 200 多个。为_难题,东晓街道以群众需求为
导向,挖掘服务资源共享渠道,协调社区旁边的商业大厦,
实施错峰共享停车。
“这是我们探索基层治理由‘单一供给’向‘多元参与’
的转变。”街道党工委书记肖嘉睿说。
建筑面积 8000 平方米的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
心,是广东省最大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居民可以
享受 66 项政务服务,并可通过 24 小时自助服务站,办理卫
生计生、民政、税务等 101 项事项。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
育彪说:“我们要把中心建成百姓喜爱的服务阵地,让每位
居民都能享受共建共治共享的成果。”05
站在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历史节点回望,深圳经济特区
建立的 40 年峥嵘岁月,相较于人类历史,宛若弹指一挥间。
然而,这 40 年却带来深圳经济、金融发展的巨变。如今的
深圳,已从曾经的边陲渔村演进为亚洲第五大城市、全球第
十一位金融中心城市,昂首走向世界的舞台。
特区建立以来,深圳金融部门从零开始,依托外贸金融、
政策支持、金融创新、机构积聚、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金融
监管完善、跨区跨境要素融合等,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
基本建成了机构种类较为齐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善、对外开
放程度较高、金融监管比较规范、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
代金融体系,并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
金融改革创新引领全国
深圳经济奇迹归因于市场化和民营资本集聚的优势、毗
邻港澳的开放优势、年轻人才的优势;深圳金融改革始终以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推动
金融市场创新层出不穷,推动金融对外开放不断迈出新步伐。
1979 年 1 月,广东省委决定撤销宝安县,设置深圳市;
同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
保险业是开放时间最早,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1985 年
3 月,国务院颁布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为成立保险
公司创造了条件。从此以后,各类商业保险公司开始如雨后
春笋般出现。在这种背景下,1988 年,作为我国第一家股份
制、地方性的保险企业——平安保险,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最
前线——深圳蛇口。
1982 年 1 月,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南洋商业银行深圳
分行正式开业,它是 1949 年后我国引进的第一家境外银行。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伊始,采取外引内联的建设策略,推
动了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促进了各种所
有制的企业相继成长,也推动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创建。
1987 年 4 月,经人民银行批准,由招商局出资 1 亿元设
立招商银行。1987 年 12 月,经人民银行批准,深圳发展银
行在对深圳经济特区内 6 家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
础上正式成立。
在深圳经济金融快速发展中,非银保金融机构也应时而
生。1980 年 6 月,国务院在《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通知》中
指出,“银行要试办各种信托业务,融通资金,推动联合”;
当年 9 月,人民银行下达《关于积极开办信托业务的通知》,
自此深圳经济特区各大银行分行纷纷试办金融信托业务,各
专业银行内部已增设信托投资机构,但多作为内部处室对待,
管理职能强于经营职能。
1982年 1 月,深圳市政府全资组建深圳市信托投资公司。
1984 年 5 月,因人民银行信托机构重新登记,深圳市信托投
资公司更名为深圳国际信托投资总公司。1991 年,经中国人
民银行批准更名为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此外,深圳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创造了我国金融市场建
设的一个又一个第一。1985 年,全国首家外汇调剂中心——
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成立;1990 年,深圳外汇调剂中
心确立外汇调剂公开市场运行新模式;1993 年,人民银行深
圳经济特区分行成立深圳融资中心;2005 年,深圳设立上海
黄金交易所深圳备份交易中心并开办黄金夜市交易,覆盖了
国际市场金价波动最为频繁、活跃的时段,为投资者提供规
避市场风险的时间窗口和场所。
金融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深圳金融业在改革大潮中勇立潮头,但在破浪前行中也
体会到行稳方能致远。尤其是 1997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 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深圳金融人认识到,金融体系传统
规模扩张式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需重新审视一些不合
适宜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重新调校一下前进的步伐和未来的
发展方向。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深圳金融业抓住机遇,积极
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粤
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推动深圳金融深度对外开放。2009 年
7 月 7 日,“深圳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2012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
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支持前海在金融改
革创新先行先试,建设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成
为特区中的特区。2014 年,前海又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这
标志着深圳金融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5 年 7 月,为拓宽深圳市银行与港澳台及其他海外地
区同业之间的融资渠道,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跨境人民币
资产转让业务试点。
2018 年 2 月,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
发展,助力深圳产业转型升级。当年 10 月,人民银行总行
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深圳市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的
意见》,原则支持深圳在前海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2019
年 1 月,深圳博约投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也是
我国第三家地方政府设立的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
“粤港澳大湾区”于 2017 年首次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
报告中,成为国家战略。2020 年 5 月 14 日,《关于金融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出台,这也是金融领域贯彻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为进一步推进
大湾区金融创新、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携手打造国际金融
枢纽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为此,深圳方面制定了《深圳市贯彻落实行动方案》,
共 50 条行动措施,共 85 项细分任务,并已于 7 月正式印发
实施。在此次计划中,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
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跃然纸上。
40 年光阴流转,深圳金融发展经历了从实验到规范、从
区域到全国、从单一产品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跨越式成
长,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懈探索、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充满艰
辛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