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31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提质增效工作总结三篇 提质增效心得体会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提质增效工作总结三篇 提质增效心得体会
又到了一年写工作总结之时。大家创业网为大家带来的提质增效工作总结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提质增效工作总结一
2020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和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双百产业扶贫基地提质增效年活动的具体要求,我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双百基地提质增效年活动有序开展,成效显著。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谋划安排,奠定活动基础
一是迅速召开2020年双百基地提质增效年活动工作推进会,会议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双百基地提质增效年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安排部署,使全体干部对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明确认识。二是制定实施方案,为确保双百基地提质增效年活动顺利开展,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印发了我镇双百基地提质增效年活动实施方案。三是明确责任主体,严格规范,将责任分级落实,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提质增效年活动顺利开展、取得成效。
二、创新活动载体,明确活动重点
一是抓学习,促思想认识提高。组织镇村干部通过学习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使广大干部提高思想认识。二是抓纪律,促工作作风改进。为了营造良好的提质增效年活动开展环境,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到位,我镇在活动开展后,对干部各项纪律制度进行了学习强调。三是抓效率,促工作任务落实。对各责任人和各双百基地,明确责任、时限和目标,确保工作任务落实。
三、重点工作任务成效显著
(一)夯实两项基础
1.明确基地职责任务。活动开展后,镇政府通过宣传动员、建章立制、过程督导等具体工作,协调解决基地用地、用水、用电等制约性问题,推动了基地从经营资质、制度建设、人员职责、生产经营、利益联结、档案管理及硬件建设等方面更加规范化。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指导双百基地与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规范完善合同、协议等形式,明晰资金投入、收益分配、权责义务等内容,从严落实入股分红、托养代管、土地流转、园区带动、能人帮带等带动机制,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开展两项活动
1.五支队伍集中走访活动。我镇组织广大干部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双百基地集中开展了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按照《关于深化菜单式扶贫模式做大做强
双百产业扶贫基地的实施意见》(陇政发〔2020〕7号)文件要求,对照基地规模,带动能力,脱贫成效,基地建设四有标准等,实地进行走访排查,根据排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短板开展大提升活动。镇政府制定了集中走访月专项工作方案,在走访活动中积极宣传产业扶贫、双百基地等相关方面的政策,形成了政策人人知晓、发展人人关心、脱贫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2.双百基地评星晋级活动。按照双百基地 组织机构好、形象环境好、产业发展好、利益联结好、档案资料好 的五好标准,以双百基地规范化建设为载体,综合评估各基地的建设标准、产业发展、组织机构、形象环境、利益联结、档案资料等情况,对各个基地实行星级管理,提升了双百基地的整体带动水平。
(三)实施四大工程
1.典型模式培育工程。镇政府积极探索、持续挖掘党支部+基地+贫困户、大社并小社、旅游+扶贫、种养殖业+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扶贫模式,进一步放大了典型带动效果。
2.品牌龙头示范工程。围绕烤烟、核桃、羊乳、苹果等品牌产品,推进全产业链带动,向精深加工、高端销售、三产融合、观光式种植等方向发展。支持双百基地建设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利用电商基地的平台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了一批市场知名度亮、竞争力强的品牌。
3.项目建设带动工程。鼓励双百基地经营主体承担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发挥基地在资金、技术、市场、抗风险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双百基地在我镇实施了两个产业扶贫项目,通过产业项目实施,增强了基地带动能力,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了基地建设水平,优化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
4.技术服务引领工程。充分利用4支团队力量开展技术服务轮训和技术服务进基地活动,制定了轮训计划和技术服务进基地活动方案。进一步发挥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作用,解决基地技术难题,确保基地良性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双百基地工作的相关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做好双百基地管理工作,确保提质增效年活动取得更大成效。
提质增效工作总结二
一、降本增效概述
顾名思义,降本增效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产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常常会用降本增效作为提升成本竞争力,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20XX年底,我国在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20XX年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降本增效的内容,包括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
对企业来说,降本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经济活动经费的降低,同时还包括通过各种途径使经营效率、效果、损耗以及综合利用率方面带来收益,最终使企业增效增收。当然,在降本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产品、服务的质量,更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触犯国家法律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换句话说,降本增效的真正含义与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起长远的成本优势,为企业提供持久的企业竞争优势,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质量,转变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企业开展降本增效工作的价值与重要性
(一)促进企业利益增长,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产品价格、行业环境等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来节约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量、生产速度及生产质量,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在降低成本保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生产量,能够进一步促进产品销售量的提升。这样一来,企业的利润就会随之增加,企业也就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其他投资项目中,如此企业也就有更高的资金周转率,能够用于抵抗内外压力,企业竞争力将会随之提高。
(二)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升级
在降本增效的作用下,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效益增加了,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各种原料与物质的消耗与浪费情况有所减少,企业可将这些节省下来的资源用于更多产品的生产中。这意味着企业用于以往相当的劳动力、用更少的财力与物力,生产出更多品质有保障的产品,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与升级的速度。
(三)促进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模式
在降本增效的作用下,企业通过节约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在各部门中树立了勤俭节约的企业形象,将节约成本和增加效益贯穿到各生产部门、运营部门、财务部门等重要部门中,能够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在企业管理者的带领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也将发生转变,向节约成本、提高效益转变,企业全体员工也能够牢固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原先企业浪费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三、当前企业降本增效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对降本增效的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虽然比较重视降本增效工作的展开,但由于对降本增效认识不足、理解有偏差,导致降本增效的开展并不规范,无法发挥其本质作用。部分企业将降本增效简单的理解为降低生产成本,实际上生产成本只是企业总成本的一部分,企业在开展降本增效时应着眼于整个价值链,在生产、经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降本增效。还有一部分企业对降本增效有错误的认识,在生产经营中过度在意成本减低,忽略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甚至还有部分企业不惜触犯法律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最终结果得不偿失。由此看来,企业对降本增效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实际工作的展开,对其有效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企业降本增效措施缺乏规范性
据调查发现,当前大多企业在展开降本增效工作时规范性不高,部分企业管理者盲目跟随潮流提出降本要求,没有从企业经营和发展规划的宏观层面,为降本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开展方向与执行方案,在具体的降本策略上没有给出指导意见,单纯的下指标、定额度。这样盲目的降本要求不仅使部门疲于应付,还将导致降本效果差、可信度低。
除此之外,企业降本增益工作开展的不规范性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降本增效形式化严重,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真正作用;
二,企业制定的降本增效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制度不能应对工作中的实际需要;
三,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降本增效预算机制,难以满足成本核算与分析的需要;
四,降本增效工作的开展缺乏相应的监督,相关责任也不够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追究具体责任人,给工作开展带来较大的干扰。
(三)员工在降本增效工作中参与度不高
尽管企业管理层非常重视降本增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很难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环节,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员工在降本增效工作中参与度不够,降本增效意识薄弱。有些员工理所当然的将降本增效财务部门的工作,认为该工作的开展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殊不知,自己工作时消耗的电力、纸张、水源等,都包含企业的总体成本中。因此,员工的降本增效意识以及参与度,对企业降本增效工作的展开也有很大的关系。
四、企业提升降本增效工作有效性的建议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降本增效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改进当前企业降本增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可参考的建议措施。
(一)将降本增效工作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企业实施降本增效的过程中,但关注生产成本是不够的,必须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思考降本的可行性,将降本压力传递到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之中,才能获得良好收益。
企业在重视降低生产成本环节的情况下,也要跳出企业的范畴,从全局角度审视整个价值链,在上游价值链(如采购环节)以及下游价值环节(如销售环节)中,努力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有效降低采购的相关费用以及销售的不必要支出。同时,企业还必须看到管理活动产生的费用对整体利润的影响,在降本增效工作中,在所有部门、员工中实现无缝覆盖,既避免了产生不公平的情绪,也能够激发全员改善热情。如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公司内部组织开展开源节流、创新创效典型案例的挖掘、推荐和上报工作,将优秀的案例纳入到集团公司编纂的《内生之路――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案例集萃》一书,并将该书将作为集团公司为基层单位补充新书之一,配发至集团公司各单位基层队站(车间)。此举极大的深化了公司员工对降本增效的认识,也促进基层员工在工作中主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二)构建合理的降本增效框架
企业在推行降本活动中,如果没有构建良好的降本框架,没有找准降本的主要方向和突破点,必然导致降本工作不了了之。如20XX年国家电投成套公司启动的办公用品及耗材电商采购和电子商城建设工作,以推进资源优化整合和成本费用节约为导向,按照规范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构建有效的降本增效框架,为其他企业降本增效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企业在构建框架时,可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降本框架。分别从控制原辅料成本、产品源头规划、节能减排、研发费用管理、人工成本控制、日常行政性管理费用、行业重点关注费用、资金存量管理、资产运营管理等具体环节入手,研究并提出适合企业实情的降本增效控制措施,并明确责任主体部门和配合部门,确保降本增效工作的严格落实。
(三)强化全体员工降本增效意识
企业能否真正做到降本增效,企业管理者及从业员工对降本增效的认识很重要。首先,企业要树立降本增效的文化理念,转变企业发展的方法和思路,将降本增效的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发展中,进一步强化员工的节约意识,加强员工对于企业降本增效的节约意识,使广大员工养成节约成本的良好习惯。其次,企业要不断强化员工对降本增效的认同感,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加深员工的降本增效意识,并定期开展节约成本,提升效益的活动讲座,促使员工主动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开源节流。最后,企业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将节约成本的企业理念深入到企业员工的内心,打造高品质、优质量的企业文化,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营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强化绩效管理与考核评价在降本增效中的运用
一方面,企业要强化绩效管理在降本增效工作中的运用,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持续提升企业组织、部门以及个人的效益,增加企业利润。强化企业绩效管理环节,不仅是推进降本增效开展有效性的有力手段,也是各级管理者与员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共同商讨、制订绩效计划、绩效辅导沟通,以促进绩效目标不断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
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降本增效的考核评价体制,为员工薪资制定标准提供客观的、科学的现实依据量化考核,充分发挥员工在降本增效考核评价机制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的提高管理效率。另外,企业还需重视对降本增效的考核评价过程的监督,及时对降本增效考核结果进行公布,增加评价考核的透明度,评价考核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在每个季度考核完成降本增效的企业部门要给予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与员工和各个部门在工作中节约成本的积极性。
五、结语
降本增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降本增效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参与,将降本增效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降本增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收益,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提质增效工作总结三
无论遣词造句多么华丽,行文立意如何新颖,最终拼的还是实实在在的两个字:绩效。
个人工作要讲绩效,国家治理更是如此。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重点工作时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要做好以上工作,离不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
2015年起实施的新预算法将讲求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20XX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20XX年9月,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可以简要概括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它为政府治理提供了一道监督和纠偏的防护栏,确保财政资金高效运转在正轨上。
即将结束的202X年,是我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各地各部门相继完善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办法,积极探索实践,推动改革加速落地
中央层面:所有中央本级项目、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以及专项转移支付都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预算执行中,中央部门对所有本级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行双监控;年度终了,中央部门和地方对照年度绩效目标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实现了预算绩效全过程闭环管理。
地方层面:各地区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性空前高涨,新举措、新方法层出不穷。比如,北京全面实施事前绩效评估,探索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浙江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财力用于急需支持的重点事项,推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广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共性和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
然而,预算绩效管理依然存在覆盖不广、程度不深、水平不高等问题。比如,预算绩效管理尚未深入到基层财政,相关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意识淡、基础弱。用来判定钱是否花得有效的指标和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备科学,尤其缺少符合行业、部门和区域特色的评价标准。
今年以来,我国把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从目前情况看,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可能将超过年初预计的2万亿元。大规模红利让企业减负获益的同时,也加大了预算平衡压力,让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紧张。这一背景下,预算绩效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一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预算绩效管理的方向感更强,行动力倍增。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敢于碰难题,啃硬骨头。
为了让中央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更加规范有力,财政部专门发布《中央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职责分工,监控范围、内容、流程和方式等。绩效监控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权责对等、约束有力,结果运用、及时纠偏的原则,由财政部统一组织、中央部门分级实施。
预算评价指标设立确实不易,但只要不懈探索,就会离完善更进一步。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也把优化指标作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比如,河北研究建立17类共性绩效指标框架,开展省级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组织专家开展专题审核论证,建立了涵盖73个部门的4300余项绩效指标和标准,构建起多维度的绩效指标网。
再如,国家能源局预算绩效指标库共设置共性指标五大类142个,并按照二级项目设置分项目指标903个,实现了绩效指标的细化、量化,进一步提高了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如何让绩效评价指标应用得上、应用得好也是各方探索的热点。比如,江苏省财政厅出台《江苏省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成果应用暂行办法》,实施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项目设立、预算编制、财政资金执行、政策调整、预算安排、部门预算等六个挂钩,以强化和规范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成果应用。
可以预见的是,明年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会进一步呈现出多点开花、全面提升的新局面。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还需要魄力更大一些、思考更深一些、执行更实一些。
要通过扎实的制度保障,让预算绩效管理真正嵌入各地各部门工作中去;要凝聚多方合力,发挥协会等力量,避免封闭、重复、低效的闷头探索,加强沟通交流,更快更好地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绩效指标体系;要加大绩效信息向大众公开的力度,不仅能让老百姓看得到也能看得懂,让更多人参与到预算绩效的监督中来,倒逼改革不断提速和深入。
工作绩效体现个人能力,预算绩效反映国家治理水平。我们期待新一年,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捷报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