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2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2025年十四五规划心得感悟范本五篇稿汇编
十四五规划心得感悟范本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制定和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我国的制度优势。从1953年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现在,我国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或规划已达14个,是世界上中长期发展规划最多、效果也最好的国家。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和人民生活需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或规划,各地区和部门再以此来制定各自的发展计划或规划,中央和地方以这些计划或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6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这一做法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步步达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我们的这一优势,就连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家也已看清。有人认为中国政治有稳定性、连续性,有人认为中央能统筹全国的发展。
规划《建议》立足发展的高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奋斗结果。1978年,邓小平同志出访日本、新加坡等国,看到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巨大发展差距。之后,他相继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温饱、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总书记讲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也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小康社会。8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14亿多人口的大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规划《建议》的制定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典范。去年底,习总书记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今年3月,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从7月下旬到9月下旬,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8月,首次在网上征求意见。中央还将建议稿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也专门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习总书记主持召开
2次中央政治局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2次起草组会议,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五中全会期间,出席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对建议稿进行充分讨论,又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建议。规划《建议》稿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
规划《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符合实际的。规划《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些指导思想和原则,多数是十八大以来已经被实践所充分证明的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也有针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提出的因应之道。
规划《建议》提出的发展举措和落实机制是有力的。规划《建议》就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统筹发展和安全等12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很实很细,具有可操作性,符合人民期盼。规划《建议》还强调,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确保中央部署落到实处。
十四五规划心得感悟范本 2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习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百姓的追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从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到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提出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力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们着力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_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重大突破,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体现在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高质量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总的要求,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和习总书记交给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更加准确地把握新时代新阶段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主题主线,将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作为首要任务,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紧扣党章宪法赋予职责,进一步明确了纪委监委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基本任务,是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要胸怀全局,立足职能职责,更加突出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督促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全党在新征程中步调一致前进。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也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新阶段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落实“十四五”规划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至为关键。要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自觉在践行“两个维护”上作表率。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是纪委监委履行职责的重要保障,要严格限权、行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监督、防治腐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公平正义需要。要继续推进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三转”,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性、严密性、有效性。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切实看清纷繁复杂国际国内形势背后的本质,对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努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和保障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破浪前进。
十四五规划心得感悟范本 3
十九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上对文化建设作出了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确定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彰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按照中央部署,“十四五”规划完成后,我国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再过10年,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和文明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
文化宏图绘就,建设任重道远。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在文化建设对外方向上,“西强东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未来必须解决好争取国际话语权这个重大问题;国内文化建设中,尚需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向往的各种需求。
繁荣发展中华文化必须内外兼顾,以提高国家文化整体软实力。今后十五年必须紧扣建成文化强国重要目标,完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项重任。
建成文化强国其中一个重任就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这也是现代化国家的标志,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同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尽享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支点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崇德向善,明德惟馨。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滋养着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习总书记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凝聚力量、站稳脚跟。
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最关键的引领力量。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提供更重要的力量源泉。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核包涵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必将深刻影响中国发展的高度、深度与广度。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让中华文化之光照耀现代化国家建设征程,更加彰显影响力、凝聚力,历久弥新永葆生命活力。
十四五规划心得感悟范本 4
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时”与“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战略定力既是一种冷静睿智的战略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坚定沉着的战略行动能力。有无战略定力,关乎事业兴衰,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战略自信,就能头脑清醒、处变不惊,进行冷静观察、通盘考虑,做到科学应对、谋定后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坚持走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勇毅前行,矢志不渝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断前进。
回首“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扭住奋斗目标、克服矛盾困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实践再次证明,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方能砥砺奋进、御风前行,推动国家实现富强、民族走向复兴。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新蓝图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只有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全会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也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四五”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目标远大,前景光明,任务艰巨。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要坚定决心意志,强化使命担当,锐意开拓进取,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接续推进,不断把新时代强军事业推向前进。要贯彻习总书记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坚强保证。
十四五规划心得感悟范本 5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长远,为中国擘画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壮丽图景。
核心领航掌舵,旗帜引领征程。
全会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并强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坚持党的领导的生动体现。
从60多年前实施“一五”计划到现在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每一个五年规划(计划)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制定实施。自十四届五中全会起,审议中共中央关于五年规划(计划)的建议持续被党的历届五中全会列为重要议程。在形成规划纲要之前党中央提出《建议》,确定大政方针,作为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了传统和制度。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了文件起草组,习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先后主持召开2次中央政治局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2次起草组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很多重要的批示指示,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修改审定文件稿,进行战略谋划,倾注了大量心血,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得以高质量完成。
从“一五”到“十四五”,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计划)编制实施,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与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最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的五年规划(计划),持续对脱贫攻坚作出部署。在“十三五”实践中,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辉煌篇章,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小康胜利在望。今年以来,党中央因时因势调整政策策略,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这些重大成就进一步彰显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的领导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国际权威机构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党和政府的支持率高达95%,居世界各国之首。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要_许多难题,会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形势越纷繁复杂,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高原则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战争年代,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用电台指挥全党全军,“嘀嗒、嘀嗒”就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声音,全党全军都无条件执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要做到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上下步调一致、令行禁止。
《建议》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制定的,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方式审议通过,代表了党中央的领导意志、战略意图,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决维护习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总书记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目标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把全会精神贯彻好执行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决贯彻“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全会通过的《建议》,注重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统筹谋划好重要领域的接续改革。其中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这不是被动应对、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主动作为、长期性的战略部署。
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机制、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方方面面,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确保全会提出的战略性、创新性举措落到实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领导力量的建设。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要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只有党的建设做到高质量,才能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具备现代化领导能力的干部队伍。要以党的初心使命激发全党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以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要带头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坚定稳妥,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为落实“十四五”规划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要突出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促进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征程中步调一致前进。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毅跋涉,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