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论文之小议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汹涌而至,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无不被波及。新的课程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创造的空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许多问题引起思考,特别是农村中学,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困惑,下面就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尊重历史,注重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把课改前的一些科学的正确的做法统统视为陈旧、落后,给予全盘否定,而是要批判地继承从前的做法。新课程、新理念,但我们依旧会面对考试这一环节,因此,以前教学流程中的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做法仍然要吸收、借鉴,不然,考试结果出来,我们何以面对学生?何以面对家长?面对社会?在课改中我们鼓励创新,但不能无原则地创新。针对学生的一些异想天开、甚至是随心所欲牵强附会的观点看法这一类的创新思维,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不能为顾及学生学习热情而完全给予肯定和赞赏 , 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引导 , 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能出现 “ 虽然不对,但是很好 ”
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教学评价。我们应当深入学习新课改理念,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历史教学,充实学科底蕴,夯实学科根基。
二、怎样活跃课堂气氛?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运动中,课堂气氛一扫以前的沉闷乏味,变得生动活泼,别开生面,但是仍然在这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 )盲目追求形式,取悦于听课人,出现表面的热闹与外在的活跃。小组讨论,教师一味迁就、放任自流,走上 “ 放羊式 ” 的合作交流。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围成一团,唧唧喳喳,三分钟或更长时间,选代表发言,这种民主集中制的讨论,部分掩盖了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往往能放不能收,既浪费了时间,有时又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不能完成当堂教学任务。( 2 )穿新鞋走老路。为活跃气氛变 “ 满堂灌 ” 为 “ 满堂问 ” 。乍看群情激昂、热热闹闹,但总跳不出师生间的单向交流。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当增强学科整合意识,准确把握教材结构和学科体系,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但要重视自己的教学体系。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真正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课堂教学中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要科学调控 “ 交流合作 ” 的时间,准确完成当堂教学任务,如果完不成一定写出教学反思,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
)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说实话,在农村学校,平时教学中能用到这些是不大现实的。在优质课、展示课这类活动中使用它们,对农村的学生来说,它们的吸引力又过大,教学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样我们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新课改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现在很多学校都办有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两种班级内部又会有差异。因此分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了。我们认为首先在备课中应有体现;其次在课堂上,在实验班能顺利完成的任务而在普通班完不成怎么办?不同的层次的教学班在教学节奏教学信息容量、知识的提升与延伸,也应区别对待。第三,在作业的布置上数量和难度也应有所考虑。第四,作业的批改、个别辅导也应有所区别。即使在同一个班级也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又应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怎样才能让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不掉队、既培优又转差呢?这是我们共同的困惑。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 )任何高科技的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作用。所以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应恰到好处,不应为用而用,否则热闹一阵,收效甚微。( 2 )课堂中的合作交流应做到能放能收,不应成为 “ 放羊式 ” 。( 3 )教师不能再单枪匹马,逞个人英雄,自己的 “ 绝招 ” 往往是狭隘的,要合作交流,发扬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科集体智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应无顾及的 “ 迁移 ”“ 延伸 ” ,要把握一个 “ 度 ” 的问题;不应为追求轰动效应,无原则的拔高。( 5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各种资源,设计创新性试题。( 6
)注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注意学科渗透。( 7 )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8 )拓宽历史课程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熏陶。( 9 )关注时事政治,广泛占有资料、信息,把握命题的时代脉搏,真正做到既体现新课改精神,又提高教学成绩。( 10 )积极参加学习,不断 “ 充电 ” ,不要以蜡烛精神白白燃烧掉自己,而要以油灯精神不断在我们的学生中、同行中、学者专家中、多媒体网络中汲取能量,使自己成为一盏不断更新 “ 内能 ” 的长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