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攻略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攻略 ‎ ‎  松门镇中心小学  江灵勤 ‎  【内容摘要】朗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还是一种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要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应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外部辅助为桥梁,以内在技巧为工具,让朗读指导真正落到实处。‎ ‎  【关键词】   朗读指导  文本解读  外部辅助  内在技巧 ‎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告诉我们,朗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还是一种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所以,《新课标》在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 ‎  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很多老师似懂非懂,完全凭经验教学,跟着感觉走,导致我们的朗读指导走入了不少误区。笔者也曾是这误区中人,迷迷糊糊教了几年,越来越感到朗读指导的有心无力,事倍功半,才开始潜心研究起朗读这门学问,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整理为攻略。‎ ‎  一、朗读需要以文本解读为基础 ‎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文本内涵,是朗读这种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  1、朗读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 ‎  一位学生在朗读《春》中的这句话时,是这样读的:‎ ‎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  很显然,这位学生没有理解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他将这句话理解成“有的……有的……”‎ 的句式,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如果他真正理解了课文,他就会明白,朱自清要表达的是,春天来了,多么惬意,才刚起头,有很多的时间,什么都还来得及,有很多的工夫在等着我们呢!所以,应该是这样读:‎ ‎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  我们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注重思辨、启迪学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开拓学生视野,或寓理于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的还代表着新的文化观念等,这些文本对大多数同学,甚至老师而言,都是陌生的。所以,要想把朗读读好,首先要清除各种障碍,搞清楚文中的生字新词、人名地名、拗口语句以及容易产生歧义的语句的真正含义。不然,朗读中就会囫囵吞枣,望文生义,从而表错情,闹出笑话。‎ ‎  平时,我们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常常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读通课文,这也是理解的基础。当然,这还远远不够,随着阅读的深入,师生一道与文本对话,老师慢慢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初读、细读、品读,从字里行间找寻课文的内在含义,这又是更高层次的理解。‎ ‎  2、朗读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 ‎  对文本的发现,其实就是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  先举两种朗读中出现的现象:‎ ‎  有的朗读,听起来也有抑扬顿挫的变化,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这并不是作品本身的问题,而是朗读者对作品的“发现”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只在那里一味地“挤”情、“造”情。‎ ‎  还有,就是念书腔和唱书腔。有些老师,特别喜欢让大家齐读,但又缺少有效的指导,误以为只要声音大、调门高就是成功。每句话不论是否有什么含义,统统找到一处重音加以强调,不管文章基调如何,始终用激昂洪亮的声音表现……这样很容易产生一种朗读的惰性,为了求得统一,大家彼此迁就,慢慢习惯于一种调子,慢慢就不去思考文字背后的内涵,更不会对课文有所发现,获得独特的感受了。‎ ‎  对文字作品的分析、理解,必须伴随着感受,这种感受的丰富程度,首先取决于作品文字的形象性。有了文字的形象性,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要能够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在这感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融进作为自己、作为朗读者的态度和情感。‎ ‎  就拿家喻户晓的《静夜思》来说吧。这首李白的名作很多人张嘴就能背,但是,要想读好它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必须先理解它,感受到它。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这里面需要感受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要重点感受的是床前那明亮的月光。月光洒在地上留下的光辉,是明亮的,否则就不会产生地上下了霜的怀疑,但毕竟又不可能如日光一般浓烈,带给我们的感受应当是柔婉而清美的。正是这样的月光引发了作者的情思,为了判断是霜还是月光,就需要举头看看明月加以证实。而看到头顶的明月,想到望月团聚的习俗,联系到月的遥远,于是就又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所以在低下头的时候万般思绪就会涌上心头:自己家乡也有一样的月光吧?一样的月光下是否也有一样的愁思?只是明月何时能照亮我这个异乡人归乡的旅途?‎ ‎  当我们带着以上的感触再去读这首诗,那就一定不会简单的“念字出声”了。‎ ‎  其实,强调朗读,读出的不仅是感情,还是感受,是对文本的发现。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 ‎  二、朗读需要以外部辅助为桥梁 ‎  辅助一:情景再现 ‎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具,或画几幅画,或拍几张照片,或做个课件,利用好插图、配乐、视频等,这些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字的体会,从而让朗读更好地进入文本的情境。‎ ‎  我们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让老师或学生产生角色体验的感觉。比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游记体裁的文本,学生可以以导游或游客的身份朗读课文;写人体裁的文本,一般都会有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那就让学生成为其中的角色来朗读。‎ ‎  动作表演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一种情景再现的方法。儿童天生具有表演的才能,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把文本中那些静默着的语言,用动作表演出来,文字就有了声音,文字中的画面就开始流动,文本的内容自然也就随之被观众和听众理解了。比如:‎ ‎  清晨,推开门一看,呵,好大的雪啊。‎ ‎  在读第二个分句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个“推开门”的动作,然后“一看”,接着再感慨“呵,好大的雪啊”。儿童的积极性一下子因情境的再现、表演的形式而被调动起来,学生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白茫茫的世界,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惊喜,于是之后对于雪“好大”的感叹,就会是有感而发。‎ ‎  情境再现的方法还很多,在这就不再一一列举。需要提醒的是,情境再现时,朗读常常伴随着表情、手势等体态语,有些时候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如:笑语、颤音、泣诉等。但这些办法不能过多、过火。毕竟,朗读不是演戏。‎ ‎  辅助二:运用内在语 ‎  人们常把书面语言所不能表露、不便表露或者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语句本质称为“内在语”。生活中常说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潜台词”实际上指的都是内在语。‎ ‎  面对一篇文章,我们该怎样挖掘它的内在语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朗读所要传递的信息。这可以从两方面切入。‎ ‎  第一,找重点、难点。所谓重点,就是文章费尽心力、着力铺排的部分。所谓难点,就是令你反复阅读仍百思不得其解的部分。碰到这样的语句,我们就要小心,考虑不周、草草读过,容易造成朗读模糊不清,甚至产生歧义。‎ ‎  第二,找语句的衔接。句段之间,从那些表示承接、转折、递进等等不同关系的词句中,思考那些不当出现的矛盾、重复之处,从那些看似不合理的地方挖掘出文本背后的深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探察作者的态度和情感,看看作者文字背后隐藏着什么,是否有双关、通感、反讽等深意。‎ ‎  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接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  表面看来,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多么令人愉快的画面。小女孩终于可以跟爱她的奶奶一块到一个极为美好的地方去了。但如果据此就处理成愉悦欢快的语调就错了!因为从故事的内涵看,这些词语的内在语是极为痛苦的。她奶奶已经死了,一个死人把小女孩抱起来,带走了,这意味着什么?无疑,小女孩也死了。而她俩飞去的地方,也只不过是作者的美好向往而已。朗读者只有理解了隐藏在文字里面反意的内在语,才能把小女孩冻饿而死的悲惨结局,通过有声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  辅助三:运用联想和想象 ‎  在理解感受作品时,有些时候需要丰富的想象,你必须进入文中的情境,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眼前活起来。特别是教材中有些历史题材的或者有较多专业知识的课文,要么年代久远,要么读起来费解,采用联想和想象,让学生体验文本中的角色,在学生与文本间架起一座桥梁。‎ ‎  学习《鸟的天堂》,即使没有去过南国,即使没有看过大榕树们,我们也依然可以用生活中的所见,迁移联想到大榕树的样子。比如,事先让学生查资料,了解榕树,再观察满树绿叶的样子,让绿叶、榕树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活动起来。这样,他们仿佛就亲眼看见:‎ ‎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于是,你会和作者一样,坐在一条小船里,甚至你就是作者,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还不时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就这样,通过深入地理解、真挚地感受和丰富地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朗读的魅力就此彰显出来。‎ ‎  三、朗读需要以内在技巧为工具 ‎  在对朗读材料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受后,又该怎么克服“心中有,口中无”的表达障碍呢?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可以让我们的朗读事半功倍。‎ ‎  1、语气 ‎  在朗读中,语气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因为语气是情、气、声的结合体,所以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产生什么样的气息,有什么样的气息,就有什么样的声音状态。‎ ‎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感情色彩,我们在朗读时就要准确领会其感情色彩,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通过不同的语气可以诠释不同的感情基调。一般来说喜的感情是气满声高,悲的感情是气沉声缓,爱的感情是气缓声柔,憎的感情是气足声硬,急的感情是气短声促,怕的感情是气提声抖,怒的感情是气粗声重,静的感情是气舒声平。‎ ‎  语气在朗读中是千变万化的,运用时也是相互交错的。在三年级课文《陶罐和铁罐》中,这种语气的交错变化就非常明显。‎ ‎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  叙述的语气一般都是平静的,所以朗读这两句时感情色彩不用太浓烈,语气平淡。‎ ‎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  傲慢是一种得意忘形的喜乐之情。喜则气满声高,气息饱满上提,声音洪亮,表现出铁罐的傲慢无礼和自以为是。‎ ‎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  谦虚是一种略为自卑的情感,这两句,读时声音下沉,低小、温和,显出陶罐的谦虚、礼貌。‎ ‎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  轻蔑是一种憎的表情,憎则气足声硬,气息充足,声音用力下沉,造成挤压感。朗读时要将铁罐咄咄逼人的蛮横语气表现出来,使陶罐与铁罐的态度产生强烈的对比。‎ ‎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  陶罐受了铁罐的羞辱,极力想为自己争辩。急则气短声促。气息短,声音急促,造成紧迫感。‎ ‎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怒则气粗声重,气息粗、饱满,声音厚重且高。朗读时声音要粗重,表现出铁罐的蛮横无理。‎ ‎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  劝说的语气是充满爱的。爱则气缓声柔。气息和缓,声音温柔,造成一种温和感,表明陶罐的友好及深明大义。‎ ‎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  怒则气粗声重,铁罐仍然顽固不化,得寸进尺,坚持与陶罐为敌。朗读时声音要尽量粗重有力,表现出铁罐的蛮横无理。‎ ‎  2、语势 ‎  语势指朗读时声音升降平曲、高低起伏的变化形式,它是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实现的。语调由平升高,高亢激昂,称为“扬”,语调先平后降,低沉持重,称为“抑”;语调缺少变化,平缓舒展,称为“平”;语调升降频繁,起伏不定,称为“曲”。语势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感染人,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起伏变化直指人的内心深处,打动人心。‎ ‎  语势上升(↑),前低后高,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讶等语气;语势下降(↓),前高后低,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命令等语气;语势平稳(→),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有时候全句语调会发生转折,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子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  3、节奏 ‎  节奏往往体现在语速上。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读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联系。‎ ‎  一般来说,朗读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  有人用这样的口诀提示朗读的注意事项,其中关于节奏部分的说明,对我们实际处理朗读中节奏的快慢很有启发性:‎ ‎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  欲停先连,欲连先停。‎ ‎  欲轻先重,欲重先轻。‎ ‎  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  比如《麻雀》这篇课文中的几个段落就可以这样处理:‎ ‎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阴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欲快先慢)‎ ‎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欲快先慢)‎ ‎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欲慢先快)‎ ‎  4、停连 ‎  这里的“停”,指的是停顿;“连”指的是连接。“停连”,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朗读中,在作品的组成部分之间、段落之间、层次之间,乃至句子、词组、词语之间,都存在着声音的停顿和连接。停连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重要方法。无论停或连,都是依文章思想感情的变化决定的,不可随意。‎ ‎  如:孩子们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  正确的停连应该是:‎ ‎  孩子们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  可如果停连出错,就会闹出笑话:‎ ‎  孩子们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  5、重音 ‎  这里的重音,指在朗诵、说话的时候,对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的现象。重音一般是用增加声音强度的方法来体现的。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主要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同一句话,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如:‎ ‎  我去过上海。‎ ‎  重读“我”,用于回答“谁去过上海?”‎ ‎  重读“去过”,用于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 ‎  重读“上海”,用于回答“你去过哪儿?”‎ ‎  在朗读时,我们必须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重音之处。‎ ‎  叶圣陶先生还曾这样说过:“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正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搭建一座体验的桥梁。让我们有效地展开朗读教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表情,在读中传意,在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语文基本素养!‎ ‎  【参考文献】‎ ‎  [1]张颂著《朗读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  [2]窦桂梅著《跟窦桂梅学朗读》,长春出版社,2010年 ‎  [3]朱月明著《语气在朗读中的运用》,《语文建设》,2011年03期 ‎  [4]袁干斌著《走出误区有效朗读--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的再思考》,《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  [5]叶圣陶著《叶圣陶教育文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