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8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丰富想象力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丰富想象力 ‎ ‎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美术课程教学过程较其他学科更具有的情趣性、自由性和多样性,为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最适宜的空间。笔者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时间,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培养小学生养丰富的想象力。‎ ‎  一、呵护好奇心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兴趣 ‎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的这段话蕴含着的一个道理——好奇心和对事物的兴趣是爱因斯坦成功的原动力。‎ ‎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自然现象感到过好奇的经验,小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好奇心更加强烈。学生经常会对一些的现象产生好奇,而这些现象对教师来说可能是再普通不过的常态。另一方面,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对事物的关注持续时间短。好奇心和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对学生好奇心的合理引导能够使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反之,如果教师不进行合理的引导,听之、放之,或教师只给予一些简单、肯定的命令式的回答(哪怕是没有定论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就不多了。日常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或兴趣呢?‎ ‎  第一是精心设疑,让学生有机会多观察、多思考。‎ ‎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多方面观察,积极思考,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寻找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实践和探知学习内容;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疑问,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如:在《走进青铜》一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一个博物馆参观者的角色投入学习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学生在参观伏鸟双尾虎的时候,出示图片,教师先发问:老虎是非常凶猛动物,是百兽之王,为什么小鸟还敢伏在它的身上?你们来猜猜小鸟与老虎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与猜想,激发了他迫切想知道答案的欲望,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丰富了想象力。‎ ‎  第二,合理的教学方法。‎ ‎  课堂教学永远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被引发,教师授课应该让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的。‎ ‎  当学生对“小鸟还敢伏在老虎的身上”这个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知道其中的答案,如果这时教师采用最简单的方法——‎ 把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如果教师是先“引”着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去探索其中的奥秘,然后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导”出其中的结论,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对学生的想象在探索中得到确证,实现质的飞跃,最终丰富想象力的培养。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引,引着学生学习,走在正确的方向。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导。‎ ‎  二、提倡质疑驳问精神和引导逆向思维 ‎  小学生的思想是单纯,他们会按照自己的经验或家长或其他长辈的说法,针对问题去提出看法,有时候和教师讲的,教材上画的是不同的,他们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时,教师应该热情鼓励,学生的观点独到的、有理的教师加以肯定,观点有误了,并随机引导。如果教师粗暴地驳斥,甚至嘲笑,不但伤害了学生的热情,而且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都会受到影响,思维的独特性会受到约束,想象力受到束缚。如果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学生认识与表现自我的激情,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疑难,培养了其大胆想象能力,丰富想象力来自质疑驳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提倡质疑驳问精神,才能产生丰富想象力。‎ ‎  小学生的思维是单项的,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一位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把苹果画的五颜六色,当有学生把太阳画成黑色的时候却到老师的批评,看来这位老师也没有真正理解逆向思维。古代有位画家画“深山藏古寺”,他画上仅出现一位老僧在山脚汲水。此画妙就在大胆利用逆向思维:山上有僧必有寺院,暗含“藏”字,画的老僧人,可以推导寺院的“古老”。至此,“深山”、“藏”、“古寺”的画面和意境呼之欲出。实际上。在面对黑太阳的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从旁点拨、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找更符合美感的颜色。在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因势利导,不仅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  三、引导联想 ‎  亚里士多得曾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改变视野,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新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 ‎  美术源于人类实践,又服务于人类。美术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生活的喜怒哀乐等画面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激起学生产生共鸣。如此,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其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力。‎ ‎  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  传统的美术教学常常是 “灌输式”、“知识型”、“技巧型”教学,现代美术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文化型”“综合型”教学。‎ ‎  教师的课堂提问应是启发性的,学生的回答应是打破思维惯势的;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课上敢想、敢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激发丰富想象力,提高创新意识。‎ ‎  教师的讲解应该是文化性的,“美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价值,引导学体会美术的文化性,共同进入“大美术”境界。‎ ‎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时应是有弹性的,学生的练习不仅是技巧的掌握;更应该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小学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画家和专业美术工作者。教师在评价上更多的是看重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能否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看重是想象力、创新能力。‎ ‎  美术教育的创新是课堂教学措施的创新。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措施,充分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激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兴趣,才能丰富他们想象力。美术教学中合理应用教学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想象力不可缺少的手段。‎ ‎  当今社会处于经济全球化、知识大爆炸时代,新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恰恰在于创新。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美术课程则是一种视觉形象感知形式教育,教师应该通过系统的教育、引导、影响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他们能够独立发现,认识新知识、新事物、了解新思想和掌握新方法,理解其中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