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动”与“静”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动”与“静” ‎ ‎  在参加各类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时,多次听到评课老师点评时提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动起来”等类似的评语。在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执教老师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气氛活跃是好事,但很多老师的课堂往往是“热闹”有余而“静思”不足,“说”有余而“听”不够,如果一味地追求课堂中表面的“活跃”和“热闹”,那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  新课改中提出“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很多老师以此为目标,课堂上学生踊跃举手争着回答问题,却不知道别人发言的内容,更谈不上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其实,有效的课堂应该有“动”,更应该有“静”。学生动起来,那就应该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表现学生的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要学生静下来就应该能丰富学生的内涵,达到积累沉淀、反思调整的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能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 ‎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很多老师在解读时却只注重了“表达与交流”,忽视了一个关键词“倾听”‎ ‎,殊不知,口语交际课,倾听是交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倾听就没有交际。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表达,真诚用心地倾听,实现对话,交流。同时教师作好榜样作用,专心、细心、用心、耐心、诚心地去倾听,不管表达的是否恰当,不管表达的是否合理,都应该这样,树立学生心中倾听的可感形象,另外要适时地引导,点拨、提醒,学生的交流沟通会越来越有氛围,越来越真诚,合作的效率会越来越好。这样口语交际课才真正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练兵场,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沟通、合作。‎ ‎  新课标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也是一种被经常用到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因此,在课堂讨论时,小组内往往是看似热闹,但他们或是没有时间倾听同学发言,或是无心顾及,只想着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是对同学的发言没有兴趣,更不用说用心思考别人的发言正确与否。这样的课堂看起来讨论得非常激烈、热闹,其实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讨论和独立思考其实没什么两样。所以,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先要让学生明确讨论的问题及目的,还要让学生知道,倾听是一种礼貌,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讨论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学生知道了倾听的重要性,有了倾听的兴趣之后,才能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只有认真听了别人的意见和见解,了解了别人的想法后,静下心来再和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综合,才能取长补短,使思维步步深入,认识更深刻。‎ ‎  在学生主体性越来越被强调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感到课堂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这样的课堂,对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能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让自己在课堂“调控”上游刃有余,提高课堂驾驭能力,真正处理好语文教学中“动”与“静”的关系,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