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7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感悟及体会三篇
【篇一】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为进一步深刻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贯彻落实其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邀请专家学者撰文解读,以飨读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先进政党。但是,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就告诉我们,要始终涵养坚守初心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篇二】
信仰是什么?泰戈尔说过,信仰是个报晓的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当人类仰望星空、憧憬未来、思考人生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信仰是融于灵魂的血脉基因,是心中坚守的精神高地,也是执著笃行的内在动力。信仰决定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信仰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却不动丝毫,清贫如洗;灯红酒绿的和平时期,杨善洲毕生积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烟斗,但在后人看来,他们留下的岂止是金山银山。
信仰纯洁,才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革命时期,信仰是带头种菜纺线,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建设时期,信仰是身先士卒战风沙斗盐碱,是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改革年代,信仰是锐意创新,不惧毁誉不为财;是青春励志,用心坚守在基层;是奉献到老,退休而不褪色。
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大钊信仰怀胸,“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义。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至今葆守“为人民”“拒腐蚀”的英雄本色……
“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一份忏悔录中写道:“信仰的堤坝一旦溃决,牢房的铁门便会打开……”一个人没有信仰,会成为失去方向感的陀螺;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与一盘散沙无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夯实信仰的支撑、增厚信仰的土壤、激发信仰的力量。
人民至上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内在生命力。我们党从南湖小船挟带着信仰出发,深谙载舟覆舟之深义,历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为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和土地。谈理想讲信仰不难,难的是塑造崇高信仰,难的是坚定地抱持信仰。细致打磨精神世界,让清风正气润泽心灵,用崇高追求充实灵魂,信仰之花才会渐次开放。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坚定信仰是对党的历史的感悟。戮力前行是对党的生日的纪念。今天,我们回溯峥嵘岁月的光华,感受党的光荣伟大,最重要的是,更加坚定内心的信仰,更加明晰肩上的使命。我们要在历史接续奋斗中把握前进方向,在继承先辈优良传统中永葆政治本色。我们要常怀一颗爱心、主动靠前搞好服务;修炼一颗耐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保持一颗虚心,勤学勤问增长本领,更加自觉地把青春和热血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篇三】
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前者挥洒人生的激情,后者只求内心的宁静。但无论是激情还是宁静,出世还是入世,辉煌还是淡泊,都是我们内心的选择,所求的,都不过是一份心底的安然,心灵的安适。
山阴道上桂花初,魏晋风流荡史书
还记得那些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文人吗?还记得那些“白眼向权贵,折枝为美人”的才子吗?还记得洛阳东市刑场上那曲大气磅礴、曲高和寡的《广陵散》吗?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那片愁云惨淡的天幕下,阮ruan籍、嵇ji康,还有那么多与他们一样的魏晋名士们,明明一个个都是当时之大才,却不愿循规蹈矩、明哲保身,而是纵情狂歌、舍生忘死,生命,也随心绽放得如此灿烂,光耀千古。可是在那追逐自由的路上,必然也会有那大片大片浸透了鲜血的石板路吧。
他们,在避祸的同时,又满腹忧患,在强行理解的同时却又避免不了痛苦。可就算这样,也阻止不了他们追求自由与超然的心灵。就算那个年代战乱不断、充满血腥,它们具有的那种洒脱,那种瑰丽,那份追求本心的执着,仍如一束阳光,穿透了唐宋的风尘、明清的阴气,带领我们探求人生变幻无常的命运,鼓励我们执着地爱恋生命,启发我们去寻找内心最本质的渴望与梦想。
疏影斜横水清浅,明月千载照独孤
“古来圣贤皆寂寞,”李太白不愧是一届诗仙,这话说得倒也不假,可毕竟,还是有些不同。你看那出关而去,一去杳然的老子;你看那四处奔波,劳碌一生的孔子;你看那逢遭贬斥、仕途不顺的苏轼;你看那古往今来的圣者,你便会知道,他们的寂寞,都源自于内心的选择。
庄子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因此宁可做一只楚国水田里“曳尾于涂中”的乌龟,孤守着自己心灵的月亮树;孔子为了心底的安然,甘愿在长年累月的游说中度过一生,做那黑暗王国中欲亮却再也明不起来的残烛;苏轼为了心灵的安适,笑立于逆境之中,纵然仕途不顺,也能于月下庭中信步闲游……
这群孤独的人,这些饱满的灵魂!可纵使孤独、纵使寂寞,与他们,又有何干?在追求本心的路上,就算寂寞,他们,也甘之如饴。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这种寂寞,才令得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记住了这些寂寞的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