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篇一】
近期的《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系列讲话的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认真学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我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具体心得如下:
1、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并呈现了好转的趋势。习书记讲话中指出,同2013年相比,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9.6%。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3%。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不管是统计数据还是国人主观感受,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是2014年才来到北京读大学,当时的雾霾还很严重,我有过多次所谓的“瞎了”的体验,同样也经历过沙尘暴的“洗礼”。然而这些年随着“APEC蓝”、“阅兵蓝”等热词的出现,我深刻地感受到北京的雾霾问题有很大改善,老北京人也说沙尘暴发生频率下降了。取得了一些进步之后,我们仍要任重道远,要认识到如今的形势仍然严峻,现如今的成效并不稳定,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人们已经进入了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态产品的攻坚期,同时也具备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当前,生态环境质量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受损严重等问题仍然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差距较大。我们需要做的只能是撸起袖子,攻难克艰。
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习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十八大报告中同样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古代东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存在差异。东方以中国为例,《老子》中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西方以古希腊为例,强调“超越自然”,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随着对自然的认识加深,人类犯下了巨大的错误,破坏自然,浪费自然资源自从人类文明建立之后就一直存在。一个世纪以来,历史罕见的极端天气给人类敲响警钟,环境问题的层出不穷,人类子孙后代受到威胁。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赖以生存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存在才能共同发展,才能互惠互利互相促进。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前人植树后人乘凉,一代接着一代干,每年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都会谈到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从行动上教导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3、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这一改变是每一位生态环境工作者乃至于每一位热爱环境的国人渴望看到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想要绿水青山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应该严格把控管制体系,把握好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全面开展绿色发展。
对于每一位从事生态环境研究方面的工作者或者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前途是光明的,但同时也附有挑战。如何加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长远的眼光和理性的思考。保护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宜人的气候和人类健康生存所需的所有生态产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位“生态人”,我有且仅有几十年的时间,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工作,为美丽的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0世纪70年代至今,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其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联合国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会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每一年更换一次,从1974年的“只有一个地球”,到2018年的“塑战速决”,中国自2005年开始有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主题,从当时的“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到2018年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在我看来,每一天都是世界环境日,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还自然以和谐、美丽。
【篇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也是成效最好的时期。有学者说,“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300年的发展历程,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我们在高速发展阶段就能意识到生态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避免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弯路,提高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首次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且在表述中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同时,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强化和凸显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的表述。
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察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时又明确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5个关系:“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5月18日至19日又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这次大会,中央政治局六位常委同时出席,总书记亲自发表重要讲话,从政治规格上来说,史无前例,充分体现了当前生态环保工作在总书记、党中央心中的分量和位置;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有关国有大型企业,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也同时参加会议,地方“一把手”全部到会,规模空前,更明确传递了党中央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明确信号。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完以后很受益、很解渴,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对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从顶层设计看,中央政策有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特别是对环境执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这些重要讲话,不仅深刻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而且形象生动地指明了环保工作的方针原则、目标定位、工作方法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是从实践状况看,我厅落实有成效。近年来,厅党组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忠实地落实习总书记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建设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今年,我厅紧盯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及打好防止污染攻坚战等任务,下大力气持续推进整改、狠抓落实。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2018年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结合全省环保重点工作任务,初步形成了《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初稿)》。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做好剩余451个问题的整改工作。巩固“绿盾2017”专项行动成果,配合开展了“绿盾201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开展了省级环保督察,并督促有关方面履行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抓好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从未来发展看,改革发展有空间。由于我省发展起点低、经济基础薄、优势资源少,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特别是今年机构改革,中央组建了生态环保部,下步我们也要按照中央要求进行改革,将发改委、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牧厅等单位相关职能合并到我们这里,我们的职能会更广、责任会更重、要求会更高,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形势、新挑战。各项制度建设还有很大空间需要拓展,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
下面,结合人事处工作,谈谈下一步在服务生态环境发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打算。
(一)扎实有效搞好培训,为提升效能提供人才支撑。主要抓好5类培训,锻造一支高效、强能、专业的环保工作队伍。一是严格按环保部要求抓好环保业务业务培训、党政领导干部环保专业培训、市县环保局长培训及环保大讲堂培训落实。二是选派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安排的各类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三是严格落实《省环保厅2018年度培训计划》所列的各项培训任务,特别是加强对习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的培训,使环保业务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四是督导事业单位抓好持证上岗培训,力争各事业单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五是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培训,让每名公职人员树立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能够依法办事、准确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二)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为有序发展提供体制保证。积极稳妥推进垂直管理改革和机构编制改革任务,做好调研和方案制定工作,严密论证,特别是在职能调整、内设机构、编制“三定”等方面,为厅党组决策部署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理顺体制运转关系,解决好目前存在的“职能交叉重复,叠床架屋、多头治理;监管者和所有者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突出问题,通过职能整合,进一步充实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三大职能领域,加强统一监管,实现“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5个打通,确保各项制度有效可行,各项工作有序衔接、高效运行。
(三)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为转变作风提供坚强保障。严格按照《省环保厅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及全省组织系统“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牢固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着力解决厅系统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积极将“爱岗敬业、尽责担当、锤炼过硬业务能力”活动引向深入、为厅系统转变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做好应尽职责。
总而言之,人事工作就是严格按照厅党组决策部署,为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努力奋斗、戮力前行。
我的发言完了,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篇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动手,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带给中国、带给世界的一个历史性贡献,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指导实践,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指导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本人所学所想所思,谈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期间,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新境界,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一是深刻领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从世界和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看,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这说明,生态文明符合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与文明关系以及人类发展阶段的阐释,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二是深刻领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他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把自然生态环境纳入到生产力范畴,揭示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史上,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三是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四是深刻领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五是深刻领会“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综合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立足本省实际,要落实好祁连山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积极协调推进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项目。
六是深刻领会“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七是深刻领会“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作践行者、推动者。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八是深刻领会“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九是深刻领会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三期叠加”的重大战略判断。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作出了重大战略判断,即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深刻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转型过关、爬坡迈坎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艰巨性,深刻把握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增强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
十是深刻领会“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精髓要义。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即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领域和各环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上述十个方面,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对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准确把握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认真学习,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保与党的使命宗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重要关系。
一是与党的使命宗旨的关系。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伊始,就向中外记者讲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把生态环境提升到关系党的使命宗旨这样的政治高度,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性的变化,还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已经进入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如此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写入执政纲领,勇担千秋生态大计的时代责任;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如此务实地践行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理念,成为全球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举旗者”。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不仅将以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完成奠基,更会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探索,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新方案,为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作出新贡献。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和做好生态环保工作。
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两山”理论,生动而精辟地阐释了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民族崛起与人类命运的关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利益的深切关怀、对永续发展的深邃思考、对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发展和贡献,指引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补齐生态文明这块短板,意义重大而深远。依据目前形势,培育绿色发展的经济体系,要做好加减法。在加法上,着力发展和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与我省正在大力推进的生态产业发展不谋而合。在减法上,对于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一定要下决心进行转型升级、兼并重组或者淘汰关闭,必须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
三是与人民民生福祉的关系。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最直接、生动、形象地反映环境与民生关系规律的论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来看待生态环境,这为未来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炽热的民生情怀。也就要求我们加大生态环保投入,使人人享有舒适之衣、绿色之食、碧水蓝天。
四是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污染防治作为今后3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在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再一次指出:“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表明了党中央治理污染的信心和决心的同时,也有利于尽快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环境问题,以生态环保问题的解决,带动解决更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五是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要消灭企业。事实上,通过这几年的铁腕治污,更加重视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旗帜鲜明为守法者撑腰壮胆,让违法者寸步难行,对造成严重污染的坚决依法惩治,这让不少企业尝到了主动治污的甜头,环境约束越严,企业效益反而越好,也就是说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环保和企业发展的共赢。
三、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做好本职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的充满创新智慧的生态思想,使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结合本职工作,一是组织全处同志迅速掀起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热潮,要反复学习、深入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使命宗旨,扎实转变工作作风,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主动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厅党组的部署安排,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全省环境保护规划,建立规划执行监测调度机制,加强规划中期评估,总结三年规划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及时汇报衔接生态环境部,做好“十三五”规划指标目标调整修订,确保各项指标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三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认真落实“三大行动计划”和“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紧围绕环保约束性指标目标、环境风险隐患、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能力提升等,加大调查研究力度,积极协调推动谋划一批重大投资项目,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一方面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不断拓宽投资渠道,按照党委领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原则,用足用好省级财政资金、绿色发展基金,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治理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四是根据全省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部署安排,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市级环境监测机构经费、资产摸底调查,开展资产评估、审计和划转,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确保财政预算平稳过度,列入改革范围的人员安心工作,国有资产实现平稳交接。五是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绩效评价、督查检查等作用,加强厅系统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效益。六是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做到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进一步强化环保规划财务干部过硬的信念、政治、责任、能力和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闯劲和韧劲,主动作为、自我加压,敢于碰硬、在问题、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绕弯、不等待、不推诿、不退缩。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素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提升规划财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奋斗目标已明确,污染防治攻坚的号角已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各项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积极回应老百姓所想、所盼、所急,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护岸、鱼翔浅底,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为建成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四】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制度才能管根本、管长远。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环境法制工作者,要立足本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1.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到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明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要深入、全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的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和贯彻到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围绕大局、完善思路、谋划长远,通过科学完备的环境保护立法,落实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污染防治、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提升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工作水平。
2. 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全力以赴打好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层层靠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一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推进各级党委和政府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在制度层面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给各级党政干部扎紧环境保护的“紧箍咒”。二是认真开展省级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将生态环保责任清单化、制度化,进一步理清省级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切实靠实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责任,明确法院、检察院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三是开展好环境普法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环保部门、单位的普法职责任务,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好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法治氛围,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贡献。
3.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保障全省生态环境安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全面加强我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制定《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着力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强化污染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保障全省生态环境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为方向,把大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生态环境部、省委省政府及厅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地方性环保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工作,以及行政审批改革、环境保护政策制度研究等相关工作,努力开创我厅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工作新局面,为打好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篇五】
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现将有关学习心得及贯彻落实汇报如下:通过学习可见中央对生态环境环保问题重视度之高。会上,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不仅展现了他对生态环保一脉相承的关切,还有对生态文明的新论述、新要求。
一、彰显升级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今年三月的全国“两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如今,一幅美丽中国新图景正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通过生态环境制度建设,保护进而发展生态生产力,释放人民的创造力、人民的智慧。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正在进行,位于河北北部的塞罕坝林场,护林员正在探索把人工林改建成生态林,一个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正在京津冀北部形成。三代务林人像哺育孩子一样培育着这些林木、壮大着这片绿色。树,是茫茫荒原最明亮的希望。绿,是美丽中国最动人的底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只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做下去,就能把生态系统修复得更加好,生态屏障筑得更加牢固。
二、理念深入人心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随着“两山”论理念深入人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主动性显著增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正在成为人们行动的共识。沿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在“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指引下,拆除码头、搬迁化工厂、植树种草恢复湿地,一场生态修复的新实践正在万里长江沿岸展开。福建宁德,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依靠林果产业不仅摆脱了贫困,守护好了绿水青山,还种出了金山银山。雄安新区,正在构建的绿色生态宜居新城,一淀、三带、九片、多廊,一方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一派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浙江安吉,茶园新绿,远山、竹林、溪水、繁花,美丽乡村掩映山林,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篇章。
三、不忘为民初心
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生态红线”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升级让生态向好实现“共赢”。湖南株洲下决心去掉冶炼化工等污染落后产能,大力培育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新兴产业,一改株洲人当年“黑乎乎、灰蒙蒙”的记忆。广东深圳围绕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环保力度不断加码,公交车100%纯电动化,港口远洋船泊岸期间改用污染小的低硫油,还要求今年内所有锅炉改用清洁能源、污水收集率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共融发展。一年一度春风暖,好生态好环境让人们出游热情高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在广西钦州,乘船和中华白海豚来一次亲密接触成了新选择。在安徽庐江,上千只白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游客感受着生态之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用好生态保障高品质生活,绿色发展的成果正在惠及更多老百姓。
四、坚定打赢信心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好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顽瘴痼疾,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今年三月,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整合了多部门的环保职责,通过“五个打通”,过去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的局面被彻底终结。生态环境部履新仅一个多月,连续通报问责多起污染事件,集中约谈10个地方政府,相继启动多项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才能取得显著成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短短两年时间完成了对全国所有省份的全覆盖,问责人数超过1.8万人,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8万多个。开展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重要战略思想指引下,我们不断前行,正努力让强盛中国展开越来越美丽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