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2021-04-28 发布

其他(心得)之中年级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总结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中年级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总结 ‎ ‎  对于处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具有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更是一种调控、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行为,所以《新课标》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既然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这就说明了一个前提存在,那就是还不善于倾听,所以作为老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目前在倾听方面的现状。‎ ‎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及观察,现在的学生较之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大多有学前教育,在上小学之前,多的已认识四、五百字,最少的也能认一百来个字。二是口头表达能力强。很多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就和他说普通话,此外,电视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许多孩子从电视里学会了使用各种句式,学会了很多词语和成语的用法。然而,学生的倾听能力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有:‎ ‎  (1)不爱听。学生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 ‎,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  (2)“假”听。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  (3)遗忘快。一位美术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小朋友都把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美术课时有1/3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时有2/3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还是有三个同学给忘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大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  一、确定课题原由 ‎  制定这个课题是我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发现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眼神开始到处移动,坐姿变相,那些坐姿端正的有些绝对已神游到外太空了。对老师讲的内容,提的问题照搬全收,而有去思考、理解的大概只有20%,剩下的就等着答案出炉。应该说这两点跟教师有较大的关系:老师的语言是否生动活泼有趣,能不能吸引住学生,有没有创设一定的情境;所教的内容是否过于抽离生活实际,让学生觉的枯燥无味;问题的设置是否高于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有没有给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或有些提示等。倾听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也是很多老师经常提的一点,就是学生之间倾听习惯不好,插嘴现象严重,你禁止他插嘴,他就索性不听了。思考这个原因,我觉的现在的孩子非常的自我,表现欲强烈,对于他会的知识,他争着、抢着要回答,怕别人不知道他会一样,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答案。此外学生倾听的注意力与座位也有些关系,那些坐在角落、后面的学生听课的效果就不如那些坐在中间的同学。‎ ‎  二、制定培养计划 ‎  鉴于倾听习惯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普遍性。特制定培养倾听习惯的计划,作为研究的课题,针对以上提到的一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制定相应的计划。‎ ‎  培养目标:‎ ‎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表现为细心听,用心听。‎ ‎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不但要“听”,还要“会听”。‎ ‎  实施方案:‎ ‎  第一阶段:以第一个目标为主,具体要求学生做到,‎ ‎  ①坐姿端正,两手摆放整齐;②听讲时,眼睛看着老师;③‎ 不随便插嘴,发言要举手,‎ ‎  工作总结 ‎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组工作总结(2)》(http://www.unjs.com)。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且小学生更容易出现反复,因此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强调,没有捷径。‎ ‎  评价方法:将班级55人按座位划分为7个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每节课选出表现好的两个小组,奖励一面小旗,集到10面者,小组里面的成员都可获的一本本子。教师与学生共同制订出“学会倾听”评比规则,与此作为标准。‎ ‎  第二阶段:以第二个目标为主,具体要求学生做到,①听清楚老师讲课内容,对老师的提问能举手回答;②听清楚别人的发言,并能做出回应(如点头,微笑);③专心听讲,肯于动脑,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不同见解。‎ ‎  实施方法:‎ ‎  1、教师先给学生做出倾听示范,如听某位学生发言时,教师通过表情、语言等来体现。‎ ‎  2、教师语言要生动,有感染力,情境创设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  3、在讲课时,安排任务给学生,明确学生要听什么。指令要简单,清楚。‎ ‎  4、讲解重、难点时要提醒学生。‎ ‎  三、总结做法 ‎  通过这一年半多的学习、研究、实践,我总结了倾听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 ‎  ⑴教师要以身作则。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当学生发言时,教师应首先带头倾听,不管学生发言质量如何,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能在学生发言时,做其他事情,在学生发言后,要适当的进行指导或评价。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  ⑵‎ 要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数学是比较枯燥的,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还可以设计生动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让学生将自己当成课本里面的人物去解决问题等;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一节课内不可能40分钟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中适当的安排一些活动的环节。如低年级可以安排课间操,运用儿歌组织教学,中年级则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如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摆一摆,或开火车、抢答、比赛等多种形式。动静结合,才能做到有序有效。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根本的还是精心设计教学,课堂要有动有静,有浅有深。另外作为教师也要修饰自己 ‎  的教学语言,提高语言魅力,吸引学生倾听。‎ ‎  ⑶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对于中低下学生来说,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要思考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可能还想不出或摸不着头脑。这时,他们只能茫然的听别人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问题时,一是要把一个大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可以说这是在为这部分差生降低学习难度;二是问题要提得清楚、明白,重点要突出,这是提醒这些学生要“听”什么。当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时,一定要求学生先听完教师的要求,才能动手操作,而操作完,学生要交流了、教师要小结了,也要先让学生把学具摆放好,做端正。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一要听明白,二要思考有无不认同的意见,三要给自己带来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  ⑷可以把“听”与“说”‎ 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多少又可体现他“听”多少。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要检查学生是否有注意听,可以让他重复别人的回答,如“谁能象某某同学那样说一遍。”“看谁有注意听,把他/她的发言重复一下。”“谁听的明白,把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说一说。”等,象这样的训练可以多让差生来完成。而对于优生,可以让他们就某个同学的发言、想法,进行评价“我觉的他/她说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或是我是这样想的。”刚开始发言时,因为信心不足,因为知识面不广,因为不会,他们可能是吞吞吐吐,可能是表达不清,可能声音小。这都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去诱导,指点,示范,多些鼓励,多些机会,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  ⑸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老师们开始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说多了也不是太好。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课后,也可让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给自己打分。此外建立一个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设置统计机制和奖励机制,从外因刺激学生表现,提高效果。‎ ‎  四、收获 ‎  通过这一年多的课题实验研究,感觉班级学生的倾听能力,及其他的学习习惯都得到培养、发展。通过几次的公开课和随堂听课的反应、评价,很多老师都表示这个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都很不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挺强的。班级中有两名学生获得县级倾听之星;在其他的一些中心级的、县级的比赛项目中也有取得不错的名次。‎ ‎  五、问题和思考 ‎  实际教学工作是复杂的,小学教师的工作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有时难免顾此失彼。班级大班化,教师很难在一节课内照顾的每个人,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数学课的特点是:一节课就一个知识点,一个内容,如果从头到尾老是叫单个学生发言,发言内容雷同,让其他学生专心听,这样久了,学生就容易产生听觉疲劳。这些都是以后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