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61 KB
  • 2021-04-28 发布

学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心得5篇与双拥先进单位事迹材料五篇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心得5篇与双拥先进单位事迹材料五篇 学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心得5篇 ‎【篇一】‎ 基层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其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基础。选举,是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的主要方式,也是党的政策方针落实效果的重要前提。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科学、规范开展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制作了“一杆秤”,对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杆秤,秤得清代表分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两委班子硬不硬,一线的党员最有发言权,要严格代表资格条件,保障党章赋予的党员权利,确保选出合格的代表,提高党内选举质量才有坚实保障。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很多,只有那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得到了基层群众公认的党员才能担此重任;只有那些素质较高、求真务实,真正代表基层党员群众“说话”的党员才能不辱使命。了解百姓心声,秉持公正严明,敢于仗义执言,是选举需要的党员代表,才能创造换届选举需要的结果。同时,还要合理分配代表名额,优化代表结构,确保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比例,充分研判考虑区域、年龄、行业等多种因素,确定代表能代表绝大多数群众声音和意志。‎ 这杆秤,秤得准班子质量 班子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一个团结的班子、干事的班子、干净的班子、亲民的班子才有更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班子结构合理的原则提名委员候选人。要用忠诚考量,提信念坚定之人,秤准候选人思想状态和斗争意志;要用担当考量,提积极作为之人,秤准干事态度和干事能力;要用实效考量,提求真务实之人,秤准工作韧劲和工作效果。同时,还要把群众基础好、带头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班子成员选配的重要标准,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社会治理等现状,因地制宜优化班子结构,让选举结果对基层党组织形成整体提升。‎ 这杆秤,秤得起组织能量 ‎《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是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是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民主权利、规范基层党组织选举的具体举措和制度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的要求,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谋划,精心组织,全程把关,为选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树立风清气正的选举环境。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骨干培训,切实吃透《条例》内容和要求,不断提升选举工作规范化水平。要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和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彰显组织在选举工作中的正向能量。‎ ‎《条例》犹如“一杆秤”,各级党组织就是“过秤人”,要一手提“秤”,一手选“才”,重在细节,严在全程,四平八稳,风雨不动,基层党组织选举才能称心如意。‎ ‎【篇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有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制定和实施《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是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有益于全体党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管党治党理念,自觉把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努力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良好局面,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制定和实施《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是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民主权利、规范基层党组织选举的具体举措。有益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凸显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主动性创造性。‎ 制定和实施《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有益于对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的精神末梢,是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基石。完善党的组织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要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固本培元,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篇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人民军队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柱石。而要实现中国强军梦,一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在党的核心领导下,军队忠于党和人民。二要加强军队的理论武装工作,正风肃纪。确保军队作风优良,就要加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强化领导督导,从制度上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战斗力标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制定和实施《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严格了基层党组织选举程序,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绝对要求,也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用制度汇聚民智,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有效实施的要求。只有规范化的选举,才可以选举出优秀的党员代表,宣传党的主张、提出合理建议、正确行使权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要加强学习,确保规定落到实处,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篇四】‎ ‎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实施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谋划,精心组织,全程把关。基层要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落实,应做到以下“五步”:‎ 一是抓好学习贯彻。组织系统干部职工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学习培训,特别要强化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骨干的学习培训,确保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充分领会、吃透、掌握《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内容,并在选举工作中严格执行选举制度规定,提升选举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度,确保一个环节不少、一个步骤不漏。‎ 二是做好宣传引导。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维度宣传条例内容,让广大党员了解知晓,教育引导党员和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参加基层选举工作,提升积极性与参与度。‎ 三是强化人才审核。要严格代表资格条件,确保选出合格的代表;要合理分配代表名额,优化代表结构,确保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比例;严把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政关,确保选出的代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广泛、党员拥护。‎ 四是提升选举质量。要进一步提升党内选举质量,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班子结构合理的原则提名委员候选人,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选拔基层能人强人,为基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五是把好监督监管。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教育在线、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确保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得到预防解决。要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对选举中的违规违纪现象,查出一起、处理一起,确保选举风清气正。‎ ‎【篇五】‎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有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前置把关”抓学习,推动《条例》入脑入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是提高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条例》汲取了3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的有益探索和有效经验,补齐了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对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要组织好《条例》的学习工作,要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学习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推动《条例》意义和内容入脑入心。‎ 二是“全程把关”抓指导,提高党内选举质量。《条例》是新时代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民主权利、规范基层党组织选举的具体举措。建强战斗堡垒,提高党内选举质量,关键要不折不扣抓好《条例》落实,把具体举措执行到位。各级党委要逐条对照《条例》规定,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谋划,精心组织,全程把关,加强代表资格条件审核、代表名额分配、代表结构优化,遵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保障党员权利,保障党内选举质量,夯实党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三是“纪律把关”抓监督,确保选举风清气正。抓好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目的是为了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任何违纪违规操作都会让选举工作成效打折扣,甚至危害党的“微细胞”肌体健康,阻滞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因此,必须用铁的纪律保证选举工作风清气正。各级党委要压实全面监督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压实专责监督责任,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对破坏选举工作的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通报曝光,严把选举的“纪律关”。‎ 双拥先进单位事迹材料五篇 双拥先进单位事迹材料五篇 ‎【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强调“双拥运动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是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是闻名遐迩的“沙家浜”故事发生地,是全国双拥“四连冠”模范城。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把双拥工作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的一项常态工作来抓。一是抓“基因”传承,一茬茬领导班子一以贯之地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党委主抓、军地协同,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常态化双拥机制。二是抓政策优化,坚持做在实处、暖在人心,走出了一条“制度化拥军、社会化拥军、品牌化拥军”的特色拥军之路。三是抓国防文化,坚持把国防文化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红色经典+传唱国防文化主旋律”、“红色景区+构筑国防教育主阵地”、“红色双拥+传承国防精神主渠道”的国防教育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沙家浜人民军民鱼水情深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形势下双拥工作水平。一是着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同步提升,富民惠民水平与优抚对象保障同步提高;二是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沙家浜精神,再续鱼水情深;三是着力增创**双拥工作特色,推动军民融合、国防教育、征兵工作、双拥工作等落在实处、结出实果,确保全市双拥基础更加扎实,双拥特色更加鲜明,双拥成效更加显著,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篇章,共同打造魅力独特的精致城市。‎ ‎【篇二】‎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多年来,**省**市不断拓宽思路、创新载体,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所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积极构建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新格局。‎ 一、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主题活动经常 ‎**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平台,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教育资源丰富。**是历史文化**,以虞山派命名的文化艺术流派曾独领风骚;**是革命老区,以新四军伤病员史实改编的京剧《沙家浜》闻名全国;**也是名人荟萃之地,近代以来有李强、张青莲等爱国科学家和**盛、钱月宝等全国道德模范。依托各类资源,该市建成了1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基地从不同层面阐释了爱国主义内涵,其中包括革命教育类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文物博物类的博物馆、现代化成果展示类的蒋巷村等。各地除了现有的基地外,还有文博类、革命历史类、非遗类等宣教资源30多处,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宣传形式多样。市委宣传部为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配备了红色云展示平台,循环播放各基地的基本信息、活动内容,播放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公益广告,不断扩大爱国主义公益广告覆盖面。各地各单位不断创新服务项目,档案馆筹划“老照片里的**——纪念**荣获国家历史文化**称号30年图片展”,翁同龢纪念馆新设立“**市家风家训传承教育基地”,铁琴铜剑楼纪念馆举办“中国朗诵——青少年书香古里行”活动。蒋巷村、梦兰集团、烈士陵园与结对单位开展共建,美术馆、古琴艺术馆与**理工学院合作开展讲解、服务、培训等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新媒体拓展上,建有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基地有5家,其中博物馆的微博粉丝超过6000个。‎ 三是活动常办常新。市委宣传部注重加大规划统筹力度,推荐市教育基地、发展亮点组成“**线路”参与**市“家在**——走基地、看变化、聚力量”等主题参观活动,在石梅广场举行“家在**·美丽乡村”主题展示活动,各地通过展板、演出、展位展示新农村发展成果、先进典型、民俗文化、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增进市民对家乡、对新农村的了解。各单位积极“走出去”,如**博物馆“两朝帝师翁同龢及翁氏家族文物特展”赴**颐和园、天坛等地巡展,翁同龢纪念馆王忠良馆长的翁氏家族文化讲座《两朝帝师翁同龢的家风家教和家学》在市各地及**、**等地宣讲,收到良好效果。‎ 二、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形式统筹资源、组织活动、弘扬精神,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一是加大保障力度,发挥基地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事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反映一个地方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和重要历史人物的阵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因此,必须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将其纳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统筹谋划、通盘考虑,建立市镇两级财政专项资金,逐步加大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保障力度。按照有关文件精神,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免费开放。在此基础上,还应对新增、拟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财政扶持,更好地发挥社会引导作用;鼓励、扶持各基地开展省际、馆际爱国主义主题展览的交流与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场馆、基地积极研发红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二是用好重要节点,发力价值引领。除国庆节外,近年来,我国相继设立了“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日,要注重结合当地革命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全年节日、纪念日活动的统筹安排,结合入队、入团、入党、入伍等活动开展教育,组织开展纪念、巡讲、巡展、征文、歌会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老模范、老照片、老报纸、老街巷等载体,宣传当地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通过新闻媒体、公益广告等形成阶段性宣传热潮,通过走出去、送下去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让节日纪念日成为学习日、宣传日、教育日。‎ 三是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强化大众媒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主流阵地的主体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市新闻宣传的重点工作,创新宣传手段,改进话语体系,提高爱国主义宣传水平。组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端等各类媒体,加大对各地各部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做法和经验的宣传报道力度,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专栏专题策划,制作播出爱国主义题材的微视频、纪录片、动画片和公益广告。把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纳入繁荣发展文艺工作的总体规划,创作推出一批反映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题材、有较高思想艺术水平的文艺作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主题阅读、影视展播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入生动。‎ 四是创新主题活动,激发互动参与。爱祖国往往从爱家乡开始,爱家乡要建立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从知到爱的感情升华。近年来,**市组织了“**风物”主题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串联成参观学习线路,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家乡,活动取得较好效果。今后,应围绕“践行五**念 聚力精致城市”主题继续开展好这项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旅游有机结合,定期调整充实参观点,在参观学习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文化遗产等宣传,寓思想教育于参观学习之中,形成一批有吸引力的红色精品线路,扩大新亮点、新典型的社会知晓度,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品牌化。‎ 五要加强学校教育,深植爱国情怀。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中小学是公民教育的基础阶段。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家乡的自然、历史、文化、名人等内容开始引导未成年人爱家乡、爱祖国,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签证活动,倡导中小学生每学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家乡的革命故事、历史文化,倡导小学阶段至少参观10个教育基地,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一次爱国主义作品征集,让广大未成年人在走进教育阵地、了解家乡发展中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精神,用征集的作品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努力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 六要扩大社会参与,涵养公民意识。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情感,更应表现为一种实践。在地方发展、祖国昌盛的宏大乐章中,每个人都是动人的音符。要注重市民爱国行为的养成教育,发扬广大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角。借助环境保洁、文明引导、义务讲解、市容监督、创作义演等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引导广大市民从自己做起,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中来,参与到社会的进步中去,增强市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顺应当今世界军事变革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途径。**地处祖国南大门,战略地位重要,驻军多、级别高,是一座素有光荣革命历史和军地双拥优良传统的英雄城市,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高速发达的光荣城市,无论在抗击外敌入侵、捍卫国家安全方面,还是在支持军队建设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并重,社会发展与拥军优属挂钩,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服务于部队建设,围绕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从精神上、物资上、科技上等各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拥军优属活动,认真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帮助驻军解决了许多问题,创造了许多品牌,为部队加强部队建设、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可靠保障,涌现出中山五路、好军嫂韩素云、“六联六共”等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拥军优属先进典型,先后8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在新形势下联系**的实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对进一步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军民融合发展新动力 军民融合的核心是资源配置,要义是破除军民二元分离结构,目的是建立一个开放体系,使军地优质资源优化整合,最终达到“融入体系、改造体系、重塑体系、催生新型能力”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运用创新思维和理念做好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一要建强组织管理体系。目前,受军民二元结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军民融合项目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存在职责不清、落实不力甚至推诿扯皮现象,影响了军民融合的有效开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组织领导,依托国防动员委员会建立领导小组,统领融合发展工作,变各自为政为合力共为,变多头领导为集体领导,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有效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群众团体,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在更高的起点上结合新形势、新特点,创新运行机制、工作手段和运作平台,探索新的活动方式和体裁,增强军民融合发展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二要优化军民兼容体系。军民融合是双向模式,需要把国防与经济、军队与地方、战略与市场的双向需求搞清楚、对接好。充分利用地方在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把战场建设寓于经济建设之中,把军事人才培养寓于教育体系之中,把后勤保障寓于经济体系之中,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提升部队建设的战斗力,达到资源共享、成果互用。‎ 三要完善综合保障体系。适应社会化保障发展趋势,改变传统保障模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开放的军地联合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化保障范围,运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军队物资、交通、油料、生活、医疗、营房等相关保障任务,把市场能办的事情推向市场,确保军队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精力投向军事斗争准备。政府军民融合主管机构、国防动员部门要主动策划,积极运作,加强各项实际支前战备保障措施。支前保障准备工作要在机场、港口、码头、航道建设中充分兼顾国防和军事需求,瞄着打仗拥军、盯着战场支前,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原则,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桥梁、遂道、航道等建设,要兼顾大型军事装备的载重、通行的需要,完善军事运输装卸设施建设,形成具备战役要素的战场条件。兴建重要公路,应考虑坦克等重型装备的通行能力,并选用高速公路修建飞机跑道;兴建和扩建机场,应考虑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的使用需求。在大中城市基建中,要考虑战时防空需要,完善地下遂道和人防工程,电力能源、水利设施也要考虑未来作战的保障需求。在组织宽带网、移动通讯网、地理数据库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在确保保密的前提下应尽量军民合用或预留军用接口,以便安装军事装备,必要时加装海上通信、卫星定位、防护伪装,以便能快速征召使用。‎ 二、要加强战略规划,丰富军民融合发展新形式 要以规划设计为抓手,突出重点领域,丰富内容形式,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动军民融合往实里落,往深处走。‎ 一是国防教育要做到抓早抓全。坚持把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渗透到文化、体育、品德等教育的全过程,纳入到大中小学教育纲要,加快构建开放式的大教育格局。着眼全要素、多领域、高覆盖,充分发掘**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红色之旅”故乡的资源效能,做到国防教育从“红领巾”抓起,创建新方法,充分挖掘本地蕴含的红色资源,结合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节日,开展以“赞扬辉煌成就、赓续红色基因、支持改革强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依托众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基地,组织参观见学,开展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教育,增强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忘战必危的观念;利用现代传媒建立“报刊、电视、广播、网站、手机”五位一体的宣传网络,大力营造关心国防、崇军尚武的浓厚人文环境。‎ 二是民兵训练要做到有力有效。坚持把抓好企业民兵训练作为重中之重,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向企业员工灌输国防知识,讲清国防法规,引导企业正确认识参与民兵训练对于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增进企业向心力战斗力的作用,不断增强参训积极性。工作中要注重方式方法,把人员编组划分准,采取大中型企业单独编、行业系统垂直编、分散单位划片编等方法,形成有利于组织领导、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执行任务的编组模式;把训练时间调整好,尽量避开生产黄金季节,做到生产、训练两不误;把民兵训练送上门,配发训练设施器材,派出教员跟训指导,确保训练质量落实。‎ 三是双拥共建做到从真从实。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倾心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下大力解决涉军难题,真正为部队和广大官兵多办好事、实事。另一方面,驻军部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作表率、在经济建设中当助手、在应急抢险中争先锋,形成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双拥格局。当前,要特别注重开展“科技拥军”、“人才拥军”、“智力拥军”。**企业众多,科技尖端,经济发达,掌握着大量高尖端技术,大批优秀人才,蕴藏着军民融合巨大资源。政府部门,特别是军民融合主管部门,要发挥国家主导、市场运作的作用,积极协调优质军工企业与部队接轨,探索军民融合的途径和办法,创新工作机制、把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行政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作为示范,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积极动员引导地方优秀青年到部队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人才、服务等双向交流、相互兼容,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注入强大活力;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军队广泛合作,帮助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人才,满足军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要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和国家人才资源, 试行军地联合办校模式,加大培养接收社会优秀人才到军队工作力度。在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重大决策中, 要严格选拔,严格考核,把热爱军队、立志报国、业务拔尖、体格强壮的优秀人才输送到部队中来,形成对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强力支持。‎ 三、要完善法治保障,保持军民融合发展新常态 依法融合是现代制度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依托。必须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制度建设,依法规范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运行机制、责任义务、配套保障,使军民融合发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要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国防动员委员会例会、军地联席、党委议军等会议制度,建立情况通报、要事会商、现场办公等协调机制,真正使融合工作在制度规范下合力推进、高效运行;坚持重大事项决策公众参与、集体讨论、分工执行制度化,使出台的政策有法可依、程序合法。‎ 要健全检查评估机制。按照军民融合发展要求,将国防建设纳入党政领导职责范围,将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安全发展环境纳入军事机关领导职责范围,完善军地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目标;定期组织人大和党委、政府监督部门开展军民融合发展建设任务督查、绩效考评,通过考评问责推动工作落实。‎ 要健全法规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搞好地方法规与上级法规对接,做好下延,配套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不断提高军民融合法治化水平。历年来,**市先后出台了拥军优属的多项政策法规,对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前要结合军队实行重大改革,跨地区跨军种调动多,官兵岗位轮换快,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原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探索新时期适应军队履行使命的科学方法,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和特殊规定,完善解决官兵“三后”(后路、后院、后代)问题的具体办法。以理性的思维,正确的途径,修订原政策法规中的盲点和误区,继承传统的,摒弃过时的,融入时代的,创新根本的,建立起上下结合、合理配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体系,真正让官兵的“后路”有前途,“后院”有保障,“后代”有希望;同时要打破地域性拥军形式的局限,提倡跨地区、跨军种和跨历史的拥军模式,保证军队改革中军人调动的安置工作不受影响;相关业务部门应主动靠前,热心为军人服务,积极与新来的部队建立热线联系,依靠社会保障力量,建立军人后方家族服务体系,为军人开辟“绿色通道”,对涉及部队建设和优抚对象的事情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专办;各项拥军政策要向一线部队倾斜,向边防海岛部队倾斜,向功臣模范倾斜,优先解决作战部队官兵的“三后”问题;要将改革开放的红利辐射到军人身上,既注重精神鼓励,也倡导物资奖励,对在部队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官兵给予重奖,让军人的付出与待遇相匹配;要用机制规范政策落地,公平公正,依法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破除“人情网”、“关系网”、“暗箱操作”等不正之风,在解决官兵难点问题上创新形式,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扎扎实实激励**将士苦练精兵,保国卫疆。‎ ‎【篇四】‎ 党的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键时期召开一次十分成功的大会,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描绘了建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宏伟蓝图,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省作为兵源大省,驻军大省,双拥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担当新使命,追求新作为,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一要在夯实双拥基层基础工作上有新作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形势下拥军优抚大量任务需要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解决,人民军队建设的最坚实的力量支撑、最坚固的后方就是基层百姓。要把基层双拥工作提高到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的高度来认识,真正重视、真心关爱、真情帮助基层。坚持双拥工作任务从基层抓起,政策法规在基层落实,发展成果向基层惠及,在全社会形成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良好风尚,汇聚起强国强军的磅薄力量。‎ 二要在健全双拥工作机制上有新作为。要围绕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个强军目标,把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自觉做到“三个纳入”: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和部队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形成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军区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积极健全县、乡、村三级优抚对象服务网络,切实解决服务优抚对象“最后一公里”难题。‎ 三要在建设拥军工作骨干队伍上有新作为。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拥军骨干队伍,是做好新时代基层双拥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创新选拔形式,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拓宽选拔渠道,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选聘退伍军人、优秀毕业大学生、乡村支致富能手等优秀人员参与拥军工作,壮大人员队伍。加强双拥工作业务培训,提高双拥工作者依法办事、执行政策和服务军民能力。创新拥军优抚队伍管理,采取岗位专项补助、加大日常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聘、荣誉鼓励等措施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拥军工作者队伍。‎ 四要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有新作为。 积极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树立融合导向,在主要领导带头讲融合、抓融合、促融合,以上率下上下功夫。创新融合机制,落实好省级军民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完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措施,从政策层面推进制约部队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拓展融合领域,加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建设。‎ 五要在大力营造双拥工作浓厚氛围上有新作为。加强双拥工作理论研究,逐步建立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标准的双拥工作创建评价体系,不断扩大省级双用模范城(县)的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积极推广拥军工作先进经验,深入开展“党管武装好书记”“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和“双十佳”等评选活动,推广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群众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拥军工作的良好氛围。‎ 六要在优抚安置办实事解难题上有新作为。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努力为军人解除后顾之忧。全力推进(走访慰问优抚对象、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庭和日常接访走访,为优抚对象送政策、送温暖、送帮扶,建立县、乡、村三级双拥优抚对象服务网络)制度建设,做到“三摸清”,摸清优抚政策落实情况,摸清优抚对象的思想和生活、医疗、住房等情况,摸清优抚对象的服务需求情况,提供人性化、精细化和常态化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优抚对象心坎上。积极推行公开公正公平的“阳光安置”政策,严格落实军转干部安置规定,建全完善工作安排、教育培训、自主就业“三位一体”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新机制。 坚持行政调配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对口安置、推荐就业等办法妥善安置随军家属。大力抓好零散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推动形成缅怀英烈、崇尚英烈的浓厚社会氛围。‎ 七要在促进军地互动共同发展上有新作为。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要聚焦改革强军目标,持续开展“双助双促”(地方助力改革强军,促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部队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军地互动活动。勇于担当、主动协调,以更加有力的举措,促进拥军支前扎实有效;要有“部队练打赢,地方练支前,为军事斗争准备做贡献”态度,及时为演习部队的交通畅通、安全警戒、粮秣给养、水电供应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保障作出具体安排。 要引导驻军部队坚持人民军队的宗旨,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亲人,发挥人力、科技和装备优势,重大工程建设中挑重担、扶贫参建工作中当模范、在抢险救灾任务中打头阵、‎ 在维护稳定中当先锋,为建设驻地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篇五】‎ 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在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提到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三驾马车”:一是政府机构,也就是退役军人事务部、厅、局;二是事业单位,包括正在组建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站和原有的转业军官培训中心、优抚医院、光荣院、军休所、军供站等等;三是社会力量,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机构等。‎ 孙部长提出的“三驾马车”,是对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整体谋划,是新时期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操作层面,“三驾马车”就是整个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方法论”,直接决定了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路怎么走、活怎么干。如何打造好、驾驭好、使用好这“三驾马车”,值得深入思考。‎ 要以为历史负责的态度配强“马车”,打造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最强力量。当前全国各级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已经基本建立,服务保障体系正在陆续完善,各类拥军优属、促进就业创业的社会组织也初步绽放出独特生机。欣欣向荣的态势背后,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时刻保持清醒,这些建立起来的机构是否已经有效地运转?规定的编制人员有没有真正配齐?各种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社会组织资质是否健全?车齐马备只是基础,车强马壮才是目标。要继续保持对组织机构建设的高度关注,在工作中看实效,在反馈中察真情。‎ 要以党中央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决策部署为指引驾好“马车”,明确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前进方向。“车马”打造完成,总是要赶路的,向哪个方向走,用什么节奏走,都需要驾驭者牢牢把握好缰绳,统揽全局,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到每一个动作细节,张弛进退,如臂使指。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有意识地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主动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体系,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谋划拓展。要在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框架下,开展退役军人政策制度顶层设计,在党的理论建设和创新框架下,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理论建设和创新。‎ 要以科学统筹的规划使用好“马车”,确保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平稳高效。“三驾马车”代表着三方力量,在整个服务保障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也是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经历数十年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和强大依靠。但各担其责的布局并不意味着各行其道,要科学设计、周密统筹,既要建设职能互补、资源共享、业务联动的机构体系,也要从源头上避免职能重叠、冗余、错位导致的分工不明、运转不畅、效率不高。‎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任重道远,关系着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能否落地,关系着广大退役军人的期盼能否落实,是退役军人工作的最前一哨,也是最后一环。要以最高的站位、最强的力量、最严的标准把这项工作落实好、管理好、运作好,在交给历史和人民的答卷上获得一个大写的“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