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1-04-28 发布

小学科学(心得)之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关于科学探究,其中有一条要求是“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科学教育的必由之路,只有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学生分组实验之前,如果教师能想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实验之中。‎ ‎  例一:六年级上学期《电磁铁》一课,老师先制作好了一个电磁铁,演示:通电时吸起大头针;断电后过一会儿大头针就掉下来了。学生看了老师的这个演示实验,觉得很神奇,激发了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电磁铁特性的兴趣。‎ ‎  例二:六年级《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老师出示了一张A4纸和一盒钩码,提问:不把纸平铺在桌子上,你有什么办法让这张A4纸托起这盒钩码?学生跃跃欲试,有一个学生把纸折成了三折而实验没有成功的,还有一个学生把纸卷成圆筒实验也没有成功的,最后一个学生把纸卷成圆筒用手捏住后成功托起钩码盒。经过几个学生到讲台前的表演,激发了学生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实验的浓厚兴趣。‎ ‎  科学教师在引领学生探究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征,创设乐学情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愉快地、积极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