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4-28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 ‎   人际交往是小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技能之一,合作、助人、友爱和谦让等许多社会技能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特别是同伴间的交往。但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与同伴和谐共处,这常常会引起他们的离群、冷漠、自卑、抑郁,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但有利于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且有利于他们交流情感,调节情绪,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吸收众多的社会信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 ‎ ‎  低年级学生对于朋友的定位还没有成型,他不知道怎样去与人交往,不懂得怎样去谦让别人、化解人际冲突。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凸现出来,甚至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及早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 ‎ ‎  一、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 ‎ ‎ ‎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生可能会碰到许多的困惑,缺乏交往经验的孩子一个人闷着小脑袋瓜是想不出为什么的,在引导孩子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教会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 ‎ ‎  (一)通过课堂加强言行训练,培养交往能力 ‎ ‎ ‎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同伴交往的主要渠道,以学生互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积极的同伴交往的途径之一。低年级小学生认识同伴的最大的途径就是由老师安排的同桌和小组。因此在课堂上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 ‎ ‎  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交流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孩子“五会”: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评价;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 ‎ ‎  (二)角色扮演,训练同伴交往能力 ‎ ‎ ‎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角色不同所以会引起角色冲突,那么,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了解他人的需求,体验他人的感受就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的处境和立场,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原谅他人,化解怨恨,融洽相处,能宽宏大量地谅解他人的过失、冒犯、误解、甚至对立,可以达到改善交往的目的。‎ ‎ ‎ ‎  (三)非语言能力的训练 ‎ ‎ ‎  小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最主要的是语言沟通,但非语言沟通也在同伴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语言沟通是指交往双方运用非语言媒介进行沟通,它包括动作、表情、目光等沟通方式。在人际沟通中,动作、表情、目光等也是不可忽视的沟通方式。人的面部表情与姿势变化,有时比语言更能表达情意。所以,教师也要向学生强调在同伴交往中运用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 ‎ ‎  二、提供交往平台,加强实践锻炼 ‎ ‎ ‎  在学生对和人交往有了积极的情感倾向之后,老师十分有必要提供实际交往的机会给孩子们练习如何交往。课堂上,我们在师生交流的同时,也应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安排同桌相互学习,设计必要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倾听,互相取长补短,互相欣赏帮助,形成小组的意见和全班讨论。课间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大家参与,比如“老鹰捉小鸡”“跳长绳”等。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多与其他孩子交往,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增进学生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学会调节冲突和解决矛盾,从而逐渐发展交往能力。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与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接触。活动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学生正是在活动中不断交流思想、扩展相互关系,才培养出人际交往能力的。‎ ‎ ‎ ‎  三、培训家长,构建家校“统一战线”‎ ‎ ‎ ‎  当然,教会学生正常交往不是仅靠学校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还要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寻求家长的合作,结合实际生活,不断引导孩子正确与同伴交往。‎ ‎ ‎ ‎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孩子尽量由父母带,一来可以增进亲子感情,二来方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家里不能是家长听孩子的;对孩子在学校的交往,家长也尽量不要做过多的干涉,他喜欢和谁玩,他今天和哪个小朋友发生矛盾了,他被小朋友欺负了……家长可以引导他如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但不要去干涉,因为我们无法替代孩子与人交往,而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会慢慢学会解决问题。‎ ‎ ‎ ‎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可通过下列方式向家长普及培养孩子同伴交往能力的知识:以家长学校名义聘请心理卫生专家向家长讲授有关常识;利用家长会的时机适当进行宣传;通过《家长联系本》等书面形式督促家长协助学校共同解决子女交往心理的问题。因此,做好对学生家长的交往心理普及工作,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 ‎ ‎  其实,培养学生同伴交往的能力,是教育中的细节,时时培养,处处注意,润物细无声,并不难做到。但是,我们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只注重成绩,造成学生终生的遗憾。培养学生同伴交往的能力,应该从小抓起,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 ‎ ‎  【参考文献】‎ ‎ ‎ ‎  [1]李丹。发儿童发展心理学。 华师大出版社。‎ ‎ ‎ ‎  [2]张敏。 促进学生交往。 华东师范大学。‎ ‎ ‎ ‎  [3]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 沈阳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