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1-04-28 发布

音乐(心得)之班级合唱教学方法初探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音乐论文之班级合唱教学方法初探 ‎ ‎  【摘要】 合唱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的一项内容。一直以来,合唱教育大多是以专业或业余等各种形式的合唱团为基础,以排练固定曲目参加各种比赛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这其中当然不乏高水平的合唱团队,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础的合唱教育水平却明显落后于此。而班级合唱教学与训练就是为了弥补基础教育的这一不足而提出的解决方法。所谓班级合唱,就是指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和训练。从班级合唱的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这是针对普通音乐课,以教材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合唱教育,具有实用性、普及性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开展班级合唱训练与教学无疑是提高我国合唱教育教学水平的,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文着眼于开展小学班级合唱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具体方法,分六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  【正文】‎ ‎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在新课改要求下,合唱教学正在以全新的脚步迈进中小学音乐的课堂阵地。‎ ‎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学校非常重视合唱队的梯队建设,首先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唱教学和训练。各年级再组建一个合唱队,挑选音乐尖子组建校合唱队,形成均衡发展的合唱社团梯队。要做大亮点,打造合唱品牌,争取在各类演出、比赛中创造佳绩。‎ ‎  一、进行班级合唱训练的有利条件(一)能够真正普及合唱教育合唱教育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的基本学习与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从而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  (二)能够坚持每周两次的正常训练与校级合唱团相比,班级合唱训练可以通过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每周两节音乐课进行训练,保证了训练的正常,能够促使合唱学习系统化,学生学习更加科学化。‎ ‎  小学阶段的课程中,每周都有两节音乐课,老师们应该重视、珍惜并利用好这宝贵的四十分钟时间,在学生步入小学的第一学年开始,捕捉住学生最佳的合唱前期训练年龄,结合现有的教材,巧妙地利用教材,及早地融入一些合唱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中,就能接触到合唱方面的训练,使他们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音乐听觉和音乐感知,有意识、有顺序地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等到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合唱歌曲时,学起来也就轻松而自如了。‎ ‎  (三)便于组织和管理所有的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这为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任何学校只要有音乐课、有音乐教师都可以成立班级合唱团,并在班级中选出声部长,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分配声部,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合唱学习。‎ ‎  当然,进行班级合唱也有些不利的方面,在教学中,受学生人数或者声音特点的限制,声部可能不够齐全,童高音相对人数较多,或者相对较少都可能影响班级合唱的效果,但作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合唱团中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孩子在合唱学习中成长。‎ ‎  从现行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不难看出,合唱的聆听与学唱有相当高的比例,从二年级开始出现有聆听合唱的欣赏内容,到三年级的合唱欣赏内容的数量的增加,再到四年级少量合唱曲的学唱,直至五、六年级教学内容中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合唱歌曲的学唱,可见合唱教学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采取国家课程校本化方式,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是完全可行的。加强班级合唱教学势在必行。对此,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研究。‎ ‎  二、如何有效开展班级合唱教学(一)聆听为先 ‎ 激发兴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音乐的手段解决音乐的问题”,我遵循“感知体验、听赏领先”的教学原则。‎ ‎  1.听整体。也就是让学生听合唱歌曲的范唱,使其对歌曲有整体感受。再指导学生开展听音色、听和声、听情绪等这种有意识的欣赏活动,目的是为学习合唱歌曲做铺垫。如:学习合唱歌曲《小黄鹂鸟》时,通过整体聆听,让学生感受歌曲活泼、风趣的风格,在教师进一步点拨和聆听中,学生很快发现两声部的相互烘托和填充的关系,也能感受到主人公热爱家乡、热爱草原、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  2.听声部。听听高低声部的旋律走向、找找两声部的相同与不同点,这种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对歌曲情绪情感的全面把握。比如在教唱歌曲《红河谷》时,教师在琴上同时弹奏出两个声部的旋律,让学生多次静心听两个声部的走向,然后让学生合作演唱,效果令人满意,自己觉得这是合唱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  3.听彼此。这是合唱中不可缺的技能,它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在合唱时能够仔细聆听自己及他人的演唱,并及时调整和控制自己在合唱中的声音,寻求合唱声音、情感表达的共性。首先,在进行分声部训练时,要求学生相互聆听,找出对方声部演唱的不足和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从而也能熟悉另一声部的旋律。其次,在合唱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相互聆听,听听彼此的演唱声音是否和谐,并及时调整自己声音。这种有层次、有目的、有指导的“听”‎ ‎,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和把握歌曲,体验到了“静听”的愉悦感。‎ ‎  (二)巧妙设计把握细节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合唱教学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他们的生活进行。‎ ‎  1.根据合唱歌曲,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好的教学能事半功倍,让学生很快的学会合唱,体验其魅力。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五年级《迷人的火塘》两个声部设计成学生模仿侗族的对唱,在对唱环节突破了合唱难点,学习效果明显。‎ ‎  2.角色化的合唱学习很多二声部歌曲的学习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形象,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学习不同声部的演唱。如《如今家乡山连山》中,设计成母子的音乐游戏,《春雨蒙蒙的下》中的三度音程合唱设计成大雨小雨的歌等,让学生在角色中轻松学唱。‎ ‎  3.利用器乐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器乐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小白船》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得到解决。‎ ‎  (三)适当加减 合唱有效音乐加法:在单声部歌曲中,加入简单的二声部,让歌曲的形象更丰满,更有纵向的空间感,让学生逐步建立多声部合唱的感觉。(适合在低年级段使用)音乐减法:在复杂的多声部中,通过改编,简化旋律、根据学生水平将歌曲进行适当简化,降低难度,是学生能掌握,但又不失原有的和声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合唱的美感。(在中高年级使用)音乐加减的具体实施:‎ ‎  1.单声部歌曲渗透音乐加法,丰富歌曲形式(1)将单声部歌曲加入轮唱,感受二声部轮唱是同一旋律在不同时间、不同声部的模仿。几个声部横向的重复,又因纵向的结合产生了变化和新的意义,具有合唱的效果,这对学生音准的把握是有作用的。轮唱是发展二声部歌曲的最好准备。‎ ‎  (2)加入简单的二声部伴唱,让歌唱更丰富多彩伴唱亦称配唱,从旁唱歌,配合主唱表演。伴唱往往是营造一种气氛,在原唱的基础上把作品的内涵更清晰地表达出来,让听者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在低年级段进行简单的二声部伴唱训练,丰富歌唱旋律的形式,效果很好。‎ ‎  (3)循序渐进,为歌曲配置较丰富的声部学生经过低年级段简单二声部渲染后,有了一定的基础,渐渐可以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逐渐增加难度。把乐曲旋律编配的稍微复杂一些,加入简单的三度和声。如学习《摇船凋》时,教师通过加回声效果引到二声部,情景交融,做出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小合唱曲。我利用船摇到高山之间而产生的回声,自然地底加入回声,在情景中加入二声部的教学,为合唱做了基础练习,同时也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学生通过模仿、体验、聆听等方式很好地进入了意境。‎ ‎  2.巧妙运用减法在合唱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做“合唱教学的减法”。如在《小鸟,小鸟》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歌曲二声部较难把握,我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适当做减法,就是简化第二声部,找出几个骨干音,让学生有能力掌握,待学生学好简化谱后,再加上原谱的学习。‎ ‎  (四)巧用暗示 服务合唱在合唱教学中,我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在唱,可思绪早已飞远,这样势必会影响合唱的效果。我就巧妙运用暗示效应,来为合唱教学服务。‎ ‎  1.肢体暗示法。我喜欢用语言、眼神、指挥手势等身体动作,传达给学生某种信息,每个细小的面部表情、手势的紧张与松弛变化也在暗示合唱时表现的各种要求。那么,这种指挥的手型与人内心活动相吻合,形成一种特有的无声语言,也是合唱教学中很好的暗示手段。如:在《党的关怀亲亲的哩》一课教学时,我用左右手轮环指挥时,表示合唱的效果如同延绵的山脉、此起彼伏;而拇指和食指做靠近或捏物状时,向学生暗示声音力度的减弱,效果不错。‎ ‎  2.同伴暗示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合唱教学正需要这种同伴间的榜样暗示。举个例子: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先请音乐素养、演唱能力较好的任天诺和徐嘉卿两位学生来的演唱,每人一个声部(任天诺是第一声部的声部长,徐嘉卿是第二声部的声部长),他们俩的演唱,为同伴起到示范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身边的榜样。再分声部慢慢往上加人,有一次,一个声部加到了16人。想不到,开始合唱时声音不饱满、情绪不活泼的问题,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由此可见,合唱教学是能够靠同伴间的相互激励及榜样暗示提高彼此的合唱能力的。‎ ‎  3.音乐暗示法。通常我会选一些适宜的音乐作为实践活动的背景音乐,其实这也是一种暗示。如在进行《西风的话》分声部指导时,可以在指导高声部时播放低声部的旋律,然后反之。目的是想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在一种“和声暗示”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提高其合作能力。‎ ‎  (五)情感互动 达到和谐“动”在这里是指学生参与合唱的主动性,以及师生在合唱活动实践中互动的程度、参与的情感和态度。‎ ‎  1.激发学生主动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我总是安排学生的高低声部,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部进行合唱,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何不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声部,老师进行调控呢?‎ ‎  我认为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遵循学生的意见,共同选择适合每一次合唱学习的方法和形式,让学生成为合唱学习的主人。还有在解决合唱声音及歌曲情感处理的问题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多种处理方案,让合唱教学在强调共性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2.师生情感互动在教学中,要学生尽量同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都获得美感,都感到兴趣盎然。这要依托于师生情感的共鸣,以此来感染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到合唱中来。而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是师生面对同一音乐审美对象,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并互相给与尊重和欣赏。通过语言描绘、启发、点拨,让学生轻松感受和声美,再加上适当力度、速度的变化来范唱,丰富歌曲的表现力。教师的示范及语言的启发,对师生情感互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可让学生从内心起歌。如在《柳树姑娘》的教学中,把二声部的合唱设计成第一声部是柳树姑娘梳着长辫子柔美的歌唱,第二声部是顽皮风儿的伴唱,让学生在角色变换中体会第一声部音乐的舒展和第二声部的跳跃。‎ ‎  3.让特殊生动起来。‎ ‎  在班级合唱教学中,需要关注一些特殊生的表现,让他们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特殊生”,在这是指声音特殊、性格内向、缺乏自信、音乐素养较弱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尽量耐心的去接近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 ‎  三、怎样进行科学的声音训练首先让学生明确童声合唱,它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多声部合作的集体艺术。合唱的核心是“合”,数十人乃至上百人要唱出一个声调、一种音色,合唱团里只有“我们”,没有“我”。在合唱的学习中,学生能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和谐相处、学会齐心协力等良好的品质。‎ ‎  其次以唱歌艺术为切入点,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举例子、打比方,把姿势、口形、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方面的基础训练,深入浅出,让学生在生动的体验中反复琢磨、反复实践,并运用到歌曲演唱中去,将合唱的技能技巧逐步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并做到长期坚持。‎ ‎  1.小学低年级采用轻声教学是掌握头声最有效的手段。‎ ‎  2.小学中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有控制地歌唱。‎ ‎  3.小学高年级应强调情感表达对歌唱的作用。‎ ‎  当然,要将小学音乐课的合唱渗透教学进一步深入,还需每位音乐老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合唱素养。一方面强化合唱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多学习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合唱教学理论和实践,从而指导我们的小学合唱教学理念和方法。‎ ‎  四、多渠道渗透感受合唱魅力充分利用距离学生最近的优势、利用校园里的多种教育媒体,充分展示合唱艺术的魅力,并渗透到孩子们的校园内外的生活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感受艺术、欣赏艺术、尊重艺术。有以下几种主要渠道:‎ ‎  利用校园广播站,每天播放合唱歌曲和合唱知识,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以一月一换,也可间插在其他主题内容之中。让孩子们对合唱歌曲耳熟能详、随口而唱。‎ ‎  音乐教师在布置校外作业时,可以把合唱歌曲的学习和收集作为一项内容来完成,如利用电视和网络,收集一条自己喜欢的合唱团的演出信息或者周围的音乐活动情况,各班级合唱队一学期学会唱两至三首合唱歌曲等。‎ ‎  我校每年的“元旦歌咏”活动,开展班级合唱比赛,积极参加市、区艺术节活动等。这既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的大好时机,又给予学生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学生定会在活动中获得更多收益。‎ ‎  这样,课上、课下相结合,真正把合唱教学落到实处,变合唱能力为一种合唱的习惯,使学生学习合唱变得轻松而快乐,让合唱真正走进每个孩子的世界里。逐步呈现出“生生喜歌唱、班班善合唱”的音乐教育目标,从而使学校走出一条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