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28 发布

物理(心得)之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物理论文之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己成为我们的共识。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不仅“动”得了,而且“动”得好。‎ ‎“动”得了,指的是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不像过去那样只会听课,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动”得好,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话愿说,有话能说,而且说得透彻,有独特的见解,有创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而且能“动”好呢?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老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明确师生互动好处,明确课改的目的与意义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物理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物理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教师必须放弃以前陈旧落后的思想和方法,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 二、课堂气氛一定要融洽,师生感情一定要和谐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有闪光点,见解最易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怎么不会不活跃起来?‎ 三、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 请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让部分学生受到骄宠,部分学生又受到冷落,更避免如果他答不上会认为你在故意为难他。‎ 四、 问题应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是问题的问题就不要问 有的老师就有这样的习惯:一上课,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就开始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几课?它的标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他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呢?”(这是多余的话)所以,学生说:“黑板上写着呢。”像这类问题,就是明知故问,毫无价值,不仅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易让学生反感。‎ 五、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听教师讲、被动学”‎ 的习惯还蒂固根深,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也就是教师没有提问时等待教师提问还要等待教师鉴别回答正确与否,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看出的基础上,要满足学生想提出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只有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空给学生,让其有机会表现,即使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师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不能小看学生,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还令他们记忆着学生,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还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甚至还是争论出来的,更有意义。‎ 六、 让学生及时批注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活动多是在自主探索或小组讨论情况下进行的,小组成员讨论时多为只有记录员一人记录,或无人记录。常常出现讨论时轰轰烈烈,过后却不知学习了哪些知识的情况。为避免这种现象,影响学生今后的复习与记忆,在学习阅读教材时,应要求学生用铅笔及时把批注写在教材内容旁边的空白处。在师生共同小结时,对于正确批注可保留,不正确的可擦去,没有写的可直接添加在教材空白处,以便于今后复习回忆时方便快捷。‎ 七、引导阅读理解 新教材中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水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 字就是非常重要的字。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八、 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增强了学生对学物理的浓厚兴趣。‎ 九、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时,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 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 十、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形成不能以损害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为代价。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的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过去采用灌输式,不管学生喜欢与否,不管学生的身心健康,“强注”给学生。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知识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只有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放手让学生动起来,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做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新教材进而研究新教材,不断总结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快放手吧!让学生动起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