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论文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英语、数学等学科不同的难
题是:轻视历史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如教材和课时安排的
频繁改动,选修课的如同虚设,历史学而无用等等。如果不在认识上解
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远在几千年前,
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镌下了“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的名言,
人类的先辈站在哲人的高度警示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作为探索与总结人
类已往活动的一门学科──历史,具有强烈的鉴古知今的作用,谁藐视
它,谁就将受到它的惩罚。19 世纪的欧洲,在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对自
然科学和人类自身力量的盲目崇拜,出现了对历史的轻薄。结果欧洲人
为自己当年的理念和思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方面是物质的富裕,另
一方面是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异化。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工业文明和科
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以综合国力的强大独步天下的美国也不能解决
暴力、吸毒和人性的异化问题。为什么?科学缺少的是对人类的终极关
怀,不能满足人类情感的、社会人伦的、心理的需求。而历史、哲学、
文学等人文学科所探索的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因而它们能够永
恒!正是对历史充满着这般的敬畏与热爱,使我对这一门学科产生了深
厚的感情,并将它融入到我的教学生涯之中。
一、对教学思想的若干思考
教学思想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指导思想,是登高远望的山石。中
学历史教育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还应完成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这
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对个体和社会的
责任感的培养,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怀,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实施
教育的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内容。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它既包括
对教材的阐释要正视历史人物,也包括要尊重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来
教学。马克思在论及历史学时曾多次强调:“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
提无疑总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关注历史人物的教学,是对历
史的尊重;也只有对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鲜活再现,才能产生良好的效
果。如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
观,和他那“慷慨赴死易,从容守义难”的人生实践,强烈地震撼了后
人;又如华盛顿在美国顺利走向民主道路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也一样深深地吸引了后人。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有尚待养成
的人生观、价值观,伟大人物的生平和品格,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和良好的个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借鉴。当然,我们也要正确处理人民
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中的关系。一方面人民群众为个人提供了活动的舞台,
是历史的主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又是一个虚化的概念,很难引起学生
的共鸣。历史教学应突破这一难点,要能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正是通过
无数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以人为本的教学还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
的生命主体和个性需求。由于传统文化中学科带头人课程教材教学研
究!消极因素的影响,由于教师素质的个性差异,还由于应试教育的压
力等等,常常会使我们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对学生的一分尊重,
一份关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还有很
长的一段路要走。
2.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
的必备素质之一。对历史教材的专业性把握,应本着实事求是和严谨的
教学态度,切忌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一切真的、善的都是美的,
历史学如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美,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当代社
会正走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历史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教师处在
同一个平台。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成人感特
别强,逆反心理也强。一旦假话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后果是严重的。那
样我们将失去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将失去对他们正确价值
观培养和引导的最佳时期。
那么该如何处理和把握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对于历史的表述,
有再现历史事实和价值评论两种类型。再现历史事实应尽量真实,不附
加主观色彩。如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关于南京国
民政府 30 年代的经济建设、对日抗战等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对领
袖人物高大全的阐释,又要避免对国民党的全盘否定。要坦诚地、不割
裂地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学生,只有真实才能养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则属于价值评论的范畴,应运用历史
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论,尽量做到客观与公正。价值评
论可以有主观色彩,学生也可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但教师要加强引导。
如关于佛教、基督教等宗教问题,过去多持否定的观点,只是在同农民
战争有联系时才给予一点肯定。而事实上宗教与我们每一个民族、与我
们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对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劳德·阿克顿所说的:“宗教是历史的钥匙”。如果
忽视宗教对人类的影响,历史将是不完善的。
3.对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思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
艾,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潮流把广大第一线教师推到了潮头。对此,一方
面要积极参与改革,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同时也要冷静思辨,保
留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教
学模式的限制。如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
息媒体,通过综合编排处理,不仅扩大了学习容量,节省了时间,还突
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鲜活的历史人物、复杂的历史
事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尤其是多媒体的运
用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的方方面面,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比较重视对
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购买了相应教学软件制作课件,应用于教学。
但是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否定。因
为传统教学手段有自身的长处,更有多媒体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学
中应将两种教学手段结合,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提
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我们反对“计算机中心论”,因为任何计算机
或教学软件都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中
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课堂。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
不是不需要教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课堂教学的点滴实践
当我们手执教鞭,走进中学的课堂时,我们就获得了一项特殊
的权利,对一批又一批的中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
时,我们更要惦量所承担的义务,努力上好我们的每一堂课。
1.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素质是人的思想、学识、情操、性格等
因素的综合。在综合素质的修养方面,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三个方面,一
是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道德修养水平;二是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
的知识群;三是具备良好的情操和性格品质。课堂教学是我们与学生接
触的主要时段、主要地点,一个教师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总是最直接最
有效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学识的掌握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如如何
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不同看法,能集中反映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如果教师宽容,理解和引导学生,就等于给了学生一定的思想空间,给
了他们足够长的助跑距离,使他们能够展翅高飞,有所作为。反之,则
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到的只是专制与非理性。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我们应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2.努力创造课堂教学美。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历史课堂教学应追求德、智、美三大目标功能,
创造课堂教学美。首先,在上课前几分钟,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情绪,进
入教学状态。由于每个教师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难免有各种喜怒哀乐
的事情,但我们应按职业的要求,抛弃各种杂念,以一种健康、饱满的
工作热情走进教室,开好一节课的头。其次,应仪态端正,服饰得体,
语言亲切随和,并具有一定的张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创造与学
生之间的亲和力,增强教师的影响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同
时还要以娴熟的专业知识和职能技巧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后要及时总结,
对已完成的一堂课进行反思,会发现许多问题,如某个问题的考虑欠成
熟,或多媒体运用的不当等等。教师要牢记,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砺,才
有闪光的时刻。
3.努力搞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已被国家列为高中综合实
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的素质教育在教学领域的体现。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
定研究专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设计教材中的有关问题,
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外,还可以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
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专题。如收集关于昆明古建筑或历史遗
迹的资料,提出保护措施等等,把课题研究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使学生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