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做个难得“糊涂”的老师
做个难得“糊涂”的老师新北区实验中学 朱奕[摘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我国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过多地凸显了教师的地位,造成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失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会巧妙地运用“糊涂”艺术的实施策略。教师“装糊涂”会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其主动探索、积极创造,完成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从而使教育更富成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关键词]“糊涂”;教师智慧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教师被看作知识和智慧的化身,是无所不能的权威,教师倾向于以高姿态站在学生的面前。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倘若教育者一味地以己之“聪明”凌驾于学生之上,在孩子受教育,犯错误之时甚至之前就急功近利、不可一世地站出来谆谆教导,那究竟是辅助还是扼杀?是机智还是愚昧?是给予还是剥夺?稍加思考,其意不言自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常言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同样的道理,有时“糊涂”的做法可能比“聪明”的做法会更有效。郑板桥有句名言,“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乃假糊涂真智慧。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由此可见,要想做到“假糊涂”并非易事,“大智若愚”的前提是“大智”,并不是以糊涂对糊涂,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假糊涂”才是大智慧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偶尔“小糊涂”,可以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挑战性,铸就学生的大幸福。一、 教师不必事事较真作为教师的角色来说,正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做工作要严谨认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过于较真却会适得其反。那该怎么办呢?假装“糊涂”。偶尔的“小糊涂”不仅是一种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当学生出了状况或犯了错误时,老师的“假糊涂”,可能更是一剂良药。相反,发现蛛丝马迹便要“一查到底”、“严惩不贷”,不仅“毛糙”,而且事情的结果很有可能向我们预期的反方向发展。严格要求学生没有错,可对什么事情都较真、“一丝不苟”
就没多大意义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我们用手抓沙子,抓得越紧,沙子从指缝漏掉的就越多;如果把手放松些,反而抓到的更多。对待学生何尝不是这样,为什么要人为地设置那么多条条框框,画地为牢,企图把学生限制在某个范围呢?殊不知控制越严,所受到的抵抗力也越大,更何况还会增加教师自身许多的负担。有时,给学生多一些信任、空间、自由,说不定能获得学生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所以,对学生的一些小打小闹的问题,什么时候该闭闭眼,装点糊涂,什么时候该睁大眼睛,用脑子把事情分个清楚,这是很重要的。偶尔糊涂并不是对什么事情都糊涂,而是得糊涂时且糊涂。当然,在该清醒、该较真的时候不清醒、不较真,就是“教而不管”了。这样不仅不能管理好学生,还会丧失做一个教师起码的职责和尊严。“事事较真事事难”。其实,老师也没有必要对一些事情过分较真,否则除了伤害学生,气死自己还能得到什么?偶尔“小糊涂”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育学生不仅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又不能让他们有自卑感的生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健康地成长。如果一个班有5个不太自觉的学生,左一个看不惯,右一个不满意,心情怎么好的起来?即使真的有满腔激情和信心,早晚也会给无情的现实给消磨殆尽的。面向太阳的人看到的是阳光,背向太阳的人看到的是阴影。有时,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搞教育的就如同在煲靓汤,需要文火慢慢地熬,不能操之过急。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宽;以谅己之心谅人,则容!有时真的不妨豁达一些,做个难得糊涂的老师。二、 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何谓隐私?《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隐私,指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毫无疑问,青少年学生虽未成年,但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独立的“人”,也有权利拥有自己的一份隐私。1、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隐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可见,尊重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是每一个成年人,特别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
我们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福利,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人权。”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的权利和利益,以及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要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因为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他的自尊,有他独立的人格,有他和成年人一样受人尊重的需要。不说受法律保护的自由通信权利不容侵犯,即使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犯了错误,教师也同样有责任尽最大努力来为其保守秘密,尽可能在不损伤其自信心的前提下开展教育与疏导工作。惟其如此,学生才可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老师的教育也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动辄抖露学生的隐私于众目睽睽之下,非但受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而还会因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引发其强烈的反感、抗拒心理,以致落得个事与愿违的结局。2、面对学生隐私,教师不妨“糊涂”。在涉及学生隐私问题的教育上,教师应学会“糊涂”。比如在所谓“早恋”这个问题上,教师宁肯信其无,也不要信其有。这样才不至于主动地去发现“早恋”,追查“早恋”,甚至侮辱“早恋”的学生了。更不会设专人去侦察“早恋”,爱听有人打小报告述说所谓的“早恋”新闻了。对学生的人格多一些尊重,即使有“揭发检举”“早恋”的,或者事实上有这一苗头的,要假装糊涂,“放他一马”,通过各种间接的方法加以引导,帮助其走出误区,由糊涂变明白。千万不能让他当众出丑。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谓孩子“早恋”这个问题上,教师或家长由于过于用心掺和,容易导致提醒孩子将无意变有意,把事闹大、闹坏,甚至造成悲剧。由此可见,在学生隐私面前偶尔“糊涂”,意义非同小可。
三、要给学生改正的机会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学生的年龄都还比较小,思想认识不稳定,自我约束、控制能力比较弱,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学生的缺点、错误改正后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教育学生需要冷静、耐心、灵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老师要给犯错误的学生再次改正的机会,这样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1、“糊涂”语言中给学生澄清困惑的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对学生的发言耳聪目明地发现问题,语言犀利地进行指责,即使学生有一点点的语病甚至一点点的语言缺陷,对其不留余地地指出,甚至严厉斥责。这样虽然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或缺陷认识深刻了,可学生的自信心却极有可能因此受伤,自我纠错能力也会由此丧失。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就是著名的杨再隋教授曾说过的令人忧虑的现状:“我们的儿童现在是匆匆跨过童年,他们说的话、写的作文都成人化。所以我们希望学生能说出有缺陷的、富有童趣的天真的真话。课堂上希望老师能抓住听似有那么点错误,但又是一种真情流露的话,这其实是一种课程资源。现在孩子说的是正确的废话,有缺点、缺陷的话太少了,很遗憾。”其实,在学生对话遭遇困惑,难以表达之际,教师无须急于纠正,不如假装糊涂,留点时间给他和其他同学们,以期待同学的帮助,以及自身思考的成熟。给学生一份自信。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也不需及时地给出“标准”的答案,而应该和学生共同探究、学习,相信师生一定有一份成功与惊喜。教师语言的至境,应是大智若愚的“糊涂”
,有别于语言的威严与犀利,凛然不可侵犯,使学生为之慑服。而应是学生为老师的睿智而折服!2、引而不发,“糊涂”中给学生自我改正的空间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教育学生也是这样的道理:管是为了不管。遇到问题时不急于出手,不急于斥责,而是引而不发,静观其变,因势利导,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天上美术课,由于课堂纪律混乱,美术老师派班长找到班主任。一般情况下,班主任进去会将学生大骂一顿。但是这位班主任却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身对美术老师说了一句话,“对不起,我是来道歉的。我没有教育好他们,给你带来麻烦了!”话虽不多,但所有的同学都很震惊,惊愕地望着她。然后班主任转过身来,沉默少许,又对大家说道,“大家先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态度把这节课上完,有空了咱聊天,好吗?”然后示意美术老师继续上课。由此事的处理我们可以推理,教师面对出现的问题,要想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是要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就像这节课,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在课堂里自顾自说话是违反纪律的,在看到班主任进教室时就已经产生了内疚感。假如一进去就对他们“穷追猛打”,狠狠训斥,这种负疚感说不定被叛逆感所取代,那估计工作就难做了。所以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一定不要急于下手。而要引而不发,在“糊涂”
中给学生一点自我改正的空间。四、要用智慧的眼光代替粗鲁的巴掌教育离不开惩罚,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没有惩罚的教育绝对不是完整的教育。正如没有交通法规,没有电视监控系统,司机就会闯红灯一样。同样,学生在学校学习,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实现这样的目的,适当的惩罚是完全有必要的。对犯错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维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的需要。教师对惩罚权的放弃就是对自己一部分职责的放弃。当罚不罚,是教师的失职,是教师不作为的表现。但关键是如何去罚,是“糊涂”
地惩罚还是粗鲁地惩罚。1、教育惩罚不等于体罚。首先要澄清的是,教育惩罚与体罚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两者不能划等号。教育惩罚是纠正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能引起羞愧、痛苦、焦虑、畏惧和悔恨,从而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来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根据惩罚的实施强度不同可以分为教育性惩罚与强迫性惩罚。教育性惩罚以教育批评、劝诫等为主;强迫性惩罚是施以强迫性力量对其进行的惩罚。强迫性惩罚又可分为体罚、物质性惩罚和精神性惩罚三种。体罚是一种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某些问题行为的惩罚方式,如拧耳朵,打屁股,挥拳头,罚站,罚跪等;物质性惩罚是指实物或金钱的处罚,如罚款,没收实物,要求赔偿等;精神性惩罚指进行精神性的处罚或控制,如对犯错者给予批评、通报、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开除等处分。我们提倡的是教育性惩罚,不是强迫性惩罚,教育惩罚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是教师的职责和权力。2、假装糊涂,用智慧的眼光观察学生。大家都熟悉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看见一名男同学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待。见这名男生已在等待,陶行知先生掏出四块糖给予奖励。第一块糖奖励他按时到校长室,第二块糖奖励他听从劝诫,第三块糖奖励他有正义感,因为别的同学欺负女生,他才出手打人,第四块糖则奖励他知错就改。从此这位男同学再也不打人了。陶行知“奖你四块糖”的育人艺术,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启示。难道陶行知先生不知道打人是错误的吗?相比之下,这样的“糊涂”正是陶行知先生的大智慧所在,“奖你四块糖”变成了“打你四巴掌”。 “打你四巴掌”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办法,只能暂时威慑一下学生,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相反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后还会犯类似错误。一个人难免不犯错误,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还不成熟,比成年人更容易犯错误。作为教师应该有容忍学生犯错误的高度,假装糊涂,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一个学生犯错误并非无缘无故,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不能“,一棍子打死”。任何一名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如果抓住了其闪光点,在批评的同时,也不忘对其鼓励,就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教育学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偶尔“小糊涂”难能可贵,学生即使“真糊涂”也并不可怕,因为打造“糊涂”心态终究是为了更明白地教书育人。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关注学生,遵循以上原则,就能促进学生的大发展,我们也将收获真挚的感情,收获各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