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鉴赏式批注阅读的理论与实践
大溪四中 赵灵姿
【摘要】从“新课标”出来后,语文课堂也是花样百出。教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表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拓展等,语文课堂热闹繁华。但是,当我们真正地审视语文课堂的教学,就会发现,在这种“热闹”的背后,师生们对于课文精美的语言表达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品味,忽视了阅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研读文本。鉴赏式批注阅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阅读方法,是批注式阅读的一种,深入文本地边读边批注,学生在独立的阅读探究中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主学习,有利于发展健康的阅读个性,逐渐形成健全人格,建构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格世界。
【关键词】 鉴赏式批注阅读 言的品味 意的感受 蕴的把握
从“新课标”出来后, 语文阅读教学的这个“法”、那个“式”满天飞,语文课堂也是花样百出。为了符合新课标的构建“开放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表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拓展等,语文课堂热闹繁华。但是,当我们真正地审视语文课堂的教学,就会发现,在这种“热闹”
的背后,师生们对于课文精美的语言表达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品味,忽视了阅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研读文本。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并非需要花样的不断翻新, 只求更真实、更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 让学生的感悟、理解、鉴赏、评判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从而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批注,使学生深入文本,不仅学生内在精神与品质得以构建,抛开了阅读教学外在活动形式的喧嚣与躁动,有利于学生内在品质的完善,还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批注式阅读的方式很多,下面笔者要阐述的是鉴赏式批注阅读。
一、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是鉴赏式批注阅读的前提
“鉴赏式”批注阅读是在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之下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探究作品内涵。“鉴赏式”批注体现新课标指导下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个性化阅读精神。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由眼前物引发心中的情,寄情于景于物于事,而披情入文进行文学创作,正是由于我国古代文人大都怀有满腔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才会出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陆游的“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梦中杀敌立功的爱国的诗句,不懂得中国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不会明白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内心情感,更不会理解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远大的政治报负,所以充分地了解时代背景是解读文本的依据,解题的钥匙。在“鉴赏式”批注阅读中除了加入背景材料外,还要求读者以自身知识积累和生活积淀来佐证,参悟作品,从而达到“视界融合”的境界。
二、鉴赏式批注的三个层次
(一)语言的品味
文学解读是一种审美的解读活动,那么在批注式阅读中首先是从文本的物质外壳一-语言入手来解读文本。阅读首先要识别文字信号,这一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文字信息全部传给大脑,使之对应内化为“义”,而要通过视觉分析器来扫描有效信息,检索出与自己阅读目标一致的内容,善于跳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善于选择有效的信息,同时还要善于认知语言符号的意义,准确把握语境特征,填补语意空白,准确体识语体风格,从而全面把握文章。品味语言是在搜集处理文字信息之后,善于用眼、巧用心,从细微之处入手,进而体味汉语的丰富、准确、优美、富有表现力等特点。
1.点击关键词
人们写文章,往往追求一字传神,这一字,凝聚了作者心血,古就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说,所以在批注阅读中要善于点击关键词,因为这常常是我们解读文章的关键所在如鲁迅《故乡》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学生批注:一个“横”字写出作者带着思念的情怀归乡,见到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后故乡仍是如此萧条、败落,不免让人心生悲凉之情,“横”
字形象地表现出村庄无精打采、死气沉沉。生活在其中的闰土似的农民恐怕也难有活气了。一“横”字显出了作者的“哀”情。
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叠词运用之妙,堪称典范之举。如第二段,学生批注:“田田”二字,把荷叶那“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粒粒”两字一叠,那荷花“晶莹剔透”形象仿佛跃然欲出,而“脉脉”一词则赋予了塘中流水以情窦初开的少女般的情怀。文中“叠词‘,的运用,无论是在描摹景物特征方面,还是渲染意境氛围,衬托作者情感等方面,都与作品的主旨表达配合得天衣无缝。所以在品味文章语言,对叠词的批注也不容忽视。
2.关注特殊语序
特殊语序如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等往往能够表达特定的含义,文中某处若打破了正常的语序,这往往是作者想表现某种非同寻常的意义之处,也是我们批注阅读时格外留心的地方。例如: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四婶的两句话:”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
。学生批注:同样的话语,不同的语序,前后语序的不同,分明看出四婶对祥林嫂的态度越来越差,由此可见样林嫂的命运一日惨似一日,寡了又嫁,捐了门坎,仍是不干净的,连死了也要被分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丈夫,若说前者对祥林嫂还有些尊重,把她当成人看的话,那么后句则包含着强烈的命令语气,强令制止,勿容置疑,斩钉截铁,冷酷决绝。同样的两句话,只因语序的颠倒,而是四婶对祥林嫂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预示着祥林嫂的凄惨的悲剧命运。极为平常的话语,但不平常的语序,即能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情感,所以在批注阅读要特别关注语序,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此外还要关注语言短路,若文中语言突然”短路“或时断时续,或磕磕绊绊,或搭错车,这时需用心咀嚼品味,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重复出现的句子也要关注,大作家用笔往往是惜字如金,在文章中不会出现一处闲笔,无一句无用之句,而往往在文学作品中有一模一样的句子反复出现,如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仔细观注。
总之,品读文章语言要善用眼,巧用心,善于从细微处入手,小中见大,进而体味刻画人物之精妙,描摹事物之传神。
(二)意的感受
1.意象的领会
任何一篇文章中,总是要由一个或一组意象来构成,意象是意和象融汇的复合体,它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意象是作者用以传达感情并暗示思想的艺术的生命,具体形象里充满灌注了那生活的本质无限、必然的内容,它能激发起你一个个感情的涟漪,所以在批注阅读中一定要注意领会文中的意象组合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命脉。例如学生批注:”明月“在古诗文中常是一种传递情感的纽带,成了寄托相思之”物“,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月(蝉娟)成了思念亲人表达手足情深的代言物。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以”明月“寄托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因为恰当把握”月“的丰富内涵或对月伤怀,思人念远,或寄情于月,聊以遣怀,或用皎洁的明月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操等等,都会有利于把握作者的独特情感。除此之外,文人常以山水来表现情思,以声写愁情。所以在批注阅读时一定注意领会为表达某种情思的现成意象,当读者懂得了这些”物“所表达的情思,就会初步把握作品的意蕴进而进入想象的天地,品出其中的情,其中的味。
(2)意境的探求
意境:意象的精心组合蕴含着的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如《赤壁怀古》意境雄伟壮美,《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境开阔,如《雨巷》意境柔美,如柳永《雨霖铃》意境凄美。《捕蛇者说》意境深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境苍凉,《琵琶行》意境凄婉……总之,但凡艺术作品都有其阔大奔放的艺术境界。
诗文中的意境是通过情景美创设出来的,如果没有情与景的艺术加工后的巧妙融合,就不可能构成深远的意境,所以在批注式阅读中要抓住从情与景的谐调中,来把握文本的美妙境界。例如学生批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从意象的选择上,作者选择了河畔的金柳,水中的油油的青荐,到寂静的康桥,沉默的夏虫,为抒发主体、客体不得不面对分离,而且要轻轻地,悄悄地离别,离别这只能在今后漫长岁月里遥相思念的康桥,为了排遣这种离别的感伤和寂寞,作者又凝神于具体意象和深挚的情感交流,不知不觉回到了当年的情境,寻梦神游,放歌星辉,进入物我相融的境界,内心难舍难分之情与眼前寂静的康河,沉默的夏虫交融一起,面对难难的漫长分离,只愿保存完整的美好记忆,这美好的青春记忆绝不愿散淡成若隐若现的时光残片,因而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内心期盼有朝一日能重新体验那魂牵梦绕的境界,使读者也为之沉默,为之留恋,为之体验,这体验尽管非常短暂,但却是完整的主客相融的生命体验。在这短暂的神游中,却产生了极强的极深远的意境,产生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总之,在批注式阅读中要善于从情与景交融中感受境界之美,并由透视情景交融,看它是否能给鉴赏者提供广阔的艺术空间,从而激发读者的无限想象。所以读者在阅读中探索出诗文的深远的意境就把握了文本的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三)蕴的把握
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意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我们进行批注式阅读应善于从文章中的”一粒沙“”半瓣花“挖掘出文章深远的意蕴来。
1.透过作者对日常事物的深入思考,来把握文章的意蕴。
当时间从我们生命中一天天流过时,有人会及时伸出双手捕捉生活的精彩,发现生活的闪光点,获得空灵的感悟,用手中的笔拔动生活的琴弦,奏出生活的乐章。如学生批注:朱自清感受到时光不知不觉地从凝神中匆匆划过,从洗手的脸盆间匆匆流过,从遮挽时光的双手中匆匆闪过,写出散文《匆匆》,警劝世人抓紧时间,否则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宗璞面对”紫藤萝瀑布“体会到生命蓬勃向上的意志,体会到”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茨威格面对”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己“的托尔斯泰墓,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认为这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我们在批注中要善于从文章立足身边的平常小事中感悟到文章的深刻蕴含,给予我们以切实的启迪。
2.借助于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挖掘文章意蕴
阅读是读者的主动的心智活动,它以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撞击为特征,阅读也从来都不只是对文本意义的重建,它还非常突出地表现为根据读者的经历,体验、知识、性格,思想在阅读中作丰富的想象和创造,那么文中作者的丰富的想象也自然会引发读者的想象体验,所以在阅读中要善于借助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挖掘文章的意蕴。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学生的精彩批注:在浩瀚的咏月诗词中以其奇特的想象,超越时空,以开篇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一问引发了作者内心中美的光晕和哲学意蕴,久久弥漫在历代中国人的心中。作者由把酒问月到”我欲乘风归去“
的飞升之想,再到问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奇特的想象,于是引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哲理性的思索,这时在800多年前的那个清冷寂静的夜晚,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月亮也是对自己对人生的苦苦思索,在宇宙现象的直接启发下,终于顿悟了不完善,不美满,并非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而是宇宙中的一种极自然的普遍规律,他的这种把个人与宇宙融为一体,把人生意识和宇宙意识统一起来的对人类命运所做的解释,使得整个不可理解的世界的沉重感一下子减轻了,面对作者为自己找到的解脱,那么我们阅读者也同样会受之感染,也会把自己以往的痛苦与困惑,以及在人生路途上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种种思索释然了。由此从文本出发,产生对自己的一种观照、思考,使阅读成为一种超越文本意义的构建,从而使阅读超越作者的思路,使读者的认识超越作品本身的意义。
3.通过探讨文章设置的空白点来体会文章的意蕴
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几个著名的接受美学概念,如”隐含的读者“”未定点“”空白点“等等,文本中的这些”未定点“”空白点“都需要由学生的阅读活动来填补,填补原来的空缺的意义,并赋予崭新的意义,文本的”空白“一方面指作品”实“的部分的延伸,另一方面指作品的”言外之义“,那么作为阅读者就应通过文本的空白点读出超越文本之外的,甚至连作者都不可能意料到的意义,南宋周密就有”三分诗七分读“
的说法,这”七分读“就是创造性的填补了”空白“,充分的说明了作品的价值,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读者阅读诠释和再创造活动中。
例如在陆游的《游山西村》最后一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学生批注:我从中可深切体会到诗人与山村农家的情谊,诗句却不著一字”亲密、深厚“字样。象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学生批注:我尽管没有见到作者直接呐喊或是一语道破主旨,而从后两句”若隐若现,似露非露“的以深沉的概括性的语言暗示主题,使读者去品味、思考。所以在批注阅读中要特别关注文本中的空白点,一定要认真体味探究。
三、鉴赏式批注的注意点
开展鉴赏式批注阅读一定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充分的思辩批注时间,充分的交流时间,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辨中明,在说中得,在批注中训练规范语,一定要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既作为读者、教者,也作为学生批注交流的欣赏者与鼓励者,作为读者,教师与学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讨,发表己见,作为教者,时时指导、点拨学生,在教学目标、方法策略、理解的深度广度等方面给予制导,作为欣赏者与鼓励者,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性等个性风采。
在鉴赏式批注阅读过程中,开辟了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研究创新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品味,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语中之理,升华情感翻出文章新意,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群体扩展式阅读交流,即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批注的成果与教师把对文本的批注理解相互交流,形成互动式阅读教学。这样形成师一生、生一生、生一文本、教师一文本之间互动态式,使教师、学生群体、学生个体在对彼此”理解“反思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教学呈现出越来越有的深度,越来越丰富、层层递进的特征。学生己不再是单纯的”复制教师的意识“,对文章的理解表现出由肤浅到比较深刻,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交替,又表现出时而是模糊不清,百思不得其解,时而豁然开朗、直觉顿悟,突发奇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姚萍《诗文鉴赏中的诗意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6 26-27页
2.刘英传《抓住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4 9-10页
3.郭文《如何用现代思维解读文本》《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 1 30页
4.王凤玲《互动式阅读教学的构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 1-2 31-32页
5.曹金鑫《文章三味:情、意、韵》《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3. 3 33-34页
6.张治国《文学读解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3. 8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