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语文论文之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语文论文之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本文发表于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献》上。 偏重灌输知识,忽视提高能力,这是以往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是旧教育观和人才观在教学中的的一种反映。在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大声疾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今天,从根本上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人们依靠自己的智力和知识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条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一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能力。从学习语文来说,能力包括多个方面,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提出要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读、写、听、说无论哪个方面都不能离开思维活动,因而思维能力就成了构成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提高读、写、听、说能力,就必须努力提高思维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各种思维方式的理解和应用的情况。从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过程来看,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两种方式。观察事物,感知事物的表象形成概念,这是感性认识的阶段,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这是理性认识的阶段,主要用的是逻辑思维。初中学生一般地说形象思维能力比逻辑思维能力强些,其原因一方面是青少年的生活阅历浅短,视野所及大都是具体的事物,而且停留在认知的层次上,还缺乏有意识地对事物进行分析推断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语文课本中读到的绝大多数是记叙性、说明性的文章,而说理性的文章则较少。与阅读并行的写作,也是多写记叙文,少写议论文。这样自然形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运用形象思维而少运用逻辑思维,其结果便是逻辑思维能力比形象思维能力差。但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运用往往是有机联系的。因此,根据初中学生随着年龄逐渐增大,思维形式也逐渐由形象转向抽象的特点,语文教学应该促进这种转化。这也正是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提高思维能力的原因所在。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提高思维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个途径加强训练,一般地说,记叙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的教学和记叙文的写作应着重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和写作应着重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两者不能截然分割。比如,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材料组织的顺序,段落层次的安排,段意、中心的归纳,都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作为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训练。有的记叙文的材料是按逻辑顺序组织,如《我的老师》;有些散文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由景到情,由物到志,就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交错运用和有机联系,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与此相类,有的议论文运用例证法,叙述论据事例形象生动,如《理想的阶梯》。有的说明文用艺术说明的写法,借助描写说明事物的特征,如《松鼠》。这是在逻辑思维过程中融合了形象思维。象这类课文的教学不应忽视两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这样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切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促进其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从而更好地提高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多样,实践证明,比较鉴别、一题多解、联想等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一、比较鉴别法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常用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在比较中感知,在比较中理解,有助于获得正确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鉴别的方法,对近似的、相关的知识进行认真的思考,可以化模糊为清晰。比较有纵比、横比,有正反对比、类似对比等等,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思维的能力。在单元教学中,可以把同一体裁、不同题材的文章加以比较,使学生清楚知道同一体裁的文章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从而认识某一体裁的本质特征,并掌握相关的规律性知识,如讲授小说《范进中举》,在分析范进这个人物时,联系《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领悟到这两篇小说虽然写于不同时代,故事情节不同,但都是写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遭遇。这两个人物的相同点是他们都是为了通过科举制度获得功名利禄的生活为目的;他们都蒙受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之害——思想受到毒害,形体受到折磨,性格变得迂腐,精神成为畸形。不同点是孔乙己 在潦倒一生中悲哀死去,范进在几十次科场失利之后,突然中举一跃而爬进上层社会。虽然如此,他们的不同遭遇却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上的毒害和形体上的摧残,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封建制度的罪恶,经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学生对范进的形象认识会更全面,对文章的思想意义理解也会更深刻。其次,也可以用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它们表达方式的异同。如教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单元的五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就会发现这五篇文章同是写桥,但由于表达的目的不同,文体就不一样,表现的方式也就多样/灵活了。《中国石拱桥》是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它是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科学而生动的说明;《北京立交桥》介绍了现代桥梁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是以记叙文为主的报道文章;《吴门桥》展现出壮丽而秀丽的景色,是以写景为主,以描写为手段的记叙;《母亲架设的桥》以桥为线索,叙述了母亲辛勤劳动的一生,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是写人记事的回忆录;《巴黎的桥》猫述巴黎的桥多桥美,由此引申、赞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文章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这样进行比较阅读和分析,可以使学生理解文章运用不同表达方式的目的和效果。这种比较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的。此外,即使在字、词、语法、修辞的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多种比较法。例如辨认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就必须逐一比较鉴别,才能准确地掌握。辨别近义词可以从词义、词性、使用范围、搭配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作比较,分析其细微的差异,才能理解准确,运用得当。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修辞方法,如借喻和借代、比喻和比拟、对偶和对比、设问和反问等,都必须通过具体例句的比较才能辨别清楚。运用比较辨别法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无疑都是对学生运用比较思维的很好训练。    二、一题多解法一题多解法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对课文中的问题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这种方法可以开阔思路,提高多向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势,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活跃起来。多向思维的训练可以结合认字、辩词、分析篇章结构等教学进行。例如,辨认“瞪”字可以从读音、构造、字义几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学习“翱翔”一词,可以从构词方式、词义、词性几方面识别,丰富词汇知识。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层次,归纳段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文章所写的同一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做出不同的评论或得出不同的观点。例如讲授《从三到万》时,首先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的第五段和第六、第七段中找出作者引用“从三到万”这个故事分别引出了什么论点。让学生明确到第五段,作者从故事中富翁的儿子浅尝辄止,以失败告终的事实,引出了“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的论点;第六、七段从故事中富翁的儿子还不曾入门就辞退老师,结果连个“万”字也不会写的事实,引出了“学习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的论点。然后再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这个故事中还可以提炼出诸如“循序渐进是学习的规律”、“‎ 简单的类推必然导致失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浅尝辄止最总会自尝苦果”等论点。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扩散性思维能力就得到训练。三、联想法联想,是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是从眼前事物想到相似、相关的其它事物的一种思维形式,学会联想是较高层次地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根据教学中的具体要求,联想是多方面的,或者学习新课,联想旧课,运用旧课有关知识理解课中的问题,既温故又知新。或者从课内联想课外,用生活阅历印证课文有关内容。例如学习《谈骨气》,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所见所闻的事例来补充论据,加深理解文章论定的“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论点。学习《春蚕到死丝方尽》引导学生从蚕对人类的贡献联想到社会上具有“蚕的精神”的人,不但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也可以提高类比思维的能力。或者从现实想象未来,例如学习《从甲骨文到微缩图书》让学生设想出了课文介绍的书籍演变发展过程的类型之外,还可能出现什么样的书籍。还可以由课文故事本身设想故事的发展。例如学了《卖炭翁》,让学生想象卖炭翁的炭被抢走以后他将会怎么样。象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很能激发思维活动,同时增加学习的兴趣。总之,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努力探索多样的途径。以上所述,只是从阅读教学方面说的,除此以外,如写作和听说的训练都应该把提高思维能力渗透其中,这有待进一步探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