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4-28 发布

音乐(心得)之吸引中学生上好音乐课的思考与探索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音乐论文之吸引中学生上好音乐课的思考与探索 ‎ ‎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是目前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上好音乐课呢?我调查了当前初中音乐课的现状,并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有如下实践:指导学生认真的理解,深情地歌唱,潜心的欣赏,兴致淋漓的弹奏,进而进行迷人的创作,以此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有一对审美的耳朵,高尚的情操。‎ ‎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调查、思考、探索、音乐兴趣、审美 ‎  [引言]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以多种学科为基础和背景的学科体系。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开放的、流动的、动态的学科。它以不断的变化去适应或影响人们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愿望,并且对人们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 ‎  [正文]在现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世界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人的总体素质被重视起来,而音乐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也是非常重大的。但现在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就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了。‎ ‎  一、学生方面:‎ ‎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其心理特征不同于儿童,也有别于成人,正是“半大人”‎ 时期。中学阶段是他们生长的高峰期之一,随着生理上的巨大变化,心理发展也必然经历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原苏联的彼得罗夫斯基在论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时曾指出: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末期,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孩子气”和“成人气”的特性,既要求自尊、自治,在生活中表现出相当强的独立性,同时又对父母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的音乐认知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发展之中。相比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认知机能有了长足进步;而与成人相比,他们常常表现出表面性和片面性。进入中学,结识了新的老师,同学,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接触音乐的内容也更广泛了。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故他们对音乐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常常受到社会的影响,简单的认为流行就是美,在通俗歌曲和摇滚乐的潮流迅速而猛烈的冲击下,很多学生对此十分喜欢,甚至要求在音乐课上也欣赏这一类内容,我就遇到了多次,从而反映了他们对音乐了解和认识的片面性。‎ ‎  另外,中学生普遍喜欢唱歌,但初中阶段正进入变声期,许多学生的歌声不如童声了,特别是男生很明显,当他们听到别人悦耳的歌声时,不免产生焦虑,自卑的情绪。在课上他们就不大愿意唱,或宁愿大家一起唱,以免显露自己的“不足”‎ ‎。而且,随着中学学科的增加和分化,对于音乐来说,中学阶段既是建立音乐兴趣的时期,也可能是转移的时期。他们已经能把探索的视线对着自己了。一举一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别人怎么看自己,评价自己,都会是他们所关注的。虽然也有一些人会大胆的当众表现自己,但大部分中学生还是显现一定的“闭锁性”,他们小学时对老师提的问题,总是能积极举手,毫无顾虑,中学则是在自己没有把握时决不举手,原因就是怕答错了,有损“形象”。比如:我给初二的学生讲五线谱知识,讲解过后考考他们,要到黑板上画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如果我说:“谁行的话就请自己举手上台来。”那学生是绝对不会上前来的,哪怕我说:“画错了也没关系”,“画对了有加分”等等之类的话也都是无效的,学生表现的是:不爱动或不屑做。其实这些举动的背后,是他们的羞怯心理在“作怪”,并且有一定的普遍性。‎ ‎  二、教师方面:‎ ‎  首先,一些受了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教师们孤立地把“双基”作为主导或唯一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和自我表现能力。在每周只有一节的课中,学生乘兴而来,却遇到枯燥的乐理,老套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带给学生音乐真正的美感,他们就往往以被动接受和心不在焉的方式进行逃避。其次,有些音乐教师一直是孤军奋战,由于缺少相互学习和交流,久而久之成了自我封闭的教学模式,也有的因为曾经在教学上取得过一点成绩而在原地沾沾自喜,这些都与音乐教育的发展不合拍的。有句话说得好:学生永远是新的。如果我们教师停步不前,必会遭到历史的淘汰。第三,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都趋于单调,许多学校都只靠“老师的说和唱”、“粉笔”、“琴”、“录音机”‎ 等,课上除了唱歌就是听歌了。还有些老师懒得设计课例、自制教具和使用已有的先进课件,就只用单调模式进行教学。或者,有的老师喜欢主宰一切,学生只能洗耳恭听,气氛严肃枯燥。第四,有些老师在学生面前要摆“先生架子”。这样的话,就和学生有了隔阂和距离。‎ ‎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吸引中学生上好音乐课呢?‎ ‎  前提:我爱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他们!我把学生看成一个有待开启的宝库,虽然,他们有时会惹你生气,但我总是努力的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音乐是一门艺术课,我们老师也要像艺术家一样善于“进入角色”,针对学生这位“对象”,本着始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老师要会演,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在《中学音乐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  1、认真的理解:‎ ‎  中学基本乐理教学的任务是: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使他们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视唱能力及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但实践中,这方面的内容又是比较枯燥和不容易理解的。所以,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导入,来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乐句”这一知识点时,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简短的、拍子多样的、尾音上扬的旋律,如图:‎ ‎  1=C     3/4‎ ‎  (上句):∣5 - 65∣3 - 36∣5 5 ì6∣5 - -∣‎ ‎  (下句):‎ ‎  (其他略)‎ ‎  他们会创编出很多好的下句,然后我就启发“这样是不是很象古代诗人在对诗啊?”通过创编,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乐句的概念和要求。同时,我要求他们将好的旋律哼唱出来,也可以自己加上一些变化把小作品展示给大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  又如:在视唱练耳方面,我采取了“比一比,赛一赛”的模式,让学生为自己小组争高分。把视唱、听音、听辩和听记等教学内容编成游戏、比赛和抢答题。他们争先恐后的样子可认真了。‎ ‎  2、深情地歌唱:‎ ‎  中学的歌唱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用歌声正确地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和情感的。针对不同情感的歌曲,老师要设计适当的导入。比如,在教学生学唱《大海啊,故乡》(初中第二册音乐课本)时,我先请学生谈谈我们的家乡湖州。他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说湖州地理和物产的;有说湖州名胜的;有说湖州名人的;有说赞美湖州的歌曲的;以及有说和湖州相关的诗词的等等……我最后总结:“由此可以看出你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今天有一个人也很爱自己的故乡,但他是用歌声来表达的,我们带着几个问题来听听看。”(问题:歌中的“我”故乡在哪里?这个“我”‎ 现在在故乡吗?他是怎么表达对故乡的爱的?)从而,让学生在理解了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后,让他们带着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歌曲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来学唱,在唱的过程中他们能把情感处理得很好。强弱都用得恰到好处。最后,他们学会了,我拿出一首诗句“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让学生为这诗句来创编旋律,写好的同学既可以自己哼唱,也可以请一位“歌手”唱出来,优秀作品可以贴在作品栏里,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又如:我在教《河边对口曲》(初中音乐第三册课本)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放了一段战争小片段,让他们看后说说战争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学生能把自己从书上学到的知识和观看影片获得的资料描述出来。然后,我将歌词设计成剧本的模式出示给他们看,给他们几分钟准备。让学生来做演员,表演这一片段。他们会很想试试的,并且要表演成功就一定会把歌曲情感全理解。然后,我再象“导演”一样,给他们指导,最后把旋律加进来,说唱出来。课堂气氛非常踊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既学会了革命歌曲,也使他们感受到这类作品同样很有魅力,并有很深刻的意义,不像一些流行歌曲,都是“情”和“爱”。‎ ‎  3、潜心地欣赏:‎ ‎  音乐欣赏课的重点是从“听”‎ 中去感受作品,但如果提高和加强音乐课堂的意境设计,那会使每一堂课精彩、有趣、生动、活泼、同时,对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培养兴趣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学生目前比较喜欢的是流行音乐,我要怎么让他们去听戏曲一类的作品呢?如:欣赏越剧《祥林嫂》(初中第四册课本)时,我以给学生讲一个故事的形式导入,将主人公凄惨的命运有感情的讲述,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也以角色的表演带动来听祥林嫂唱《听他一番辛酸话》。又例如:欣赏木管五重奏《窗花舞》(初中第四册课本)时,我利用自己本身有舞蹈的专长,将内容节奏宜载歌载舞的一段编成简单的舞蹈片段,以边歌边舞的形式上课,吸引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有时,我还让学生自己自由创编,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学生的积极性一样很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4、兴致淋漓地弹奏:‎ ‎  现在许多学生都会一点器乐,这方面的教学能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巩固基本乐理的知识,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使他们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比如:在一节课器乐课上,讲的是打击乐器(初中第二册课本),我找来了:鼓、钹、镲、碰铃、木鱼、小锣等等乐器,以组为单位,让学生每人都能使用到一件乐器。然后,先让他们“玩”(既了解),然后给一小段节奏,试着敲一敲,其他没有乐器的同学就用拍手或拍腿的方式配合。轮流一圈后,通过训练,学生能把握了,我就将自己挑选来的音乐旋律和多媒体屏幕上的电影场景放给学生听,感受了解之后,让学生用手中的乐器发挥作用,来给音乐、场景配上简单的节奏。虽然,学生开始会很糟糕,但他们能慢慢同过训练越来越好的。虽然有点乱,但每一位学生都用心的听和感受,积极的参与,怕自己错过了机会,效果很好!‎ ‎  5、迷人的创作:‎ ‎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创作是最珍贵的。在教学中,作为老师,我应用个人电脑中最流行的迷笛音乐来制作软件,通过学习能制作属于自己的美妙音乐了。打开Cakewalk,就能看到音轨窗(Track),这是主窗口,它分为两部分,左边是各个音轨参数,右边是一条条被分割的整条音轨。两边都一一对应。我还给它们取了名字,以便于区分。第二个主要的窗口就是钢琴卷帘窗(Piano Roll)从VIEW菜单中点击它就可以进入这个“神秘地带”了。例如:我将自己制作的表现“课间”的音乐向学生展示:‎ ‎  1=C     2/4‎ ‎  5│11 21│0 5.6│65 0│06 62│22 02│22 1.6│5 3 0│‎ ‎  6.5 6.5│3 5.3│6 6 0│12 22│02 03│5 ì│ì -‖‎ ‎  通过展开讨论我的“课间”,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于是我便出示一系列场景如:餐厅里;宴会上;湖面划船;运动会上;猫捉老鼠等等。让学生从乐句→乐联→乐段,逐渐来创作,使他们从音阶、旋律、节奏强弱多方面来体会、思考、表达,最终培养了学生具有审美的耳朵和高尚的情趣。‎ ‎  [总结]综上所述,是我对吸引中学生上好音乐课的思考与探索。实践证明:我的五点作法行知有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也是符合音乐教育的规律的。我将在这条音乐教育的道路上继续思考与实践。‎ ‎  [参考文献]‎ ‎  1.《音乐教学》  邵祖亮主编, 徐续标 、张荫尧 副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 ‎  2.《音乐论文写作》(讲授提纲)姜宝海、 姜 姝编著(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