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怎样引导学生自出应用题激发学习兴趣
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砂坝镇中心完全小学 周淑英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要求学生把原应用题改成其它计算的应用题。同学们往往反应比较大,也不够重视,就算改编,但也是模仿性多,创新性不够突出。在现行的小学教材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要求学生自出应用题的练习,主要是自出简单的应用题。那么,从我们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练习对于促使学生学好应用题,以及发展空间的出题能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学生通过自出应用题,能使学生对各种运算的概念理解得更深刻,又能够使学生在出题中正确地掌握应用题的结构,最后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及提高学生对解答应用题的兴趣和效果。通过独立自出应用题,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清楚、更明确,陈述和判断也会变得更有把握和更有依据。同时,自出应用题还能培养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去,从而对学习数学的知识更有兴趣。
一、模仿出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模仿能力强有利于小学生较快掌握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初学的学生,对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没有一定的认识,在独立出题的过程中常常语言罗嗦,出现了很多与题目无关的信息。通过模仿出题,学生在看似简单的模仿练习中,能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基本结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一开始就独立自出应用题有一定的困难,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但是模仿出题相对就简单的多,学生在模仿出题的过程中能逐步消除对自出应用题的畏惧心理。常进行这样的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出应用题的信心,激发学生自出应用题的兴趣。在模仿出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出题的素材,所以非常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也精炼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出题,学生的思维拓展了,理解加深了,更容易出出富有个性的应用题,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改编应用题
在学生模仿出题的基础上,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数量之间的基本关系也掌握的比较扎实。但是往往应用题提供的信息中,其数量关系是可以相互的转化的。如“速度×时间=路程”,便有“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如果仅仅进行模仿出题,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在一种数量关系中,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出应用题能力的提高。在学生模仿出题的能力发展比较好,对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数量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新组合应用题中的素材,互换条件问题、增减条件或改变问题进行出题,这就是改编应用题。
改编应用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间的关系,为学生能独立自出应用题的打好基础。我在学生认识了“
苹果的总数-吃掉的苹果数=还剩的苹果数”这一数量关系,让学生根据原有苹果数量、吃掉的苹果数和剩下苹果数量之间的关系,互换条件和问题,改编应用题,学生在熟悉应用题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便会改编“原来有25个苹果,被吃掉一些后,还剩20个,吃掉了几个?”及“吃掉了5个苹果后,还剩20个。原来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样的改编,学生对苹果的总数与吃掉数量、剩下数量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的更为深刻,此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增减条件,改变问题来自出应用题。有学生自出了“原有25个苹果,吃掉5个,又吃掉6个,还剩几个?”“原来有25个苹果,梨子比苹果多8个,借走5个苹果后,梨子比苹果多几个?”等应用题。学生在改编应用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而且养成勇于创新,勇于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三、独出应用题
在模仿出题、改编应用题的基础上,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独立自出应用题,独立自出应用题是指学生独立根据一个或多个信息,正确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用具有一定逻辑性的语言自己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对于学生自出应用题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出应用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自出应用题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老师在出示例题或提供自出应用题的素材时,都要源于学生的生活,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自出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出现的余数来自出应用题,如“买东西多余的钱”、“家中分水果时出现的余数”等,这样的素材,学生有一定的经验,便于学生自出应用题,又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和态度。
(二)以直观素材为主自出应用题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而且小学生的思维仍带有很大程度的具体性,因而在指导学生自出应用题时,要尽可能呈现直观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实物、图片,也可以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但在学生通过直观信息自出应用题能力较强的时候,教师也可出示线段图、算式等较抽象的信息,请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出应用题,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三)要及时评价学生自出的应用题
孩子们需要体验成功,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扬,得到认可。在自出应用题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自出的应用题及时评价,以激发学生自出应用题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自出应用题,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并借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当学生对学习自出应用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思考,大加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知活动,促进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指导学生自出应用题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是随着学生的经验和理解能力的增长于提高,他们会逐渐喜欢自出应用题,而且会越来越有兴趣,也会更加喜欢数学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