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关于小学常识课中探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
小学常识是一门指导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小学常识指导纲要》指出:“让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认识事物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探究问题、探究新知的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纲要》强调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通过“探究”来认识事物,获取并应用知识。《科学》课程也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探究性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它是当前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全新的理念,又是20年来小学自然教学改革所一直推崇的教学思想。它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我们在小学常识课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让学生亲历探索世界的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得以体会科学家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解释问题的“解”,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借以渐渐掌握科学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和品质,这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视角一:如何构建有价值的问题?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标,构建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在“小学常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中,我们认为问题的构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问题的新颖性和挑战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枯燥的知识激不起探究的愿望,教师要善于挖掘隐性的知识,设计出新颖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11册常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讲述的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鲜卑族的一次成功的改革,由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若照本宣科肯定索然无味。课上不妨这样设问:孝文帝是哪个民族的皇帝?(鲜卑族)我国56个民族中有没有这个民族?(没有)这个民族哪里去了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和探究,从而更深地理解了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突破了教学难点。
2、 问题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问题的现实性指有关自然科学的问题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或尽可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例如,十册常识《岩石的风化》一课,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一块风化了的岩石,让他们仔细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提出:是什么原因产生了岩石的风化现象?然后围绕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这样的问题来源于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问题的可行性指问题的探索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对需要探究的问题要把握适当的难度,让学生尽可能在现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进行探究。如学生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物产的内在联系从未了解过,让他们直接探究某地的相关地理现象就勉为其难了。强调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之上,使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
3、 问题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注重问题的产生过程,而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则是关键。课堂上设计的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造力。如九册常识《摩擦力》一课,先让学生测拉动铅笔盒时的摩擦力,板书记录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设问: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大,学生容易从数据中发现问题,进行质疑和猜测,为他们提探究活动的展开指引了方向。
视角二、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角色要求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程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包括认知、情意、能力等。在“小学常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中,我们也积极向新课程标准靠拢。课堂上教师不是把知识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是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激发者,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如《岩石》的风化一课中,让学生观察、动手,说说自己的发现,得出岩石风化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知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充分感知后自己发现的。这样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
2、 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舞台效果”:少数学生小手高举,多数学生洗耳恭听,师生问答一来一往忙得不亦乐乎,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成了“表演”,学生则成了“演员”和“观众”。为此,有人惊呼:学生的主体何在?教师的主导何在?《科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应全程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探究、代替学生思考,应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在课堂上,教师参与探究主题的确定、参与探究方法的选择、参与小组讨论、参与研究活动的评价,和学生一起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3、 教学内容的开发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了“教教材”,教师成了书本知识的忠实传递者。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为学生学习留出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并鼓励教师“用教材教”
,有意识地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自主和谐的发展。如十册常识《南极见闻》,不妨由教师创立一个介绍南极知识的学生网站。这样使信息容量更为丰富,也不失为一个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资源能力的较佳途径。又如九册常识《沙漠和绿洲》,原来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可通过教师充实相关知识信息,分成《沙漠》和绿洲》两课。
视角三:关注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条件支持
1、 小学生的探究水平现状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探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探究的开展随兴所至,探究过程简单、短暂且不严格,基本上以直接的观察为主要探究方法。如在《岩石的风化》一课中,学生小组实验、研讨时间为17分钟,学生主要探究了一个问题:温度对岩石风化的影响,对其余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轻轻带过。其次,在汇报交流时,研讨也不够充分,如学生没有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学生汇报交流时争论较少,他们更多地关注现象本身,缺乏对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深入研究。这也提示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介入多少,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章鼎儿老师执教的《蜡烛会熄灭吗》一课中,在学生最需要教师帮助支持时发提示卡,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但探究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自然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在多次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掌握探究的方式和技巧,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
2、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还需要条件支持
探究式学习往往需要充足的材料,在一个学生太多的班级里,如果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探究活动很难展开和深入。因为探究性学习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知识可以让老师讲,就是要让孩子动手去做,动手做就要给他材料让他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让他认识科学的规律,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全国自然教学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曾撰文指出:没有材料的科学课就没法上了,这就是大教材观,它不仅包括书本,还包括学具和工具箱。比如研究《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就得有导电能力各异的各类物体、小电珠、干电池等,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见识一下光敏电阻和超导体的奇特作用等,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奥秒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思想感情。
从时间上说,学生们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要留出因错误而耽误的时间,要有时间做沉思默想,还要有时间来开展相互讨论。探究性学习还要求学生以较多的课外时间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去做诸如阅读、实验、考察、调查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当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从提出研究的问题,到完成探究过程是一个整体,不仅需要学生思想活跃,勤于思考,而且要求教师善于处理探究中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注意探究过程中“倾听学生”、关注学生,这样才能使探究性学习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为断提高。
以上只是一些肤浅的认识和思考,在科学课程即将向我们走来之际,我们对探究性学习的思考和讨论是及时有益的,毕竟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只要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不断努力,我们肯定能教好明天的科学课的。
参考资料: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学自然教学2002年第4、9、10期 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