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口算训练在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
每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数学起,就要和计算打交道,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而通过我们平时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并且直接阻碍了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许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认识上的错误,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都归为“粗心”。当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重视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再加上对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提供足够的指导,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不容质疑,口算能力薄弱是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一、口算训练的重要性口算是一种不用计算工具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法。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式,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眼、耳、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不仅促发学生的思维,还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因此,口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口算的训练。
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在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进行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时,十位上的两个数之和(或差),个位上的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大小关系,也只有通过观察,在大脑中形成思维定势,并迅速做出判断,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是不进位(或不退位)的加、减,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快速的思维过程,口算的训练,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识记能力和再现能力的重要措施。
学生的思维,是由一般到抽象,又由抽象到一般的复杂过程。先是对具体实物的感知形成数的认识,也就是形成实物的直观表象,然后通过对实物的感知,在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数量关系,即使不出现实物,头脑中也能形成数的表象特征,正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关键。例如,给出两个数的加、减口算题,学生首先进行一番时间极其短暂的逻辑思维,确认“不进位(或不退位)的,还是进位(或退位)的”,事实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逻辑思维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很大,口算的对错快慢,反映在学生对两个数的判断速度与准确性上,口算能力的训练,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养成。培养学生的数感,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去实践、去尝试,逐步形成对数字的快速认识反应。
二、如何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1、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口算教学中,我们也要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使学生乐于口算,从而不断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比如,可以采取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口算能力。
2、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
口算本省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有的学生便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比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就用掉了几麻袋的草稿纸。通过介绍数学家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培养勤奋学习的良好品质。
3、教学时要抓好如下方面:
(1)理清算理。
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都应加强算理分析的训练,只有理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2)加强基本口算练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应让学生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除法都是基本口算内容应熟练掌握。每天坚持3~5分钟口算训练,形式应灵活多样,并结合教学内容有正对性、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进行训练。
(3)多种形式变换训练,比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答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形式。听算练习的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4)拔高训练。
当学生都能熟练基本口算之后,就应转入拔高训练,即教给学生灵活的口算方法和规律。
(5)设计口算题要有一定的坡度,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所以,教学中尽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有效防止错误,并持之以恒地做好口算教学工作,那就一定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5、重视错题分析。
学生计算出了错,就一定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寻找错误的根源,及时改正过来。对于重复犯的某种错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既达到“治病”作用,又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6、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纠正小学生计算中错误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会发现学生出现差错的原因:
(1)感知不准确。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粗糙的,他们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在看题、读题、审题、以及抄写的时候,有时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是模糊的,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使信息失真,致使学生把题目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比如把“35”
写成“53”,把“+”写成“-”,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在注意力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比如,学生在解答计算题时,老师的一句“请大家把字写认真些”,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导致计算错误。另外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容易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漏写字等错误。
(3)思维定势的干扰。
计算中,学生往往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
总之,口算能力训练在数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口算的培养,使之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