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论文之初中历史教学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探究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是促使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表现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卓越的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觉悟和文明的集中体现。而历史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内容,毫无疑问必须担负起塑造民族精神的艰巨任务。
一、历史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历史教材,挖掘教材与民族精神的结合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1.国家意识教育
(1)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2)帮助学生了解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坚定完成祖国大业的信念,自觉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3)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国情,看到我国的宏伟前景和发展方向,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崛起历史的艰难曲折,领悟开放交流、改革进取和尊重经济规律的巨大作用,树立自立、自强、开拓、进取的信念。
2.文化认同教育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民族语言特点,感悟我国汉字对我国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系统深入地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对民族的自豪感。
(3)了解中外革命斗争史,理解革命军队拥有的不畏牺牲、顽强作战、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的情感。
(4)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深厚的艺术科技创造潜力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体会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人文传统的重要性。
3.公民人格教育
(1)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利益和民族尊严。
(2)了解诚信传统自古有之,诚信成就成功的道理,加强法制观念,培养诚信守法的品质。
(3)了解古代中外友好平等合作的重要性。
(4)学习中外优秀历史人物的成功历程,了解成才的艰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勤奋自强的精神。
二、历史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
1.钻研教材,挖掘和利用体现各种民族精神教育的资源。 在当前的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与民族精神的结合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让课堂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神奇的青铜文化,美丽的丝织品、陶瓷艺术,气势恢弘的兵马俑与长城,先进的四大发明……
这些都能够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戍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经过28年武装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段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能激起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世界近现代历史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学习西方优秀的民族性格,为我所用。比如美国人在西进运动中形成的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德国人善于总结、强于思辩的民族精神;日本人自强勇敢、勤奋刻苦的民族精神,俄国人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等等。
2.巧设问题,引起学生共鸣,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 我在讲《丝绸之路》一课中,设计思考题“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人抓住,被迫在匈奴结婚生子,过了十几年,张骞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最后抛妻弃子,逃离匈奴。如果你是他的孩子,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真诚表露自己的情感,教师启发学生学习张骞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先国后家,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在讲完中国史后,我设计思考题“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涌现了无数的爱国人士,他们中有的毕生忧国忧民,有的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有的为了国家的统一奋斗终生,有的为了保家卫国而捐躯……而正是这些人,才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成为我们民族前进的强大推动力量。请你一一罗列出来。”
学生热烈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忧国忧民的孔子、屈原、范仲淹、顾炎武,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苏武、文天祥、朱自清,维护国家统一的祖逖、陆游、辛弃疾,为国忘家的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保卫北京的于谦,为国捐躯的清军将领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邓世昌、林永升,英勇抗日以身殉国的国民党将领佟麟阁、张自忠,坚决禁烟的林则徐,为国争光的詹天佑,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华侨旗帜陈嘉庚,我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历史课讲述的是遥远的过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比较难以产生共鸣, 因此必须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民族情结。(1)利用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各种历史场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投入地了解历史,达到感情的升华。如在讲“九一八”事变时,我给学生放《松花江上》录音歌曲,歌声仿佛把我们一起带回了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击日军的场景,反抗外国侵略,希望国家强大的民族情感在课堂中营造出来了。讲“甲午战争”时,给学生看一段“甲午风云”中关于黄海海战的场景,学生深深地被邓世昌,林永升等爱国官兵临危不惧、英勇奋战、誓死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大无畏精神感动了;讲“三大战役”
时,让学生看《伟大的战略决战》实况片段等,这些都是教师用语言讲述而无法比拟的,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憾作用;组织观看《邓小平》、《毛泽东》等影片,充分展现了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影片和历史知识的结合使学生对这些伟人的印象更深刻了。(2)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编排历史短剧,并由学生来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使学生深临其境,深刻体会历史人物的心理,历史事件的实质,同时也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主动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初二历史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分章去编写历史短剧,学生积极性都很高,创作了不少历史短剧,如《“致远号”沉没记》、《林祥谦威武不屈》、《五四运动》、《智取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学生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民族情感得到升华。
4.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提倡学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去亲身“感受”历史,组织多种参观活动,让学生参观**一大会址、宋庆龄陵园、张闻天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
让历史课成为陶冶性情、提高民族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课堂,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