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论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论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罗红谦 (贵州省习水县民化乡民化完小 贵州 习水 564617)想象是对已有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想象能力是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人占有的感性材料越多,想象也就越丰富,越开阔。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应该从小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和生活中入手。课内学习中获取一定的感性材料。在课内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直观教具,运用视频、投影等现代教育技术播放、展现动画、实物、图案等充实学生的感性认知。如在教学《做风车的故事》一课,可以借助“风车磨面模型”把实物和图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观察实物,理解图画。在课外学习中丰富感性材料。在课外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郊游、实地考察、观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学生亲临其境,扩大视野,增加感性材料的储备。在生活中积累感性材料。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实践是学生获取感性材料的最常见最直接的途径。除了正常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嬉戏玩乐外,教师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根据学习内容布置学生进行生活观察,如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观察植物的生长、把握理解自然现象等,促进学生感性材料的积累。1
宽松的情境是想象的前提想象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想象的情境是想象开展的前提。这里所说的情境是情感、时间和空间三位一体的集合。只有在宽松的情境里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才能思路开阔,思绪飞扬。 第一,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想象的情感空间。民主融洽、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想象的情感空间,也是想象的前提和条件。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氛围只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不能想象、不会想象、不敢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首先应从课堂气氛入手。生动活泼、民主和谐营造出宽松的情感空间,是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的良方,也是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激励学生放飞思绪,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的前提条件。第二,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教师在上课期间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想象。不要把每堂课的内容排得满满的,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想象。否则便可能使学生养成了惰性,养成光听不想的坏习惯。所谓的空间,指教师提出的需学生想象的问题,在课堂上完不成就布置到课外,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在时间和空间充分保证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最大限度的被激活,想象才会收到实在的效果。2 合理的引导是想象的关键想象是创设新形象的过程。创造什么样的新形象,如何创造,是进行想象时的心理预设。因此,想象——
这一心理过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它要求对既有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取出适合的可用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创设出新形象。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追求一定的教学效果。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对于学生想象的激发和培养一样的服从于服务于教学目标。这就涉及到对学生想象的合理引导问题。第一,明确引导的目的性。想象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心理过程。否则想象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陷入妄想、臆测的窠臼。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心智未发育成熟,想象的目标性模糊,因此,尤其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使其想象在切合教学目标的轨道上展开。第二,强调引导的合理性。合理是指想象的过程及所创设的新形象符合生活发展逻辑。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合理想象是指想象契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能实现所追求的教学效果。合理引导想象,一要拓展思维,设计情节,给学生一个想象情境、“创意空间”。情节设计可以出乎意料但要合乎情理,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又围绕教学目标。二要立足于文本。在营造出想象情境后,学生思维活跃。为避免学生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要注重引导,将学生想象立足于文本。在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注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真正落实“发展思维”、“培养想象”
的教学要求。同时,有了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加之学生想象奇特而又合情合理,课堂气氛才会高潮迭起。三要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抬起头,举起手,大胆地说出你心中的想法,要相信自己,给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不错,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很大进步”等激励的话语,以及真诚的赞美、和蔼的微笑,使学生尤其是学习落后生获得充分的自信。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均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心理满足与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3 创新是想象的归宿想象是以记忆为原材料的心理活动,这一活动的结果是新形象的诞生。因此可以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新是想象的归宿。天文学家由牛顿的万有引力提出了宇宙“黑洞”之假说;发明家由鸟的飞行想到了人的飞行,从而发明了飞机等等,不胜枚举的例子告诉我们:想象越丰富,创新力越强。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发展创新力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霍姆林斯基讲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语文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人文功能,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一方面,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想象情境,活跃学生思维,提供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灵感和奇思妙想,不能给以成人化的评价,教师应适时捕捉学生的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认知倾向。只有抓住鲜明生动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放任自由”、“大胆想象”、“标新立异”,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开发,培养个性情感的独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