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8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班级管理中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班级管理中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 一、概念界定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学生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班级管理目标和个人成长目标,充分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有效利用及整合自我资源(价值观、身体、心理、行为、信息等)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活动。学生的自我管理以自我发展的目标为导向,以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为基本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首先,从管理主体看,学生自己就是自我管理的管理者;其次,从管理客体看,学生自我管理以自我为管理对象,具体讲就是以自己所拥有的内在资源,既思想、情绪、语言、行为等等为管理对象;第三,从管理工具看,学生自我管理以自身素质,尤其是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志等心理品质为主要工具去管理自我。本文所称“班级管理”是指班集体建设中有关学生纪律、卫生、文明、“两操”、公物等项常规管理。所称“学生自我管理”之“自我”‎ 既指个体学生,也指群组学生。二、理论依据1、心理学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它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和结果。个体的存在就是为了自我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需求构成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逐级满足的。个体在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尊重,需要被积极关注。2、教育学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生生来就有一种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和需要,只是等待着唤醒和引发。”‎ 通过自主建构,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个性等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挖掘和开发。三、实践操作(一)健康的舆论导向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础健康的舆论导向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集体成员的言行能及时地作出肯定或否定,倡导或抑制的评价,对所有成员进行着无形的监督和调节。一方面,这种集体舆论能够把各种可能发生的负面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让不良思想、作风影响整个班级;另一方面,通过及时地对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进行正面的宣扬和倡导,间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在班集体建设之初营造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是至关重要的。1、班训大征集。在班级组建之始,班主任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训的大讨论,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选出本班班训,从中使每个学生明确班训既是全班同学和班级发展的目标,也是为达到这一目标对全班同学提出的要求。如经过讨论学生自己选出的班训“做真人、求真知”、“团结和谐、务实求真”、“静为本、勤为先、学为乐”等等,都从为人、求学、处事等方面对自己和班级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2、开好班队课。学期初,班主任可围绕“理想”、“责任”、“感恩”三大教育主题开好班队课,通过辩论、讨论、谈心、小品、演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心理体验。在课堂上让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刻苦奋斗的精神;让每位学生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对己、对人、对班级、对社会的多重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让每位学生明确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和关爱,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二)精炼的干部队伍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班干部作为联系老师和学生的桥梁,其工作能力高低,方法优劣,威信如何,往往能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和班风学风。1、选好班干部。在选举班委和团支部之前,班主任可以向学生讲清培养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自己工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激励学生产生锻炼自我的冲动和实现自我的强烈欲望,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担任班干部在为同学提供服务的同时大胆地展现自我,推销自我,尽心营造竞选班干部的良好氛围。班干部最好由竞选产生,让竞选成功的学生能产生“高峰体验”,富有成就感,这样工作就会更有动力,更有干劲。2、培训班干部。第一,培养班干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班 干部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很微薄的,很多工作需要由多方面的努力和集体协作才能完成。在工作中要学生处理好自己与一般同学的关系,自己与其他班干部的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民主的工作方法。第二,明确班级奋斗目标,培养班干部的具体工作方法。班级目标明确了班级的发展方向,也明确了班干部工作努力的方向。在目标指引下,班主任或邀请相关德育老师分批分类对班干部进行具体的工作指导,使他们懂得自己工作的具体内容,开展工作的基本方法,如何定计划、作总结,如何与同学、老师沟通,如何组织班级专题活动等等。3、锻炼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干部每个人都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通过发挥各自才能去组织、管理班级的学习和生活,班干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作。从学期初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学期中具体工作的组织落实,再到学期末工作的考核和总结,在整个工作实践流程中让班干部学会组织、学会管理、学会公关、学会协调、学会合作、学会办事。(三)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班级应根据本班特点和学生特点建章立制,用健全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引导、评价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和成效。班级管理中除了常规的《班级行为规范》、《班级奖惩制度》、《班级民主议事制度》、《班干部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之外,在实施学生自我管理中还可以建立以下四项制度。1、三思制。一方面,要求学生做到每周“三思”,即“我这星期进步了吗”、“我还有哪些不足”、“我下星期如何改进提高”‎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到每事“三思”,即事前思考“我是不是考虑周密了”、事中思考“我敢不敢争取更好”、事后思考“我有没有成功的体验”。每周“三思”还要求学生每周以书面形式上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及时予以反馈。通过这项制度的实施,使自省、自律、自理、自强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并外化为学生的日常言行。    2、岗位责任制。根据班级管理中纪律、卫生、文明、“两操”‎ ‎、公物等项常规内容,把班级管理工作设置为若干工作岗位,由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自主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岗位作为自己的工作责任岗,每个具体岗位责任落实到人,班级事务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时时有人管、人人能自管。这项制度通过每个学生自己的亲身岗位体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而且更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感恩意识。3、值日班长制。班级学生以学号为序每天由一位同学担任值日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当天的日常管理事务和适时监督岗位责任人。值日班长当天晚上作好《值日班长日志》,第二天早上向全班同学通报前一天班级总体情况,主要指出不足及相关责任人,之后把《值日班长日志》移交给下一位值日班长。这项制度能够使学生在管理班级、管理他人、管理自己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和发挥宏观调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干部例会制。由团支部每周日下午组织班干部例会,例会由负责监督本周班级管理事务的团支部委员向全体班干部通报本周班级各方面情况,一方面,对先进的人、成功的事予以充分肯定,提出表扬,对后进的人,缺撼的事班干部共同查找原因,理出解决的对策方案,有困难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另一方面,对下周班级的管理事务进行适当布置。例会情况记入《班干部例会记录》,由该负责团支部委员于下周一早上向全班同学通报。这项制度不但能提高班干部的组织议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而且能让全体同学及时了解班级的发展状态和班级的努力方向。四、思考建议1、摆正班主任位置。在学生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而且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但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更不可忽视,也不可时有时无。在班级组建之初,班主任要传授班级建设的初步思想,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大概设想,并尽可能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信念;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提供各种锻炼岗位和实践机会,并予以引导、启发、监督、反馈。此外,班主任要及时处理一些偶发事件,尤其是要对自理、自控能力较差的“钉子户”、“难缠户”的负面言行进行有效监控和疏导。当班干部的工作受阻时,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亦可树立、维持、提升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总之,班主任要把握方向,给予指导,解决疑难。2、引正非正式群体。学生中往往会根据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成绩和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一些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内部的核心人物通常具备一定的特长和组织管理能力,对该群体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对这些核心人物班主任要巧引巧导,且引且导,使之能够带动群体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非正式群体纳入到班级的正规管理中来。同时,对处于多个非正式群体中的交叉学生,班主任更要给予正面的积极关注,让这些学生成为“桥梁”和“纽带”,促进群体之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