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4-28 发布

英语(心得)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探究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英语论文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探究 ‎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探究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难以掌握其语言的,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须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正确理解语句结构,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增加了一项“文化”的目标要求,提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句子意义及语法分析,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教育。近几年高考英语命题提供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试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量不断增加;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能力而不只是语言知识。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用大量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为此,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探索和研究。一、‎ ‎ 教材入手,寻求文化信息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对话、文章以及练习非常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的渗透,其中有些文章则是专门讲解英语背景文化知识的,如 Body Language, American English, Australia, New Zealand, A Freedom Fighter 等等。教师结合课文,介绍英美国家的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制度、饮食习惯、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高中教材第一册第 87 课 Ireland,讲的是爱尔兰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Most Irish people go to church every Sunday and the chur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people's lives. 意思是,大部分爱尔兰人每个周日都去教堂,教堂在他们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讲解这句话时,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一点西方的宗教文化。在西方国家,人民的宗教观念根深蒂固,取名字都要赋予宗教意义。比如:John(约翰),宗教含义是上帝是仁慈的;Elizabeth(伊丽莎白),宗教含义是奉献上帝的祭品;Peter(彼得),宗教含义是耶酥十二门徒之一。在讲解“A Freedom Fighter”时,通过文章的学习向学生介绍并讨论一下美国种族问题的根源以及黑人运动的斗争史,再联系几年前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种族骚乱,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美国种族歧视的严重性。在讲解 Book One Unit 22 Britain and Ireland 这一单元的交际功能项目是识别身份(identifying people)。在对话中 David 说了这样一句话 “I'm from Britain. I'm British but I'm not English. I'm from Scotland. I'm ‎ Scottish.”对此学生有点不太理解。我结合后面的阅读课 Britain and Ireland的教学,介绍英国的全称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即英国分为 4 个部分:Scotland,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他们有不同的民族:Scottish, English, Welsh, Irish,正如我们对中国人不能说“你来自中国,你就是汉族人”一样,因为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这样,了解了英国的历史与民族,再把学生熟悉的中国文化作对比,就不会出现“You are from Britain, so you are English.”这样唐突的问题。结合“文学作品”及“名人传记”等,让学生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历史及价值观等等知识文化。如通过学习Disneyland, Chaplin, Abraham Lincoln等名人传记,再结合Country Music一文中的歌词所反映的主题,使学生了解到美国主流文化强调自主、独立、个人奋斗,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亦如此。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词语的理解。例如:the cat's paw 猫爪子。有一则寓言说,猴子怂恿猫从火中取栗,约定分而食之。猫每次捞出一颗,猴子即剥开吃掉,结果猴子受惠,而猫爪在火中灼伤,受人利用而一无所得。英语中常用“猫爪子”来比喻“被人利用而自己并无所得的人”。To meet one's Waterloo ‎ 遭遇滑铁卢之战。十九世纪初 ,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最后终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后来人们将这一词语比喻“惨遭失败”。接触到 part-time 时,结合“part-time”students 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英、美社会。半工半读是美国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用自己挣的钱付部分或全部学费,这在美国大学生中十分普遍。有的是因为家庭困难,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并不困难,只是不愿意依赖父母,而想自立,才选择半工半读这条路的。在美国“自立”被誉为是一种美德,它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再如学习 peasant 农民一词,如果你用它去称呼一个英美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为,他会不高兴。因为“农民”在汉语中是中性词,而 peasant 在英语中往往是贬义词,常表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而真正的农民在西方称为 farmer。再如中国夫妻在介绍对方时常说:这是我的爱人。直译为英语是:This is my lover. 单词 lover 在英语中的含义是“相爱的人”或“情人”,它只有感情的含义而没有法律的内涵,使用不当会引起误会。再如有学生问“The dishonest official knew his goose was cooked when the newspaper printed the story about him.”是何意思?如果弄不清“cook one's goose”‎ 的来历,就很难弄懂这句话的意思。这个短语出自于一个典故。中世纪时,欧洲的一个小镇的居民,为了表示对敌人的愤慨,把一只大鹅高悬在城头,由于当时英国人把鹅看成愚蠢和无用的象征,结果更加激怒了攻城军,于是他们纵火烧毁了整个城市城市,城头之鹅当然也化为灰烬。如今,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毁掉某人或毁掉自己”。可见,词汇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词汇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内容的文化因素,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体现文化的用法。三、在语法教学中了解文化在介绍某些句法结构时,同时介绍其语意和交际功能。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疑问句,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 不表疑问表请求,按照西方人的风俗习惯,提出的请求常用问句形式,以表示有礼貌的请求,但若长辈对晚辈或比较熟悉和随便的人之间可简单的使用祈使句。再如有一位学生想表达“他游泳游得很棒,象一条蛟龙”。于是他便写出了这样一个毫无语法错误的句子:He swam like a dragon.殊不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在西方却是一种凶猛、残暴、不祥的动物。例如:The workers said that their boss was an old dragon.因此,仅仅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而忽视了文化知识,达不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再如翻译 You are a lucky dog. 在中国文化中,dog 常被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如走狗、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文化中 dog 却象征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a 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 day.(每个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四、在阅读教学中感受文化教师应选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训练材料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例如:有一篇阅读是这样,“Why don't you go to church?” asked the minister of the nonchurch goer.“Well, I'll tell you .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church they threw water in my face, and the second time they tied me to a woman I've had to keep ever since,” “Yes,” said the minister, “And the next time you go they'll throw dirt on you.”要充分理解这个语篇才会知道:一、“他们把水浇在我脸上”一句。它实指父母将新生婴儿抱到教堂受洗礼时,牧师将水浇在小孩脸上。二、“他们把我和一个女人系在一起,从此以后,我一直得照顾她”此句暗指在教堂举行婚礼。三、“他们要向你身上撩土”。它指西方人死后由牧师做最后祈祷,向棺木撩土再进行埋葬的背景知识。如果阅读者不熟悉英美国家的宗教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导致理解受阻,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幽默。再如有一篇文章是关于西方人的年龄跨度问题,其中有一句:Alice said :“It makes me angry when people say: Granny, you look younger for your age”有关问题是:The reason why Alice got angry was that _____.正确答案是:She hates being thought old.有些同学不理解。其实这里有两个错误,一个是不能称西方老太太为“granny ”,而应直呼其名“Alice ”‎ ‎;第二个错误,西方女人对年龄问题很敏感,即使60、70岁的老人也不认为自己老,自然不喜欢别人称她老。可见,影响阅读能力不仅仅在于语言知识和做题技巧,文化因素的干扰也十分明显,因为文化包含着很多历史、宗教等知识。因此,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他们讲解一些外国历史、风俗、最新科技等文化知识,使他们熟悉英语语言风格和表达特色,扫除因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所带来的理解障碍。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在英语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的教育,有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消除文化障碍,提高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加强文化教育。参考文献:于忠喜主编,《英语词语掌故辞典》第95页,1991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