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数学论文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数学论文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遵循《课标》理念,教学中应努力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实践中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感悟“生活——数学”的巨大魅力,以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我认为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挖掘教材,教学素材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激起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我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从“量黑板的长度”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一开始,先让学生用小尺子量黑板的长度,让他们感觉厘米这个单位太小了,这样1厘米1厘米地量太慢了,有的学生难中生智“我可以用家中的米尺来量。这样子更省事。”这时再引出“米”这个长度单位,就顺理成章了。接着,我让学生拿出老师事先分发的塑料布米尺,说:“1米有多长呢?请你们借助身边的事物或自己的身体记住它。”这时,学生们忙开了,有的用1米量自己的身高,看看到哪儿,有的量桌子的高度,还有的离开座位去量窗台、量门……当我让他们汇报时,虽然他们的语言不很严密,但是大多数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1米有多长或用手比拟1米有多长……由于我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身边的事物,所以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二、再现生活,探究生活化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更能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时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对于这个算理的概括,看来十分的简单明了,实则不然。一些学生在运用时常常出错,究其原因,恐怕是规律的产生脱离了学生的经验结构。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从学生熟知的生活购物引入,比如:妈妈带了 185元钱,买了一台风扇用去98元。问:妈妈该怎样付款?她还剩多少钱?学生有过类似的经验,他们大都会说把100元的付给营业员,找回2元,他还剩85+2元。然后再将上述生活问题数学化即185-100+2,于是对于185-98这类的简便算法,学生掌握就相当牢固了。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探究出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三、回归生活,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生动体现。教学中,教师应再现生活情景,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所学知识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实践,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识后,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帮小红买衣服”这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媒体出示:儿童服装店一角,三件上衣分别是35元、42元、29元,三条裤子分别是47元、35元、33元。接着小红的画外音“你能帮我挑一套衣服吗,算算需要多少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愿望为小红选了一套衣服并算出总价,有的甚至怎样付钱也考虑到了。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的情况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再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和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四、寻找数学,生活数学化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日常教学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寻找数学的习惯。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低年级的小朋友刚接触数学,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教师还应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我们自己校园里的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中年级的小朋友已有一定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如,学完乘除法的意义后,我让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并写成日记。阅读学生的日记,欣喜发现了学生的视野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妈妈买了14个苹果,我和妈妈每天吃2 个,可以吃7天。”;“今天,老师布置写生字1页,每页10行,每行10个字,一共要写100个生字。”;“一个肉松面包4元,妈妈买了3个花了12元。” ……也许,交上来的日记还都比较幼稚,但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则可通过数学活动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如要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必须量出学校的建筑物和操场的实际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才能画出来五、高于生活,创造生活化“数学作为一种普通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教学应努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联系,坚持引导学生展望生活美好前景,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进行创造的欲望,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喜悦,进而发展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学完“读统计图表”后,我让学生把学校图书室的图书进行统计,制出统计图表交给学校;学完“长方形的周长”
后,让学生为自己最得意的照片设计镜框,并着手购买材料进行制作。像这样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为了实现理想的生活愿望(前景),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使数学服务于生活。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地创造条件,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再现生机与活力;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