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1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四篇与全面深化改革心得感悟四篇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四篇
【篇一】
近期,《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众所周知,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这口个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提出“补短板”,时代意义重大、历史地位高大、人民意义伟大。
物理学有一个“水桶”效应,如果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存在这样的情况,就会严重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质量和效益。因此笔者认为,“补短板”要清楚为什么补、补什么、怎么补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补齐短板,更加要让“补”出来的“短板”再皮实一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基层“小康”了、老百姓的生活“小康”了就达到了预期效果。在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严峻的形势下,补齐短板才能确保“装得够多”,是人民至上的体现,也是党的建设在基层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思想要正,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不断补足精神之钙,让理论清醒,培植为民情怀,指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忠,抓住工作的重点和关键所在,走好群众路线,把群众的事办好。另一方面要补齐动作上的“短板”,在行动上更加坚决,充分认清为民务实和个人得失的问题。立足本职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在补短板的实际行动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
【篇二】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指出,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发起总攻的战鼓已经擂响,决战决胜的号角催人奋进,面对硬任务,比得是信念、信心和干劲,拼的是责任、作风和状态,惟有“硬碰硬”,坚定信心不动摇、扛起责任不松劲、聚焦目标不懈怠、转变作风不放松,努力交出让党中央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扭住“解放思想”,为决战决胜凝神聚气。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脱贫攻坚战打到现在,正是处于“将成功之时”,面对的都是“硬骨头”、硬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创新的思维和精准的方法应对,解决好“最后一公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脱贫路上办法多。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主动挣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迅速准确地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把准“病灶”、找到“穷根”。在此基础上,还要切实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在“精准”二字上下足功夫,紧扣贫困群众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从根源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坚决防止“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无用功,实现有形帮扶到有效帮扶的转变,推动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心”上。
聚焦“作风转变”,为决战决胜蓄能攒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这场大战中,党员干部的作风好坏,关乎最终成败。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吃劲阶段,越需要推动作风转变,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焕发出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良好精气神,切实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党员干部要坚守党的性质宗旨,自觉立起不忘初心的标尺,扛起牢记使命的责任,坚持人民至上、深深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在工作中注重倾听人民群众意见、探访群众疾苦,从群众的话语中找到决战决胜的“金钥匙”。要大力发扬和践行“钉钉子”精神,拿出“不破楼兰誓不还”的韧劲,朝着既定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钉牢钉实。要发挥好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以脱贫攻坚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
突出“补齐短板”,为决战决胜保驾护航。木桶的最大容量,取决于组成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工作的最终成效,取决于工作中最薄弱的那个环节。这也就要求我们要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以保证脱贫攻坚的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说到底短板就是问题,补齐短板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始终着眼于老弱病残等重点人群、“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以及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发力点,集中优势力量予以化解。要培养长远的战略眼光,在常态长效上求突破,将补短板与虑长远有机结合起来,从教育引导入手,帮助极少数贫困群众扭转“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同时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既能富口袋、更能富脑袋,确保脱贫攻坚的成果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一文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要实现总书记上述要求,需要抓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必须既高度重视“扶志”,又要用足社保兜底政策。
在近几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由于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及一些贫困户自身的原因,有的贫困户将扶贫政策片面理解为贫困户什么也不用干,如果自身生活方面有需要,政府就必须“全方位”“无条件”地满足自己,从而产生了“等”“靠”“要”思想,失去了主动思谋摆脱贫困的主动性。这种思想在贫困户中是有一定“市场”的,如果不补齐这块短板,扶贫势必变成了“助懒”,最终影响扶贫工作成效。必须下大力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重点解决这部分贫困群众自身思想观念上的贫困。
由于受疾病、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依然存在一些特困人群。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就必须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具体说来,就是要实现社保兜底在这部分人群中的全覆盖,使这些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重点的特困群众基本生存需求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要从政策、培训等多层面入手,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
总之,我们要做到扶贫不忘扶志,扶贫与社保兜底“不脱钩”。按照总书记要求,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篇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补短板是硬任务。我们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面对问题,要继续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面对成绩,要按照既定部署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可持续性,在目前发展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同时持续做好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客观真实反映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避免盲目攀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形成良好预期,坚定发展信心。
现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还有不到两年时间,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要避免浮躁情绪,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要坚决克服“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全面深化改革心得感悟四篇
【篇一】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充分而完备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是国家长治久安、稳定繁荣的根本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将“全面深化改革”这步棋走好走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中国之制”解码“中国之治”,给出了全世界坚定而独到的回答。
当好一名改革的弄潮儿,保持定力和勇于创新同样重要。一个国家的体制机制犹如参天大树深植于土壤的根系,改革可以改变根系的走向,但不能斩断制度的源头。历史证明,只有站在成熟稳定国家制度肩膀上的改革,才更有前进的底气和试错的可能。
翻阅文献,“善治”一词最早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八章“正善治”。 《道德经》最早系统性的提出了“善治”的社会管理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善治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下被赋予了新的政治意义。他不再限于政府的管理能力,而是着眼于整个社会的治理水准。社会的治理者,必须重视民生;不可与民争利,在利益面前要将自己摆在最后;管理民众时,管理者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要“居其实不居其华”,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公民社会是善治的现实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另外,现代社会“善治”的概念比传统的“善政”的使用范围更大。善治,不受政府范围的限制。公司也需要善治,社区也需要善治,地区也需要善治,国家也需要善治,国际社会也需要善治。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在全球化时代需要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这一新的公共权威和秩序,只能用善治来实现。善治是民主化进程的必要后果。民主化的基本意义之一是政治权利日益从政治国家返还于公民社会。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善治,是社会和谐、高度文明、高度发展的一种体现。
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首先审议了《关于2019年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报告》和《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说白了就是责任到岗、到人,提高办事效率,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也就是一种善治的体现。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对照要求进行自我检查,明确职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此次会议强调了七项重内容,分别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情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情况。履行责任、担当作为情况。牢记宗旨、为民服务情况。带头维护制度权威、提高治理能力情况。秉公用权、清正廉洁情况。结合分管工作乃至党和国家全局性重点工作谈考虑和设想。
会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善治的一种体现,强调治理核心是善治的基础。我们要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紧密团结统一在党中央的周围,才能更好地执行决策、方针,提高办事效率,实现善治的目的。
面对大局面之变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作出一系列重大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策略,而这一切都在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最广大的人民集体善治的一种形式。
我们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要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发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能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把党和国家工作做得更好。实现政府善治,社会善治,公民参与,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善治的实现,需要我们集体的努力和付出,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责任,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义务,只有这样祖国才会强大,伟大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篇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都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艰难险阻,列如国内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社会诚信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相当多。
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我们可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同时,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同时,要鼓励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篇三】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更好认识国情,了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在改革中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我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特点,不失时机地把改革引向深入、推向前进。
一、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源,不能在思想观念中去寻找,只能到社会实践中去寻找,只能聚焦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
二、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注重改革的整体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关系必须和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必须和经济基础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过去的改革是单项突破,从农村起步,并逐渐扩展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开始,并逐渐扩展到政治体制。现在的改革是整体推进,需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的关系,既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也要发挥其他各种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正确处理好制度建设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既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也要促进人本身的发展,注重治理能力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人民性。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人民群众队伍的扩大。”历史唯物主义用生产实践活动解释历史,说到底就是用劳动人民解释历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必须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与公平正义价值观是一致的。坚持人民是历史主体地位,必须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不断实现维护发展人民根本利益。这是带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是改革成果的享有者。增进人民福祉是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篇四】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把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列在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方案第一条,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其他监督相贯通的监察合力。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已经显示出多方面成效。
一是有利于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我们把行政监察部门、预防腐败机构和检察机关反腐败相关职责进行整合,解决了过去监察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优化了反腐败资源配置,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是有利于对公权力监督的全覆盖。我们把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纳入统一监督的范围,解决了过去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不同步、部分行使公权力人员处于监督之外的问题,实现了对公权力监督和反腐败的全覆盖、无死角。
三是有利于坚持标本兼治、巩固扩大反腐败斗争成果。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新体制的治理效能,收拢五指,重拳出击,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充分显现,一批腐败分子投案自首,标本兼治综合效应更加凸显。
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改革,促进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推进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