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音乐论文之巧引乡土音乐入课堂
巧引乡土音乐入课堂海南省海口琼山二中 梁华【摘要】本文通过
“以兴趣引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识;以情感激发情感,
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的精神气质;以审美触动审美,培养学生民族音乐
的传承意识”三个方面的阐述,论及《巧引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旨在让海南的民族民间乡土音乐走进音乐课堂,学生通过对
本土音乐的学习和渗透,从小产生对家乡、对民族、对自己生活的海南
这片热土的认同,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培养
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关键词】乡土音乐学习和渗透 民族归
属感 自豪感 审美情趣 责任与义务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音
乐宝库极其丰富,新教材中选用了我国的民间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歌
舞、戏曲音乐等诸多音乐门类。这些艺术宝藏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
智,体现了华夏高度的精神文明。 音乐能清晰地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
神气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民族精神体现,
是推动着民族的发展和兴旺的力量。每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旋
律以及调式调性上都有着自己典型的特点。例如:藏族的民歌宽厚辽远;
新疆的民歌活泼欢快;内蒙的民歌高亢悠扬,而我们本土的黎族民歌则
抒情委婉……。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观,
民族意识和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强化学生的民
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使学真
正走进民族音乐,真正从民族音乐中汲取审美的养分呢?本学期,在一
首海南黎族民歌《五指山歌》的教学中,我进行了一次课堂调查,结果
令 人 担 忧 和 沮 丧 :
了 解 、 喜 欢 、 会 唱
不 了 解 、 喜 欢 、 会 唱
你 知 道 海 南 有 多 少 个 数 民 族 ?
你 喜 欢 海 南 民 歌 吗 ?
你 会 唱 多 少 首 家 乡 的 歌 曲 ?
你 了 解 多 少 海 南 民 族 乐 器 ?
课后,看到这项调查的正面回答结果几乎为零的严峻现实,震惊的同时,
激发起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教育者的责任感。我意识到,教材上这
首黎族传统民歌《五指山歌》明确地表明了海南民族音乐在教材中的地
位和分量。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给学生提供一个欣赏和了解本土民族
音乐的独特视角,“让学生记住自己家乡的旋律”,引起学生对本土民族
音乐的兴趣和关注。一、以兴趣引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的审美
意识让学生真正走进本土民族音乐,就必须从学生熟悉和兴趣的音乐生
活环境开始。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对通俗歌曲的兴趣和热衷,努力寻
找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的契合点,以兴趣引发兴趣,培养学
生的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识。比如:当学生沉醉于流行与通俗作品时,我
适时地将一些符合他们审美口味的本土音乐像摇滚《调声》;通俗 MTV
《新五指山歌》等推荐给他们欣赏,这些带着浓郁民族色彩又蕴涵着现
代气息的音乐品种,那乡土节奏的灵动,那旋律调式的新颖,对学生的
审美意识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老师,海南民歌里也有这么‘酷’
和这么动听的歌曲吗?”我抓住这一教学的契机,顺势对学生海南民族
文化背景的介绍和海南民族音乐的渗透——詹洲“调声”的历史;“五
指山歌”的源头;“哩哩美”的出处;鹿回头的传说等。并水到渠成地
给学生提供了《黎家姑娘》、《斗牛调》、《黎族摇篮曲》等一些经典的海
南民歌,这些经过了作曲家和艺术家再度创作后形成的经典合唱、独唱
曲目,不仅在我们本土、在国内家喻户晓,也唱响在国际歌坛。学生的
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开始将音乐的视觉转向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
乡,他们开始吸纳着自己本土音乐旋律中的每一个音符。不知不觉中,
《五指山歌》的节奏要素、音乐风格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我欣喜地看到,
我的学生在乡土音乐的陶冶中获得了健康美好的音乐感受,准确完美的
音乐表现,提升了音乐的审美能力。二、以情感激发情感,培养学生的
民族音乐的精神气质可以这样说,各种传统文化都可以在民族音乐中找
到它的缩影,而旋律又是民族音乐的精髓。哪怕是对本民族的音乐一无
所知的人,在潜意识里,对那些委婉动听的民族音乐旋律,都会有认同
感与亲切感的。以情感激发情感,培养学生记住自己家乡的旋律。记得
在一次班级演唱会上,学生在惟妙惟肖地模唱着《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时,我用赞许的口吻表扬他们:“好极了,唱得有滋有味!为什么会喜
欢唱这首呢?”学生回答:“好听!因为是我们自己家乡的歌曲。”“喜
欢它的什么感觉?知道这首歌曲的曲调来源于哪里吗?”学生哑然。我
抓住这次教学的契机,告诉学生这首美妙上口的歌曲是根据我们家乡的
一个民歌旋律——临高渔歌《哩哩美》的音调创作的。此时,从学生的
眼神里,我读到了学生求知的渴望。我顺口唱起了“哩哩美”的旋律,
当“哩呀哩哩个美,哩哩个美雷爱,雷爱……”的曲调一经唱出,学生
似乎已经捕捉到了《西沙,可爱的家乡》的旋律灵魂。于是,我和学生
一同走进了《哩哩美》的故乡和那些被誉为“世界少有”经典音乐背后
的故事,走进了已经传唱了近 1000 年之久的《哩哩美》旋律。我们也
因此了解到:《哩哩美》的优美旋律也引起了国内音乐界的注意。著名
作曲家黄准、吕远等前来采风后,都大加赞赏。吕远随后为影片《西沙
儿女》创作的插曲《西沙,可爱的家乡》,就充满着《哩哩美》旋律,
其曲开头部分的“哎罗……”更是具有《哩哩美》浓厚而鲜明的特色,
高昂、悠扬,动人心弦,此时,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学生已经从真正意
义上走进海南少数民族的音乐世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学生对海南
民族音乐的情感又深了一层,对自己家乡音乐语言的热爱又增进了一步。
三、以审美触动审美,培养学生
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舒曼曾经说:“要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
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
民族性格。”通过对海南民族音乐和民歌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深深感到
海南民族音乐的博大和久远。更深切地认识到不懂得本民族的音乐就是
不懂得本民族的母语。以审美触动审美,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
我开始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与经典音乐的关系,并开始培养学生收集
和珍藏经典的民族音乐和经典的民歌。在这个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终于明白: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心声、象征和代言人。生活是民歌创
作的不渴源泉,民歌是音乐创造的不渴源泉——生活和民歌是民族音乐
创作的灵魂。音乐能够升华人的情感。学生开始关注这些民族音乐命运
的存亡和胜衰,他们甚至还成立了海南民族音乐学习小组,利用互联网、
MP3 等传递和交流经典的家乡民歌。我利用自己擅长音乐制作的特长,
把自己 2000 年在海口电视台与新疆电视台联合演出的海南原生态民歌
表演唱《叫侬唱歌侬就唱》和我市女教师合唱团在意大利国际合唱节比
赛演唱的海南民歌实况刻录转发给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和海南黎族歌
后——王妚大同台演唱的黎族民歌,聆听到站在世界之颠的乡音,感受
那天籁般淳朴的歌喉,体验那份专业与原生态交织的和声,学生的民族
音乐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启迪。这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将海南民歌
渗透到音乐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我甚至将这些歌曲改编成为民歌联唱:
《久久不见久久见》、《五指山歌》、《调声》《大柴歌》等,并加上一些
现代音乐的元素,学生对这些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音乐爱不释手,欲
罢不能。音乐源与生活,高于生活。地方本土音乐是我们音乐园地里一
朵美丽的小花,乡土音乐资源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渠道和途
径。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土音乐资源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其
实,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音乐就在民族的土壤之中,音乐就在我们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里。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只要我们敢于利用,我们
就能从民族的音乐百花园中攫取音乐灿烂花絮,去丰富、去完善、去充
实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