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 KB
  • 2021-04-28 发布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5篇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5篇 ‎【篇一】‎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 补齐短板,既是需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体力活”,更是考验执政能力和政治智慧的体“脑力活”。找短板,需要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集体参与,缺一不可。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成党委政府的实践命题、重大考题,考的是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这是一种攻坚破难、披荆斩棘的气势。查找短板,其实也是查找党委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短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只有思想解放,行动才会解放。找补短板,是一个“刮骨疗伤”的过程,尤其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破解一系列短板,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要转变发展理念。要登高望远,认真审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仔细分析外界的机遇和挑战。许多短板是多年的沉疴宿疾,要补齐补好,不能指望按部就班,必须创新方法。要举一反三、抓纲带目,聚焦“六大短板”中的根本性、引领性问题,持续发力,从而撕开口子带动全局。补短板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要建立清单机制,明确补短板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能量化则量化、能具体则具体,确保结果可考核、责任可追究。‎ 短板往往都是“硬骨头”,要把短板补齐补好,需要良好的作风作保障。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动员各级党员干部以学促干,转变作风,在补短板工作中当好先锋。各级干部要敢于直面矛盾焦点、触碰利益核心,遇到困难不退缩、有了阻力不停顿,以“钉钉子”的精神,啃下“硬骨头”,拔掉“拦路虎”,切不可当“老好人”“圆滑官”,做“老好人”。补短板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服务下延、力量下沉。要全面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各级干部适应转型升级发展新形象的能力和水平。坚决向“庸、懒、散、慢”问题开刀,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能。‎ ‎【篇二】‎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了我党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最高标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跃进充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机器强大的智慧与魄力。国家经济总体实力,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等方面都已经达到和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央央大国,正屹立在世界东方。在肯定成就和成绩的同时,党的领导人敏锐的看到了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补短板之策来源于“木桶理论”。补短板的意思是说整体水平取决于具体能力中最弱的一项,就像一只木桶,装水的容量最多只能达到所有挡板中最短那块的高度。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我们应肩负起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的历史使命,为完美收官“铺路搭桥”。找准补短板方向,集中优势“火力全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坚持正确的方向,是做好当前脱贫工作的前提。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扶贫对象才是解决深度贫困和特殊贫困群体问题的关键。及时发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不搞形式主义,正是本届政府务实的体现,一针见血的指出未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如何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果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治环境污染问题,这一点我们株洲市政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关停株治,株化,湘氮等百亿级大型污染企业。体现了政府整治环境污染的力度和决心。保民生,促稳定,将会是党和政府未来工作的主心骨。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让所有的人民群众老有所依。关注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成了新一代领导人最优质的特征。‎ 众所周知,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这个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提出“补短板”,时代意义重大、历史地位高大。‎ ‎【篇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政治方面的大国外交政策、建立全球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亚洲投行,杭州G20峰会,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这些都彰显了中国一洗百年耻辱,真正站立在了民族之林。经济上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西气东输,保护环境,扫除雾霾;南水北调,史无前例;三峡大坝,世界第一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龙;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经济上的巨大成就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让大多数人真正步入了小康,过上了幸福生活。‎ 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许多短板、弱项。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正确认识和分析了这一过程中仍存在的短板问题,并做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指示。‎ 一是人口和经济问题。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仍存在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思想不愿脱贫的问题存在。二是教育科技问题。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家庭教育支出越来越重。三是脱贫攻坚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国家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水平;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病兜底保障机制,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但返贫的困扰因素也很多,农民进城无业的问题。搬进城市后的融入问题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是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准则。总书记对“补短板”问题做出了科学精准的分析,对于税务系统而言,就是要发挥好税收工作的职能作用,充分认识疫情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站在政治的高度认识研究国家各项税收政策,创新工作理念,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让国家各项税收政策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使整个国民经济能够平稳有序,并逐步向好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各行各业只要按照总书记的科学分析,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在党的引领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如期建成小康社会。‎ ‎【篇四】‎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多方合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工作,决不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落下脱贫攻坚,贵州一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我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补齐短板保障民生,发挥政策优势,多形式、多渠道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切实保障贫困劳动力的复工时间和务工收入,牢牢掌握稳定脱贫的主动权。在“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我省采取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急迫问题的加强。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要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和后续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有机统一。‎ 基本医疗有保障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以医疗保障的全貌覆盖和服务方的全面改善是主要的目标。随着中国医疗保障覆盖超过95%,保障的提升主要向纵深推进,对大病医疗需求保障更好的覆盖,全面补齐我省存在的医疗保障方面的短板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义务教育有保障 目前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我省还存在以下短板弱项,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乡镇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能以实现。农村硬件、办公环境、设备、图书资料等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较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农村学生辍学较多等都是义务教育保障的短板弱项。‎ 住房安全有保障 我省开展危房改造,异地扶贫搬迁以来,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举措,确保任务政策落实落地。但短板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要加大危房认定,切实解决农村特困供养户和残疾人户无力建房的问题,结合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彻底解决农村不按规划建房的问题。‎ 饮水安全有保障 饮水安全影响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是涉及到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主题,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从实际出发,全面安排,重点解决高氟水、污染水、微生物病害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要保护好饮用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收到污染和人为破坏。‎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要避免浮躁情绪,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 ‎【篇五】‎ 千年以来,树我邦国,天下来同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百年以来,复兴中华,腾飞起航始终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战火与硝烟中,多少仁人志士不畏流血牺牲,无数英雄儿女不惧血洒疆场!他们用热血与生命,诠释了一个民族最初的梦想。‎ 在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书写了一首又一首壮丽的英雄史诗。在这途中,实现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历史任务,必将推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华章!‎ 自改革开放之初,“小康社会”作为战略性构想被提出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英雄的中国人民,几代人筚路蓝缕,几十载风雨兼程;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铸就了一座座感人至深的精神丰碑!曾经遥不可及的小康社会梦想也与我们日益临近。‎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将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宏伟“中国梦”正式推向历史进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接近伟大梦想!‎ 而今,在提前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为使“两个一百年”重大目标有效衔接,时代和历史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关键节点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一文中所指出的,虽然中国人民在追求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仍须戒骄戒躁,保持清醒,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存在的短板问题,聚焦短板,精准攻坚,才能不负历史,不辱使命!‎ 一、紧抓工作重点,“补短板”是硬任务。‎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以及人群之间的差距不可避免,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在某些地区和某些方面不免存在难啃的“硬骨头”,或是影响“木桶”容量的“最短板”。这时就需要我们有“敢啃硬骨头,敢补最短版”的决心和信念,实事求是,攻坚克难,切实完成“补短板”这一关键任务。‎ 二、明确工作方法,“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 想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战,就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履行主体责任,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坚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这一科学而高效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具体来说比如锁定老弱病残人口,瞄准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领域,采取精准对策。‎ 三、把握三组关系:进行科学评估。‎ 一是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的整体目标,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群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二是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坚持绝对标准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底线,巩固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的相对标准这一多元保障;三是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又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科学评估进展状况,认真梳理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四、切实完成四项重要任务,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一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是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三是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四是健全社保兜底机制。‎ 五、坚定发展信心,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2020年既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我们既要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又要保持赢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要战役胜利的坚定信念,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