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音乐论文之让学习音乐成为享受
德国教育家第思多惠说:“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而这种“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是学生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对学生来说,从传统的“灌输”到创造性启迪的变革,意味着不仅要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享受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把关注的重点移向学生,关注学生如何学习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提问(自我学习)、自我判断、自我训练、自我评价。因为人类一切持久性的实践活动都是以一定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动机与学习信念为基础的。如果说学习是出于实践的需要,那么享受学习更是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教师来说,更有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一、激活学生,让学生享受创新的乐趣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活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呢?我想,首先要设计好开头,要使开头幽默风趣,要能够设疑激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注重每次新课时的开讲,精心设计导语,设疑激趣,活跃思维。例如在教学《我是小音乐家》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黑板上写着“音乐会”
几个大字,字的下方画着几个跳动的音符,黑板周围挂着彩带。多媒体大屏幕上放着小朋友演奏各种乐器、唱歌跳舞的画面。学生一进入教室,立刻被这场景所吸引。当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伴着欢快的音乐就座后,教师就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班级里开个音乐会,你们愿意参加吗?不知谁会成为今天的“小音乐家”?这样就引出了课题。这种教学氛围的创设,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让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这样的开头,一下子把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在笑声中和谐舒畅的课堂气氛把师生间距离拉近了,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启动了向知识海洋遨游的风帆。其次,要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再次,利用电化教学,使声画一体,创设好情景。电化教学在课堂上使用,改变了传统教学单调古板的形式,强化了师生双边活动,声画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大脑功能,提高了注意比率,也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密度。二、激励学生、让学生享受争议的乐趣记得某位名人说过“没有争议,就无法“别同异”、“分是非”、“治曲直”
。所以争议也就成了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在不断涌现,只有通过争议才能泾渭分明。所以音乐课堂争议的教学价值,也是毋庸质疑的。学习《百鸟朝凤》一课时,让学生听音乐绘画情景图,有的学生根据音乐内容画出许多形态各异的鸟,也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画与鸟无关的图画”……其实只要画出音乐表达的热闹非凡的场面都是可以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质疑和争论,可谓色彩斑斓。这种质疑和争论,有助于创设和谐的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育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氛围。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群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产生。学生的创新欲望就被激活,创新的见解就会不断涌现出来。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鸡蛋里面挑骨头”
,勇于创新。这样做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还能让学生到享受争论的乐趣。三、满足学生、让学生享受歌唱的乐趣许多大歌唱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爱唱歌。人们常说:“唱不离口,曲不离手。”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首歌曲,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鼓励孩子们多唱,为孩子们提供机会,让孩子们在“小小舞台”上一展歌喉。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唱他们在课外学唱的喜欢的歌曲,给学生搭建一个小舞台,让他们大胆地展示自己,做一次“小小歌星”,享受成功的乐趣。有时还给学生录音,把他们自己的歌声录下来,享受在“录音棚”的感觉。这样学生不仅发扬了协作精神认真唱了,还欣赏了自己的作品,从中找出不好的地方,以便改正。四、“放飞”学生,让学生享受“自主”的乐趣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更需努力为学习者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音乐学习自身的必然需要,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无疑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教学中教师应“先放后扶”
,激活参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掌握学法。既要大胆地“放”,又要精巧地“扶”。只有大胆地“放”,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为主体”真正得到落实;也只有精巧地“扶”,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才能真正做到学会、会学。教师可以以课堂为中心,横向拓展,也可以以教材为例子,纵向延伸。课堂学习是个点,横向要向课前课后拓展。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充分自学,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去体验。我在五年级歌曲教学中,针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鼓励学生课前自学,学生可以利用手中所学的乐器运用一定的方法去学,这样,摸索出一套自学的办法,形成自学预习的习惯。学生自己会唱的尽量在课前解决,课堂上着重让学生提出普遍解决不了的难点,或学生领悟不到的教学重点、教学要点。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重点突破,在突破中教给方法,培养能力……这样,学唱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成了自主的乐园,学生能充分享受到学唱歌曲的乐趣。由此可见,从启迪学习、乐于学习到享受学习,必须是自我信任、自我超越的过程。所以让学生乐学,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学生学会享受学习,是教育的理想。享受音乐,分享音乐的乐趣,让每一位学生都把学习音乐成为享受,让我们都为之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