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1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基层党员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5篇精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一
党的把党的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通过再次逐字逐句认真学习党的报告,我对党的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在高校后勤保障岗位工作的党员干部,必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好党的精神。
在党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对于高校而言,进入新时代,也同样存在着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后勤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新矛盾呢?
习近平总书记讲“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解决高校后勤工作中存在的这个矛盾,我们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好好努力,推进高校后勤工作更好发展。
一是要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主,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学科研过程中的主体。离开了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高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后勤工作为教学科研服务,落实到具体的对象,就是为师生服务。因此,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形势下,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后勤人员的教育,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后勤工作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管理,通过建章立制、奖优罚劣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牢固树立起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二是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提供好服务保障。高校各项工作内容很多,各个部门各负其责,但是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后勤工作尽管是千头万绪,繁杂琐碎,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必须落脚到教学科研这个中心上来,围绕和服从教学科研需要,保证和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当前,随着“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教学科研等任务将更加繁重,对后勤保障工作提出的标准会更高,要求会更严。因此,后勤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认真履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能,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开展服务保障工作,根据教学、科研和师生的需要,提供更加优质方便的服务,确保中心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确保高校新时期各项建设顺利开展。
三是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后勤工作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样,对于高校的后勤工作而言,也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存在的痼疾和不足,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双一流建设”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形势下高校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发展的要求和需求。目前,高校的后勤工作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为师生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工作效益和工作效率相对不高等问题和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则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后勤工作改革。因此,要加强高校深化后勤改革的顶层设计,引进竞争机制,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激发后勤从业人员的忧患意识,促进服务意识、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的提升。
四是要加强文化建设,实现后勤工作的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式发展。”
要实现高等教育式发展的目标,高校的后勤工作也必须要实现式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以创新文化建设为契入点和抓手推进高校后勤工作实现式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高位谋划,精心打造校园环境,营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后勤工作文化氛围营造,营造敬岗爱业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后勤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和惩处,营造严格自律的廉政文化氛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二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机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近几天,对党的机构、事业单位、部分机构的改革方案陆续公布。人民日报评论:“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涉及范围之广、调整程度之深,堪称改革开放40年来历次机构改革中最有远见和魄力的方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一名公务员、基层党委负责人,我亲历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次机构改革,并牵头主持了2012年阜沙镇大部制改革,我感到此次机构改革很接基层的“地气”,从“瘦身”到职能合并都指向精准,对改革的成效我充满了期待。
一、要深入理解为何改
经济改革的源头是政府机构改革和权力“释放”。1982年之后30多年时间里,国务院机构集中进行过七次改革,基本上平均每5年就进行一次政府机构的调整。这些改革顺应了当时的需要,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形势永远在发展变化的,机构改革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推动机构改革“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简单的“翻烧饼”。把机制体制理顺了,贯彻到位了,就容易释放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但是每一次机构改革的权力释放,都有周期性。目前又遇到了周期性的问题,如:一些领域党政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凸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领域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等。这些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梗阻”。
以阜沙镇为例,2011年以来全面推行大部制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至2012年4月基本完成。依据较大镇的设置方案,新组建综合性办事机构6个(经信局、住建局、农社局、文教卫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财政分局)。全镇共承接市下放的事权2300多项(含行政许可162项、行政执法46项、行政处罚事权2115项)。其中,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了原环保分局、城管分局、交通分局和安监分局的职责,由一名镇班子成员兼任局长,四名常务副局长分管环保、交通、安监和城管四个内设部门,并成立办公室、综合巡查组、内审组。实现了“三统一”,即统一分管领导,统一行政后勤,统一执法队伍。形成了较为高效、成熟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为全市综合执法改革提供了镇区经验和样本。我镇大部制改革探索,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不完善,权责利不匹配、职能边界不清晰、执法协调难度大、人财物保障不充足等问题,影响了效能进一步提升。
这些问题,我很高兴地看到,在此次的机构改革中都有了非常精准的设计安排。
二、要准确把握如何改
如果说过去的七轮改革主要围绕限权、分权、放权的主题,那么今年改革的突出特点就在于“有机整合职能,协调管理要素”。不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而是“下决心解决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方案设计,既是对“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老体制的扬弃,也是对民众屡有抱怨的决策效率的改善,旨在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该提供的服务提供到位,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以期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优化、协同、高效”是本轮改革方案的着力点。此轮机构改革将适应完善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凸显出政府“看得见的手”三个重大转变:一是改善宏观调控,力避“九龙治水”;二是加强市场监管,防范重大风险;三是减少微观干预,发挥“看不见的手”作用。可以预见,中国经济新一轮腾飞将从机构改革中获得新的动能。
三、展望改革的前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国家重点,社会热点、人民焦点,一个时代也就要设立一个时代特征的执行机构。2018年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关键词增加了自然、生态、健康、农业农村等,体现了新时代下治国理政的重点变迁。
第一,树立新的资源观。自然、生态、健康、农业农村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关键词,从过去的石油、煤炭、水电、核工业、轻纺等生产要素转变为生活要素,是我国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标志。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自然生态、环保、健康更加期待,要求更高。民生已经从“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有学上”转变为“吃的好、玩的好、身体好”,中央新机构的设立,紧贴了时代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从这个层面讲,民生的与外延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演进与丰富的,其中,旅游已经是新民生,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
第二,盼望新机构有新作为。新一轮机构改革聚焦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政府基本职能,体现了大农业、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监管的布局思路。国家机构改革赋予经济新一轮腾飞的动能。做为基层,盼望上级部门尤其是职能进行了重大调整的新机构,能尽快实现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要求,强化大局观、加强内部统筹和外部协调,破除本位主义和制度藩篱,乐见创新,提高政府引导的积极性、政策支持的适度超前、市场监管与服务的协调性,实现协调一致,上下同心。
四、以奋斗者的姿态拥抱新时代的改革
从1982年起的每一次机构改革,改变的不只是部委行政职能的调整分配,改写的还有许多公务人员的人生轨迹。机构改革的又一轮大潮正蓄势待发。部门机构的分分合合,既是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体现,也是遵循探索改革实践规律的过程。但对公务员而言,变的是单位门口矗立的招牌,不变的是在新时代奋斗的舞台。作为身处改革暴风眼的公务员和基层党委的负责人,我将时刻做好拥抱改变、践行改革的准备,阜沙镇将从三个方面落实好机构改革:
1. 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准确领会本次机构改革在顶层设计层面的精神要义,加强理论研究和运用。
2.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执行改革。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基层大部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政府机构重塑聚合新动能,遵照习总书记今年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全力推动镇区基层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工作有新突破。
3.积极营造机构改革稳定的大环境。基层工作最具体的要求就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提升政府社会治理工作实效,在民生保障,政务服务,执法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基层统筹协调的工作优势,在保证机构改革期间工作连续性的同时,尽快实现机构改革的良好成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三
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加大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力度放在首位,并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广东省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精神,要求要深入研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那么,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如何推动新时代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月27日,我们通过考察广清产业园,了解了广清产业园的做法、经验和问题。据了解,广清产业园是“广清一体化”当中,推动的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清远建市29周年来产业比较粗放,过去广清产业园这一片地是荒山野岭,今天变成一个投资的洼地,变成一个产业的暖港(孵化器),三年的实践创立了广清园的品牌、广清园的模式、广清园的速度,连续三年是全省的产业园区评比第一,成绩喜人。
一、主要做法经验:
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广清一体化”的抓手,开发区出“人、力和钱”,实现一级财政法人体制创新。出资方面省、市、广州、开发区各自比例为1:2:3:4。实施充分授权,封闭运行,科学管理的创新体制。第二是加强团队建设,强化服务,将其作为广州开发区的飞地,借助广州开发区30多年来的理念贯穿园区,建构部门一站式服务平台,转变工作思路,从2014年开始,制定了充分授权的模式,封闭运行的体制,一共是67项市级行政审批权限授权给广清园区,制定了有20枚三号公章全部下放,做到了办事不出园,真正是成为广州的一个区位,山区市的成本和珠三角的服务。第三是按“产城融合、智慧城市”等理念进行产业园区规划。
二、下步发展建议:
但通过短暂的调研和座谈后,发现存在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此提出四点思考对策。
(一)园区规划:加强“产城人”融合的规划。一个好的工业园区要强调人的融合,特别是要加强园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功能的完善,第二是要加强生态空间的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往往是一个园区的核心卖点,是规划的眼。第三要梳理产业园区的城建如何搞,比如定制化或者标准化厂房、基建与刚需生活配套,共享实验室或检测中心、实验室等。
(二)产业规划:亟需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到2017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引进了精细化工、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和生物科技几个产业板块。但对园区的招商目标、发展路径并没有详细思路,目前招商来的几个企业并没有较为有关联的产业链,比如欧派家具、汽车制造等等,用产业吸引力和相对竞争力两个维度,抓大放小,集中优势兵力,有选择性地引进、培育和发展,力促产业落地、构建集群生态。
(三)招商平台:明晰广清产业园招商施路径。要对招商组织配置进一步优化提升,主要有组织架构,定岗定编,管控流程、招商奖励机制、组建招商团队、团队培训和能力提升计划等。其次是关键产业政策:要有招商目标、本省同同类城市的现行政策,跟踪、反馈和更新。再次是关键人才政策,在目前人才“黄金十条”的基础上再优化升级。最好是单个项目的定制化招商落地,要了解企业落地的核心诉求,重点引资项目的个案规划,个案招商政策的落实,落地模式和业务规划,项目选址与细节磋商,项目投资意向书签署,商业计划与公司成立等等。
(四)激发活力:建设产投平台和运营平台。产投资平台方面,成立政府引导基金、成立产业投资和并购子基金,产业孵化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发布招募公告。在运营平台方面,要注重企业间协作机制,出台协作机制和奖励办法,优化协作流程,同时政府高效服务支持,建立便捷融资平台;加强企业能力提升计划,企业审计、税务规划、风险咨询、公司战略和财务咨询;建立共享合作的研发平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四
党的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揽广东一切工作的总纲,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2018年3月11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坚持学以致知、学以致思、学以致用,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岗位贡献力量。
一、坚持学以致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具体体现在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和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党的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重大思想的主要创新观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层面,党的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坚持学以致思,深刻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实践品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产生于伟大实践又指导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具体体现在:一是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继承和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积极借鉴别国治国理政经验,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又展现出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二是它能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大势,站在人类发展前沿引领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为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是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四是它积极探索规律,按规律办事,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坚持学以致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党的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本职工作中,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着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第一,牢牢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第二,创新教育载体,运用新媒体技术,抢占网络主阵地,搭建“智慧思政”教育模式。第三,丰富教育素材,利用新思想和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作为教育青年学生的新资源,推动思政育人“鲜活”起来。第四,培育实践平台,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才干。第五,实施泛在教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今后,我们要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做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必须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工商联人,我格外关注工作报告中“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部分,因为这里提到与我们工商联的商协会工作息息相关。包括商协会组织在内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有生力量。报告先后5次提到社会组织,报告为3次。时隔五年,两次提及,本质区别在哪里?
在我看来“五年前着眼顶层设计、原则要求和基础工作,五年后则体现在作用发挥、深入推动、多方发力。与五年前相比,这次党中央对包括商协会在内的社会组织的要求高、落点实,期待重。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提出要建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这里提出“共建共享”。党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共治”,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治理的核心思想。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体制转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快速发展,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不是都集中在党委政府手上,其他的经济主体也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对社会成员的服务和管理,也不能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社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服务和治理。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有80%的劳动力在非公经济组织就业。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政府已经不是计划体制下的全能政府,而是一个有限型政府,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地对待各类社会主体,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多个主体来共同参与对群众的服务和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共建共治,才能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商协会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聚焦发力: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报告精神,真作为。发挥商协会在协商民主、社会治理、环境治理中的独到优势和积极作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抓好商会党建工作。二是通过商协会组织平台,将更多的非公经济企业家代表人士,吸收到统一战线队伍中来,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爱国敬业守法诚信奉献,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
。三是要引导区域性商会特别是行业性商协会组织在所属行业细分领域中发挥专业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具有专业、信息、人才、机制等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让他们做企业想要做,但靠单个企业做不到的事;让他们做市场需要做,却又无人牵头去做的事;让他们做政府想要做,却无精力去做的事。四是进一步指导引导商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要发挥好商会的职能作用,加强沟通协调,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增进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当好桥梁纽带,加强信息交流;增进与有关兄弟商协会的沟通,增添助力,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