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1-04-12 发布

工商行政管理局五年工作总结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 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1X〕11 号),设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 构。 工商行政管理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计划 201X 年以来,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坚 强领导下,牢记责任使命,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商事制 度改革、市场监督管理、经济检查执法、消费维权保护、社 会综合治理、党员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为建 设“五大发展”的美好淮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 92915 户,市场主体总量达 163607 户,比 201X 年底增长 131.44%;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 6643 件,比 201X 年底增长 217.24%;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4 件、 省著名商标 142 件、市知名商标 235 件,比 201X 年底分别增 长 300%、100%和 147.37%;拥有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8 户、省级 73 户、市级 100 户,比 201X 年底分别增长 14.29%、 73.81%和 13.64%。五年来,全系统助企融资 295.99 亿元;重 要商品质量抽检 55 大类 3270 组;受理消费者咨投诉举报咨询 43543 件;监测广告 49.65 万条次;查办各类经济违法案件 3228 件,案值 2201.37 万元。全市工商(市场监管)系统,为 保障淮南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淮南市先后荣获 201X 年、201X 年“安徽省无传 销城市”荣誉。全市工商系统先后荣获全省企业登记成绩突 出单位、全省消协工作优秀单位,全市“六五”普法先进集 体、第 XX 届文明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行政审批服 务先进单位、政务信息先进单位、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市长 热线办理先进集体、扫黄打非先进集体、消防工作优秀单位、 保密工作优秀单位、“共产党员示范岗”、“五四”红旗团委、 “青少年维权岗”、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等诸多荣誉。201X、 201X 年度连续两年度取得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和领导 班子“双百”综合考核优秀单位,时任政府主要领导连续两 年对工商工作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坚持与时俱进,服务好第一要务,着力在服务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上狠下功夫 1、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商事制度改革 201X 年 3 月 1 日全面启动以来,市工商局围绕深化改革的主题主线, 不畏艰难、敢于担当、先试先行、积极作为,把商事制度改 革作为深化改革的“先锋官”、支持“双创”的“先手棋”和 简政放权的“突破口”,勇于突破固有体制、机制障碍,打破 市场主体准入“玻璃门”、“弹簧门”,积极稳妥、压茬实施各 项改革,最大限度提升了市场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效能,促 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201X 年至 201X 年,改革的重心立足于“放”。通过实施 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 照一码”、“网上核名”、简化住所登记、“一址多照”、“一照 多址”、“集群注册”、全程电子化审批、简易注销等一系列改 革措施简化办照流程、“瘦身”审批事项,确保市场主体“宽 进快出”。截至目前,全市仅保留国务院规定的企业设立登记 28 项前置审批,已经实现只跑一个窗口,只提交一份材料, 只盖一个印章,提前一个多月办结涉及 23 个部门 56 项市场 主体登记备案事项的“五十六证合一、一照一码”高效准入 程序。通过降低门槛、放松管制,激发了大众创造力和市场 经济活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商事制度改革 以来,全市共发放“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33496 份,88.1%的企业完成营业执照换发;全市共新增各类市场主 体 71510 户,新增就业约 12.36 万人。2020 年 1-9 月,全市 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20279 户,同比增长 18.6%。其中,新增民 营企业 5400 户,同比增长 15.36%;新增个体工商户 13993 户, 同比增长 22.34%;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 120%和 139.93%。截止 2020 年 9 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数为 163607 户,注册资本 3085.07 亿元,比 201X 年底分别增长了 131.44%和 131.72%。 其中,私营企业总数为 32450 户,个体工商户总数为 122095 户,比五年前分别增长了 240.15%和 114.89%。 201X 年至 2020 年,改革的重心在做好“放”的基础上, 逐步移向“管”上。通过做好准入信息推送、市场主体年报、 “双随机”抽查、跨部门联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红 黑名单制度、联合惩戒等多项改革措施,坚持“宽进严管”、 “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原则,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 进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着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1X、201X、201X、201X 年度企业信息综合年报率分别达到 91.42%、90.71%、93.59%和 92.61%。201X 年以来,我市先后 有 10482 户市场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其中,已有 1005 户市场主体通过纠正违法行为,依法按程序予以移除经营异 常名录。截至目前,工商系统已向相关部门推送后置审批信 息 5790 余条,提供企业信用信息 3891 条,诚信违法受限 1577 户,联合惩戒 26 户,基本建立了“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 谁监管”的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新机制。 商事制度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主要成效就是:缩减准 入和退出时间、减少人力和办事成本、实现监管和执法透明。 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到“五十六证合一”改革,申 领营业执照从过去跑 23 个部门到只跑一个窗口,由最少一个 多月的办理时限缩减至 3 天以内,手续齐全的可当场办结;全 程电子化登记、电子营业执照,实现了“足不出户、一键敲 定”;简易注销改革由原来 45 天公告期,缩减至 10 天;改年 检贴花验照为网上企业年报,缩减了企业办事时间和流程。 简易注销改革改报纸公告为政府网站公告;注册资本改实缴 制为认缴制,无需再进行验资,减少了群众的办事成本。“双 随机”抽查实现了部门联查和阳光执法,消除了对企业的随 意检查和多头执法。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淮南市在“多证合一”改革、后置 审批信息推送、“三告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事项等方面做 到了 10 项改革任务全省率先、3 项改革任务全省同步,同时 承担全省试点工作 3 项(简易注销试点、“双随机、一公开” 试点、联合惩戒工作试点),均取得显著成效。 2、积极推进品牌提升战略实施。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 诚信品牌战略,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商标权、 有市场潜力和优质信誉度的市场主体。重点抓好全市具有基 础优势和资源优势产业的品牌发展工作,培育和发展有市场 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五年来全市自主商标品牌、诚信企业品 牌的实力大幅提升。截止 2020 年 9 月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 总数已达 6643 件,比 201X 年底增长 217.24%。全市拥有中国 驰名商标 4 件、省著名商标 142 件、市知名商标 235 件,比 201X 年底分别增长 300%、100%和 147.37%。全市拥有国家级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8 户、省级 73 户、市级 100 户,比 201X 年底分别增长 14.29%、73.81%和 13.64%。五年来,全市新增 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 4 件,地理标志商标 1 件,省级商标品 牌基地 3 个。商标品牌和诚信品牌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持了 成长性企业和特色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对提升企业竞争力、 开展自主创新,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积极支持三大融资平台建设。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畅 通动产抵押、商标专用权质押和股权出质、股权出资登记等 信贷融资渠道。探索“三押”登记程序简化、抵押范围扩大 的有效途径,引导、鼓励企业采用灵活多样的抵押叠加方式 申请贷款。五年来,共帮助企业融资 295.99 亿元,其中,办 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 249 件,融资 43.49 亿元;办理商标质押 贷款 39 件,融资 1.28 亿元;办理股权出质 476 件,出质股权 91.94 亿元,担保债权 251.22 亿元。同时,积极探索实施信 用融资,201X 年,会同市金融办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开 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用增信贷款(担保)的实施意见》, 对“守重”企业信用增信融资额提高 10%—40%不等。进一步 发挥企业信用这一无形资产的资源优势,促进企业守合同重 信用,增强银行信贷针对性,降低信贷风险,实现银企双赢。 4、积极促进广告业快速发展。巩固电视、广播等广告经 营优势,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传统媒体广告转型升级。推进 广告经营市场化,促进广告行业结构合理化、操作规范化、 管理法制化。培育骨干龙头广告企业,鼓励新兴广告媒体加 快发展,推动媒体广告经营体制改革。全市广告企业从 201X 年的 451 户,发展到 2020 年的 779 户,增长 72.7%。积极续 推进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培育和发展广告资质企业,目 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一级广告资质企业 1 家,二级广告资质 企业 2 家,三级广告资质企业 7 家。积极会同市文明办开展 “讲文明树新风”、反腐倡廉、文明城市创建、申报“中国成 语典故之城”、《淮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公益广告宣传 活动,认真做好市属媒体和户外广告发布者的公益广告备案 工作,推动公益广告发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递社会 正能量的作用。五年来,共组织、倡导全市各类广告媒介发 布公益广告 8.8 万条次。 5、积极落实合同帮扶工作。大力推行公用事业类(供水、 供气、有线电视)、旅游类(旅行社、酒店)、通信类(电信、 移动)、农业种植养殖以及农村土地流转等各类合同示范文本 16 种。深入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作,通过建立完善基层农业 合同指导机构,推广订单农业模式,主动调解涉农合同纠纷。 五年来,指导签约涉农合同 1385 份,签约金额达 2.34 亿元。 6、积极促进招商引资落地。充分发挥工商联系企业密切 的优势,做招商引资有心人,协调解决招商引资企业遇到的 困难,积极帮助企业快速落地。五年来,市工商局主动招商 引资项目达 18 项,项目实际总投资已达 7.87 亿元。 (二)坚持真抓实干,履行好第一责任,着力在营造公平 公正市场秩序上狠下功夫 1、加强流通领域商品市场监管。引导、督促商品经营者 完善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明确经营者责任,规范商品进 货渠,完善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确保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停 止销售、下架退市。健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制度,依法 开展商品质量抽样检测。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以质量问 题易发行业和商品类别为切入点,结合消费者投诉和社会舆 论关注热点,集中抽检经费,增加抽检批次,突出安全指标, 有针对性地分季度、分种类、分批次开展了对流通领域重点 商品质量监测。五年来,先后对 55 类 3270 组商品进行了质 量抽检,已出检验报告 3100 组,合格 2079 组,合格率 67%, 不合格 1021 组,不合格率 33%,立案 404 起,罚没款 178.58 万元。 2、打击传销和严格规范直销。深入推进打击传销综合治 理,组织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传销违法行为。 全面开展“无传销社区(村)、无传销区(城区)、无传销城市” 的创建工作。建立工商机关与直销企业的定期沟通例会制度, 指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诚信守法经营。五年来,全市工商 (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共捣毁传销窝点 24 处,查处传 销案件 22 件,刑事拘留 4 人,清查、遣返传销人员 402 人, 排查传销活动 593 次、检查社区 856 次。在周边地区传销形 势严峻的情况下,确保了我市平稳向好。淮南市 201X 年和 201X 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无传销城市”荣誉。 3、进一步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严厉查办商业贿 赂、垄断行为、限制竞争、不正当竞争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的违法行为。围绕工程建设、医药购销等领域,集中查办一 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要案件;重点查处房地产、中介机 构、拍卖企业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加强民生领域的执法 监督力度,严厉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范围大的强制 交易和滥收费行为;规范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经营者的经营行 为;依法查处专营专卖行业、服务行业和特殊行业强制交易、 强制服务等违法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 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违法行为。先后查处反垄断 案件 1 件、商业贿赂案件 8 件、限制竞争案件 7 件,“双打” 案件 1274 件。五年来,全市工商(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办各类 经济违法案件 3228 件,案值 2201.37 万元,罚没款 1867.59 万元。 4、强化广告监测监管。以打击虚假违法药品、医疗、保 健食品、医疗器械、房地产、集资投资以及互联网金融广告 为重点,先后开展各类广告专项整治行动 13 次。共查处广告 违法案件 153 件,罚没款 151.14 万元;监测市属主流媒体发 布的各类广告 49.65 万条次,监测严重违法广告 0.52 万条次, 严重违法率始终保持在 1%以内;其中,2020 年 2 月以来监测 严重违法广告为 0 条次,严重违法比率为零,年违法率较五 年前显著下降,广告监管取得长足进步。 5、强化合同监管整治。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合同违法行为 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合同欺诈、拍卖恶意串通等违法行为 的打击力度,保障合同公平,促进交易安全,重点整治了利 用房地产买卖合同、公用事业类合同欺诈行为。先后约谈企 业 223 次,下达行政建议书 110 余份,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 50 余份,纠正不公平格式条款 39 条。公用事业、银行业、旅 游业、房产经纪业、汽车销售业等领域典型不公平格式条款 得到有效遏制,经营者合同格式条款使用行为得到进一步规 范。五年来,全系统共查办合同违法案件 59 件,罚款金额近 200 万元;调解合同争议 121 件,争议金额达 430 余万元。同 时,坚持格式条款监管常态化“回头看”,通过“互联网+” 加强打击合同欺诈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利用大数据监管合同 欺诈的长效机制。 6、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加强对农资交易市场的监管, 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及 零配件等四大类农资商品的监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流通领 域农资商品的质量抽检工作。五年来,共抽检各类农资 641 组,查处农资违法经营案件 108 件,罚没款 70.47 万元;发展 涉农企业 5000 多户,培育“守合同重信用”涉农主体 91 户。 7、加强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网络交易市场 监管机制,切实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继续抓好网络主 体数据库建设和网上巡查等工作,指导网络经营者和服务者 建立健全自律管理制度。对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 者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建立网络商品交易与服务消费预警机 制。坚持“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和“协同管 网”的网络市场监管方向。截止目前,全市已办理注册登记 的网络市场主体共 740 户,其中企业网站 498 户,平台网店 242 户。五年来,先后查处网络经营违法案件 43 件,抽检网 络交易商品 7 大类 92 组。 8、认真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建立和完善了政府统一领导 的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监管机制,建立了由 24 个部门组成的市 政府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查 无”工作信息通报、共享制度,把“查无”工作纳入了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范围,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 否决”,提高了工作力度。五年来,全市工商(市场监管)系统 共出动执法人员 6770 余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 22100 余户 次,下发催办通知书、整改通知书 1117 份,补办营业执照 2565 户,取缔无证无照经营 283 户,立案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 418 起,抄告相关部门无证经营线索 373 件,会同有关部门开 展联合执法行动 76 次。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好第一使命,着力在切实维护 人民群众利益上狠下功夫 1、深化 12315 网络建设。201X 年 9 月,淮南市工商局在 全省率先建立 12315 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成为工商部门消 保维权的专设机构。2020 年,凤台、寿县开通 12315 热线, 专设 12315 工作机构,统一服务标识、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 建立健全了覆盖市、县(区)、所(工商所、市场监管所)三级 12315 投诉举报网络。加快辖区大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及 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消费投诉维权点的设立,提升消费投诉 纠纷受理处理范围与能力,建立了“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 187 个,开辟“绿色通道”的五进企业 20 个,平均每年通过 消费维权服务站及“绿色通道”处理消费纠纷近 3000 件,和 解率达 99.3%。引导广大市场主体切实加强生产经营活动的自 律自查,推动社会各界树立监督意识主动加入消费维权志愿 者队伍,并逐步形成部门维权、群众监督、市场自律、社会 共治的“四位一体”消费维权体系。同时,建立“诉转案” 工作机制,在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过程中发现经营者涉嫌 违法行为时,及时启动 12315“诉转案”机制,达到“以案促 调”、“以案促管”的效果。五年来,共办理“诉转案”21 起, 受理消费者咨投诉举报咨询 43543 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 失达 900 余万元。 2、推进消保委更名改制工作。201X 年 5 月,市消费者协 会经批准,正式更名为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0 年 9 月 27 日,淮南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 委会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淮南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章程》,承担着依法履行《消法》和安徽省《消保条例》赋予 的公益性职责,由 41 家成员单位组成。消保委的成立,对进 一步加强消费维权工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将起到重要作 用。 3、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法律“进 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 律六进”活动,通过编印普法漫画读本、法律讲解小册子、 真假商品对比、政风行风热线、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 号、报纸、电视等一系列举措和载体,大力向群众宣传消费 维权、打击传销、识假辨假等知识。同时,抓好重点对象的 法制宣传,结合不同行业特点,举办企业法定代表人、管理 人员及业务人员参加的各类法律知识培训,积极构建良好的 市场法治环境。五年来,先后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六进”活 动 93 次,直接接受普法教育的群众达 2.7 万余人次。 4、做好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积极发挥工商部门职能和干 部特长优势,全面抓好“双包双促”工作责任,按照“精准 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全面落实“四项清单”。认真实施了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为包保扶贫村潘集区朱岗村修建水 泥路两条共计 4950 平方,安装太阳能路灯 65 盏,出资 48 万 元,帮助建设总计 120 千瓦的光伏电站项目。认真抓好产业 培育和智力脱贫,帮扶建设优良品种蔬菜基地,作好商标帮 扶,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联系专业人员多次对朱岗村进 行种养殖技术培训。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先 后为朱岗村 11 名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 5.4 万元。联系动员启 明公益基金会、鑫马公司等社会力量,向朱岗村捐资助学扶 贫,合计帮扶 22 万余元。目前已实现脱贫 29 户、79 人,占 建档贫困人口的 48.47%。 (四)坚持拓宽思路,构建好第一保障,着力在加强干部 队伍建设狠下功夫 1、扎实开展体制调整。201X 年 1 月全市工商质监食品药 品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省以下 垂直管理为市县(区)政府分级管理,将我局流通领域食品药 品安全监管职能、机构、人员整合后移交给新组建的市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县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三局合一”,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了思想不乱、队 伍不散、工作不断。经过多次调整,目前,我局共有行政编 制 142 个、事业编制 4 个,包括市局 9 个内设科室,6 个直属 单位、2 个派出机构。 2、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 提高班子成员履行职责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和完善班子的决策 机制,抓好民主生活会制度的贯彻落实。优化基层班子结构, 通过选任交流,将优秀年轻干部选配到基层班子,搞好梯次 配备。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引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 不断进取、超越自我的理念。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学习,提高 学历层次。统筹安排、科学制定系统公务员年度招录计划。 组织开展“一月一法”、“道德讲堂”、“时事国防”、“廉政建 设”、“案件会审”等队伍教育培训工作,提升了干部队伍的 理论和业务水平。 3、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 定和省、市委有关规定,加强日常监督和责任追究,扎实开 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 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等一系列党的教 育活动,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 化。坚持“一岗双责”,把抓党建作为主业和最大政绩,切实 履行好从严治党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制度落实, 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加强对重点环节、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 制约和监督,坚持有腐必惩,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确保 了队伍的清正廉洁。 4、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市县(区)两级均建立了“小 个专”党建工作办公室,建立了上下“小个专”党建网络和 与市、县(区)组织部、团委的工作联系机制。积极组织开展 “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的“三亮”活动,抓好非公党 建“两个覆盖”,持续巩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截至目前, 推动建立“小个专”党总支 6 个,党支部 167 个;已有 1989 户非公经济参与建立党组织,共建立党组织 814 个,其中单 独建立党组织 578 个,联合建立党组织 236 个,发展非公经 济组织党员 1154 人;全市 6 个开发区和 7 个产业集群专业镇, 全部建成党群活动服务中心;624 户非公经济组织通过“三亮” 活动被设为“非公经济党员示范点”,非公经济党组织和党员 在抓党建、促发展、树新风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 未来五年,市工商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以深化改革为统领,以法治建设为主线, 以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 心的消费环境、公正执法的法治环境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 发展新常态,着力构建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着力构建分级管理、科学衔接、职责明晰、执行有力的监管 体系,着力构建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朝气蓬勃 的工商队伍,为推动淮南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贡 献。 (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深入进行政策宣传解读,营造良好 舆论氛围;加强调查研究,完善监管配套措施,保障改革有序 推进,维护正常市场秩序;采取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加强一 线力量等保障措施,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继续深化“多 证合一”扩容增面工作,进一步缩减后置审批事项;适时启动 “证照分离”改革;切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营造 宽进快出、便民高效的市场准入环境。 (二)全面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基本建立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市场监管综合 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场监管格局进一步完善,形成统 一规范、权责明确、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和反垄 断执法体系。事中事后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以及多 元共治等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适应科技创新、产业融 合、跨界发展的大趋势,克服相互分割、多头执法、标准不 一等痼疾,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建立综合监管体系, 发挥各种监管资源的综合效益。加强信息共享,强化部门上 下统筹,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 消除监管盲点,降低执法成本。 (三)切实深化消费维权工作 进一步整合全市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健全市县两级消 保委工作机制和消费维权网络。切实落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 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建立小额消费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引导 经营者依法自觉履行消费维权的社会责任,促进消费纠纷的 源头解决。丰富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的开放式、互动式综合 服务功能,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电话、互联 网、移动互联通讯多种方式并举的消费诉求表达和反馈渠道, 建立健全消费调解快速反应队伍和处置机制。加强对网购纠 纷的分析研判,督促电商和第三方交易平台自觉履行“七日 内无理由退货”等法定义务。加大“诉转案”力度,加强对 农村商品、儿童用品质量等专项整治,严查损害消费者利益 的违法行为。 (四)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深化“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加强班子和队 伍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健全和完善各项 规章制度。围绕核心发展指标和年度目标任务,抓好“三个 环节”(分解目标、细化措施、明确责任),把责任落实在基 层,细化在指标。做到“三个立足”(立足于“早”、立足于 “快”、立足于“超”),敢于动真碰硬,严格考核奖惩,努 力实现争先进位。 三、2020 年工作谋划 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 重点任务,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工作安排,2020 年 要围绕“五个全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着力解决改革痛点,打通改革堵点, 畅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 “能放则放,能 简则简,能快则快”。 1、继续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在实施企业“五十六证 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基础上,继续推进“多证 合一”扩容增面改革,进一步缩减后置审批事项,切实降低 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性成本。同时,积极探索个体工商户分层 分类登记管理办法。 2、继续深化“先照后证”改革。严格落实国家工商总局 和省工商局公布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动态管理好 淮南市工商登记后置审批项目目录,落实“三告知、一承诺” 职责。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信息在登记部门与行政审批部门 和行业主管部门间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积极探索,适时启 动“证照分离”改革。 3、深入推进“互联网+工商登记”。全面开放市场主体名 称数据库,切实推进全市市场主体网上全流程登记,实现“一 次不跑”或“最多跑一次”。加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工作。 4、进一步释放住所登记资源。坚持问题导向,提请市政 府出台进一步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的规范 性文件。全面落实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记,用“天使投资” 的思路做好新办企业工商登记和相关服务工作,对处在众创 空间和孵化器中的企业,量身定制支持服务措施。 5、深化简易注销改革。严格落实工商总局《关于全面推 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指导意见》,及时总结提炼我市试 点简易注销改革的经验做法,继续深入推进企业和个体工商 户简易注销工作,破解创业者“退出难”问题。 6、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改造升级小微企业名录库和 公示平台,打造服务小微企业优势品牌;强化个体户、小微企 业活跃度研究,动态监测和跟踪生存发展情况,及时优化调 整扶持政策。扎实推进非公党建团建工作,加强非公党建数 据库建设,继续扩大“两个覆盖”,发挥“两个作用”,提升 非公党建团建整体水平。强化个私协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 个私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以更顺畅的渠道、更有效的做法、 更精准的服务,帮助个体私营企业办实事、解难事。 (二)全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以信用监管为核心,探索监管方式创新,守住市场监管底 线,维护市场安全稳定、有序运行、竞争发展。 1、强力推进信用监管。继续深化《淮南市严重违法失信 企业名单管理和惩戒暂行办法》的贯彻落实,深化“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转办交办以外, 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都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双随机”抽 查,特别是跨部门联合检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市县 区全覆盖工作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年报公示工作长效机制, 强化宣传培训和督促指导力度,完善年报后续管理措施,做 好年报数据的分析运用。全力推进“全国一张网”建设,强 化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推广和运用,建立健全涉企信息 归集工作机制,全量归集政府部门产生的涉企信息,实现部 门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全覆盖,提高部门间 数据交换共享的数量和质量;推进行政处罚信息的公示,切实 实现市场主体行政处罚信息在“全国一张网”上的统一归集, 实现公示率 100%;提高市场主体即时信息公示率,强化对市场 主体的出资、行政许可等即时信息公示的监督。做好企业经 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规范“黑名单” 管理制度。 2、强力推进竞争执法。强化公平竞争审查,依法制止滥 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 支配地位等重点垄断行为。稳步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集 中整治公用企业突出问题;强化查处商业欺诈、商业贿赂、虚 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加大“两节”市场打假力度;突出发挥政 企联手打假平台作用,加大与知名白酒企业等联合打假力度; 查处网络销售不正当竞争行为。强力推进打击传销工作,继 续争创全省无传销城市,力争“三连冠”。对直销企业开展分 类监管,对信用等级低的实施重点监管。积极开展综合经济 检查工作。 3、规范广告市场秩序。加强日常监测,把传统媒体违法 广告时长和条数监测违法率严格控制在 1%以内。加强广告导 向监管,强化对全市主要媒体、主要互联网站监测、监管。 加大重点违法广告整治力度。发挥联席会议、广协等平台作 用,推进广告监管社会共治。探索建设广告业“双创”平台, 争取入选全国广告业创新示范基地、研发基地和创业孵化器。 继续推进广告产业园建设。 4、规范网络市场秩序。以打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刷 单炒信为重点,部署开展 2020 年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组 织开展网络交易商品抽检,落实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管理责 任。优化完善网监平台功能,加大运用力度;加强网络市场监 管事前、事中和事后大数据应用。开展网络市场信用体系建 设。 5、强化合同监管。加大合同示范文本的推行力度,持续 关注民生合同,拓展格式条款规范监管新领域,巩固电信、 银行业及公用事业类、旅游类合同格式条款整治成果。深入 推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用增信融资”工作,动态掌握这 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持续做好动产抵押登记及其信息公 示工作,确保依法登记、依规公示。注重创新合同帮农举措, 实施合同帮农系列化服务,开展精准帮扶。认真做好 201X-2020 年度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报公示工作, 加强企业信用动态监管,严把质量关,切实做到“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 6、强化其他重点市场整治。进一步加大“查无”综治工 作力度,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防止市场监管弱化、缺位; 摸清无照经营底数,依法依规分类整治、督查。开展农资市 场专项整治,加大农资抽检力度,探索开展“农资经营示范 店”创建公示活动;深化“富农强社”工作,鼓励农民专业合 作社组建联合社。加大成品油、汽车、二手车、集贸市场等 整治力度。 (三)全力推进商标品牌升级工程,提升市场主体核心竞 争力。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发 展品牌经济,提升质量和效益。 1、推进商标品牌升级。继续认真落实全市“调转促”和 “十三五”规划关于商标品牌升级工程的部署,充分发挥国 家工商总局淮南商标受理窗口的作用,积极提升淮南商标注 册工作水平,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依法申报 驰名、著名商标和认定淮南市知名商标,开展商标品牌基地 申报和宣传工作。探索“互联网+商标品牌”新路子,推进电 商特别是农村电商商标注册“全覆盖”,开展淮南驰名、著名 商标产品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对接活动,积极指导我市产 品出口企业和“走出去”企业及时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 全年新申报驰名商标不少于 2 件。 2、深化商标质押融资。推进县区帮扶企业商标质押贷款 全覆盖,加快推进建立我市商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市场化风 险补偿机制,推动市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做大做亮商标 质押贷款工作。 3、强化商标专用权保护。积极开展反商标侵权假冒专项 执法和专案行动,加强网络交易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查处,查 办一批大案要案。加强老字号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开展全市 商标代理机构、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使用监管随机抽查。 规范商标代理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各种非法代理行为。认真 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案件信息衔接。依法公示侵犯商标 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行政处罚信息。 (四)全力推进消费维权工作,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突出“培育发展新动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强化基层消费维权力量,加大维权工作力度,促进消费规模 扩大、结构升级。 1、不断强化消费维权网络建设。推进 12315“五进”工 作向新领域延伸,实现网络交易平台“五进”全覆盖。强化 12315 数据综合分析研判和应用。研究解决 12315 热线节假日 值班及快速反应的问题。建立完善 12315 小额纠纷快速调解、 消费纠纷诉调衔接、在线消费争议调处、网络购物消费维权 调处机制。推进“诉转案”工作。在消费集中场所全面落实 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推动消费维权关口前 移。积极汇报协调市政府,争取从政府层面推动开展“放心 消费”创建活动。 2、不断加大消费维权力度。组织开展 2020 年度重点领 域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权专项行动,强化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重 点商品监督管理。加强服务领域消费维权,统筹规划、推进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工作,强化抽检结果运用,依法公示 抽检结果、行政处罚信息。强化全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 系统和消费维权案件数据库的综合运用。 3、不断深化消费维权宣传教育。继续加强《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和《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宣传引导。全方 位宣传贯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加大消费侵权案 件的新闻宣传力度,提高 12315 消费维权工作影响力。 4、不断发挥消保委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市县(区)两级消 保委工作体系,,依法落实人员经费保障,大力支持消保委履 行职能。积极推进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消费维权和解 工作机制;深化消费教育引导,组织开展金融消费教育进社 区、进农村双百活动,开展商品比较试验;创新社会监督工作 方式,积极开展民生消费体察活动;推动消费维权社会共治。 (五)全力推进系统建设,提升市场监管和服务发展能力。 坚持把从严治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广“党建+素质”模式, 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1、扎实推进从严治党。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深入贯 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拓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 教育。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党风廉 政建设“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认真贯彻执行 《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保持 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厉查办违规违纪案件。弛而不息抓作 风建设,持续抓好机关效能建设。 2、扎实推进法治建设。以法治工商建设为重点,全面深 化全系统“七五”普法工作,强化主要负责人法治工作责任。 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加强执法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强化执法信息公开。动态调整 市局权责清单、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强化对基层执法 办案业务指导。 3、扎实推进基层建设。围绕基层综合执法改革和队伍建 设情况,加大调研指导力度。围绕新常态下的市场监管工作 开展教育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全系 统年轻干部的学习交流。争取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市财政工 商专项经费,加大对困难地区和重点工作的补助力度。 4、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综合业务系统和企业 信息公示系统,加强对“一张网”归集数据质量管理,开展 决策分析,努力扩大归集数据的开发运用。健全企业档案电 子扫描系统,推进法人库项目建设。创新“互联网+工商”服 务模式,积极探索以“互联网+”理念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推 动各类服务向移动互联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