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音乐论文之基于音乐特殊性的音乐教学研究
音乐是人类社会产生最早的艺术种类之一。各门类艺术都有其共性,又都有其个性。音乐也有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我们只有从此出发,把握住音乐艺术的自身规律和个性,我们才能从整体上对音乐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一、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乐音
音乐是声音的王国,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乐音。从物理属性上来看,它具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的区别。在人类音乐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声音逐渐地形成了调式音阶。调式的形成使多种调式音级在人的心理属性上产生了稳定或不稳定的倾向。不同频率的音的结合,又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和谐和不和谐的感觉。
音乐和语言比较,二者都是声音现象,但有本质的区别:语言是一种符号,代表着具体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并和人的思想直接联系着,语言的灵魂是语义,语言是表达语义的。而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乐音,是没有语义的。十九世纪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汉斯立克有句名言:“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运动的形成”。认为音乐中形式即内容,别无其他可言,可见音乐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它的构成材料是声音,不借助文字让人理解和领悟。
二、音乐是一种最具情感的艺术
音乐特有的领域就是情感,它在这个领域中有着广阔的活动天地。贝多芬说:“描写是属于绘画的。在这方面,诗歌与音乐比较之下也可以说是幸运儿了;它的领域不像我的领域那样受到限制。但是,另一方面我的领土在别的境界内扩张得更远,人们不能轻易而达到我的王国”。而这个领域里音乐能扩展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诸如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深浅程度不同的焦燥、烦恼、哀伤、痛苦和怅惘;以至敬仰、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特有的领域。所以情感又是心情和神智用来把握音乐内容的形成方式,只有情感才是内心生活与音乐发生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情感才是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域。可以认为,内心生活通过情感结合到具体内容中去,与音乐直接发生关系。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把精神中最内在的生活和存在表露出来。从这个意义来讲:情感就是音乐的内容,虽不是它的全部,可也是它特有的。
在世间万物中,感人心者莫过于音乐。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具有对人进行无意识的感化作用。歌德说:“音乐,它能使愤怒的铁拳变温和,使赫赫的野猪驯服”
。作为人类极其丰富的情感精神艺术宝库,不同音乐的不同情感形态和不同的精神气质,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层次,作用于人的精神。音乐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的精神具有不同的影响。如轻音乐,由其明快的节奏,通俗的旋律,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有较强的娱乐作用。但不能触及人更深层次的感受和思索。而严肃音乐,特别是交响乐,它的音响结构要复杂得多,音乐在各方面有较大的展开,在强烈的情绪变化,高潮由多种因素积累铺垫造成,有的音乐主题,本身包含了相互冲突对比的因素,这类音乐能触动人更深层次的情感,引发人更深刻的思索和更高层次的情感升华,所以不同的声音,产生不同的音乐心理,作用于人整体心理结构中不同的情感层次。
三、音乐的领域是无限的
音乐是教育总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教育体系中,音乐具有任何其他教育活动不能取代的重要意义,这都是由它的社会功能决定的。音乐有三大社会功能;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所有这些功能都在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中表现出来,把它分割、互相孤立,这些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而实际上音乐作为一种复杂和特殊的声音现象,恰恰是这种统一之中表现出来的。
音乐的教育功能:音乐是使人们在精神上感到充实的强大武器。它“从人们心中击出火花”。这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教育家在思考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时,都得出相似的结论。
音乐的认识功能:人们借助于音乐认识许多关于周围的世界。尤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音乐包含着巨大的认识性潜能,具有同科学基础知识相互作用的明显倾向。在个性形成的任何阶段,艺术总是同抽象的逻辑公式一起,并与它们互相配合发展青少年智力,形成他们关于周围世界的科学概念,发挥同其他科学基础知识的相互作用。
音乐的审美功能:莫扎特说:“我把音乐投入人间,是为了全世界都欢乐。”音乐的娱乐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艺术如果对人们不起愉悦审美作用,艺术本身就不存在了。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正常需要。但是,音乐给人们的娱乐享受,应该是通过音乐美的本身和具有一定文化教养的人们的审美活动完成的。音乐的娱乐作用在今天尤为突出。不可想象,人们去听音乐首先是为了受教育。可以说,首先想到的是为了娱乐自己。
四、音乐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有它确定的一面。这就是如前所说的。善于情感的表达;也还有它不确定的一面。这就是无法表现的具体思想内涵,它不同于哲学或自然科学的认识,它要达到的是理智的满足,心灵的愉悦,直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音乐这一不确定的一面,尤其在无标题的器乐曲中,没有具体可见的主人公,也没有指出情节的发生和地点。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随着时间的展示来塑造音乐形象的(实是抽象的)。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这正是音乐的长处,它使人们在音乐实践中,获得极大的精神陶冶。马克思说:“
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即使是最美的音乐,对他也是不起作用的”。因此,要求音乐活动的参与者,能够具有特别积极的创造性的审美知觉,在不限于统一感情调谐范围内理解作品的内容,找到符合自己的情绪。感情,愿望,兴趣的声音形象,将它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并在自己的想象中予以补充。同时,感情和理智的联想,又可以把听众的想象转移到可能的、他所向往的或者亲身经历过的生活画面中去。
音乐能诱发人的想象力,它能激发人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行为。音乐的想象力是高层次的音乐能力,是大脑把以往记忆的音乐形象进行重新加工与组织的能力,没有高度的想象力,就谈不上创造。
五、音乐直接参与人的创造活动
音乐创造是高层次的音乐能力。狭义的音乐创造即音乐创作,是指具有创造性的创作者运用想象力对大脑记忆的音乐材料进行新的组织和创造,产生新的音乐形象。此外,还包括演唱(奏)等一系列包含着学习者运用想象力参与的音乐活动。因此,演唱(奏)往往被称之为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这些都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音乐欣赏中需要人的创造性的参与却缺乏足够的认识。
广义的音乐创造应包含音乐实践的全部过程,即创作——演唱(奏)——
欣赏。通常人们以为当演唱(奏)家把作曲家的作品转化成美好的音响时,音乐创造的全部过程业已完成。而音乐听众则不属於音乐创造的组成部分,他们只是消极的欣赏,而且是被动的,没有创造性的,枯燥无味的,这是十分错误的。从人人都是艺术家来说,在音乐艺术面前,欣赏者要积极地去克服自己的被动性,满怀热情和信心地去参与其中。这样,音乐实践中的三个环节,自始至终都需要人的创造性参与。这也充分表现出音乐艺术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就是求异,是创造不同于现有观念与物质,创造具有自己个性的东西。面临新的世纪,社会各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其中突出的是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在这个时代,知识和智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知识本身也将被赋予多重新的内含。对音乐教育来说,未来的知识经济发展给我们展示了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其中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显得更为突出。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它的最终目的不完全是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和给予人们美的听觉享受,它还应该作为知识产业的一部份,逐步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成为知识经济最终目的积极参与者。
从知识经济角度来看,创新是一切知识价值的核心,也是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创新越高,知识价值也越高。音乐教育不但作为一种创造人类精神财富的形式存在,而且作为一种知识产业形式不断得以发展,也即是音乐教育将以比现在多得多的方式和更为强大的功能教育服务于社会,也将要求更多的创新形式和内容来不断适应和推动时代的发展。
音乐的特殊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愿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其可行的广阔天地,这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企及和替代的,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