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8 发布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打造思品学科品牌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打造思品学科品牌 ‎ ‎  作者:闵晓晴    来源:恩施教育科研网 ‎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思想品德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处事。这也就决定了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地位。打造思品学科品牌,是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我从自身素质、资源共享、高效课堂以及追求职业的幸福感等四个方面予以阐述。‎ ‎  一、自身素质是思想品德教师的魂。‎ ‎  常言道:“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教师有素质。思想品德老师的素质一要有专业精神,包括前沿的教育理念、爱岗敬业、进取创新和积极奉献的精神; 二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思想品德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老师的老师;三要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它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和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它包括宽厚的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及鲜明的人格影响力。‎ ‎  为了实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标,需要我们一是坚持终身学习。思想品德老师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使自己的知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思想品德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除了仔细研读思想品德新课标,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关注时政热点、了解国家大事,丰富自身能力。二是为人师表。思想品德学科的终极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正人先正已,思想品德老师必须以高尚的人格来引领学生,用儒雅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所以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其它老师能做到的,思品老师必须首先做到。三是要更新观念。作为思品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教育不能熟视无睹,若仍然固守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不及时总结形成新的教学经验,不首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方法,恐怕你说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怨声载道。‎ ‎  二、资源共享是思想品德高效教学的基础。‎ ‎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这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学生如此,教师更应明白这个道理。以前老师们都是“各自为战”,即个人备课、个人上课,加之教师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自我封闭”现象相对突出,教师间缺乏交流,优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为此,我们推行了集体备课制度和中考复习备考大课制度。‎ ‎  集体备课和集中上大课是实现资源共享、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给我们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一个共同发展的舞台。在此过程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同伴合作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价值。教师在集体备课和集中上大课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研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所学习,不同的意识在研讨中相互同化,每个人的看法都进行了改造和重组,每个人都成为新意义的“学习共同体”,这种教研模式也成为引领教师成长的主渠道,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这种“个人构思—集体讨论—形成通案—个性化修改—课后反思”‎ 的备课模式在全校部分教研组得到推广,收效颇丰。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领下,特别是每年中考复习时,教研组集体研究考点、复习专题、考试题型、、答题技巧、编写试题等等,而后每个教师负责一个大专题的授课,老师们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思想品德的中考成绩逐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中考,学校思品学科一直成为我校优势学科,品牌学科。十年来我校思品教学中考贡献率全校第一,在巴东县近20所中学中始终保持在前5名。在2013年全州综合办学先进学校评估中,我校思品排在137所学校的第六位。作为一个每年只有170多名中考毕业生的小学校是非常不易的。所有取得的成绩,究其原因,这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是资源共享的结晶。‎ ‎  三、高效课堂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 ‎  1、落实两种训练 ‎  (1)知情意行整体训练。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把说理训练、育情训练、导行训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内容、由浅入深、有机联系的一条训练主线。在训练主线的具体环节中,应有所侧重。‎ ‎  (2)“五要素”整体设计训练。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对确定训练内容、选择训练形式、运用训练手段、把握训练时机、控制训练“度”这五要素作整体设计,形成有机组合的训练主线。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的课,其训练形式和手段应该因文因课而异。每节课的教学训练都要把握好时机,控制好“度”,讲求效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说理、育情、导行的训练课。‎ ‎  2、 遵循三个原则 ‎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所有课本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必须做,如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摸拟法庭、模拟选举等教师不要怕耽误时间,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活动。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感受的主体,从而使品德心理内化成为具体行动。‎ ‎  (2)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评价。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获得体会,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同时,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 ‎  (3)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思想品德老师一致认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思想品德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多关心后进生。思想品德学科没有差生,有些学生虽然思想品德考试成绩差,但日常的品德行为并不差,有的甚至还很优秀。这里面有思品教师的一份功劳。‎ ‎  3、把握四个环节 ‎  (1)钻研教材,把握特点。思想品德新教材突出时代特点,把“五爱”作为教学基本内容。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特点,选择教法,有效地“导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  (2)提高认知,发展思维。教师“闻道在先”。教师引导学生判别是非、善恶、美丑,促进学生道德思维发展。‎ ‎  (3)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教师在教学中,一要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以自己对党、对祖国、对他人的情和爱,移情于教,作用于学生;二要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情感,以情载理,以情育人。‎ ‎  (4)联系实际,指导行为。思想品德课要着眼落实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应贯彻知行统一原则,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行为习惯培养上,给予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对照道德规范,既知道“为什么”,又知道“怎么做”。教师还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在道德行为上为学生作出示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榜样主导作用。‎ ‎  四、追求职业的幸福感是教学的源动力 ‎  (1)对教育职业的喜爱 ‎  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喜爱占教师幸福感形成因素的第一位。很难想象,没有教师主动积极的投入,哪会享受到幸福的滋味?很难想象,没有喜欢哪有爱?如果总认为职业非所自愿,是一种苦役,其结果就是在“职业倦怠”中“死亡”。‎ ‎  (2)合理的期望 ‎  “地位高,待遇低,典型的弱势群体”,这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现实。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清醒的认识,有合理的期望。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要有心理准备,才不会有大的落差。既然选择了教师,也就是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平凡,选择了奉献 。这就要我们学会用心甘情愿的态度,去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 ‎  (3)学生的成功和发展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  教师获得幸福感的第三因素是学生得到成长和发展。教师职业不仅是给予,同时也是收获。收获学生的成功和发展,收获自己的完善和超越。这种完善和超越体现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体现在与同事的交流中,体现在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也体现在对教育行为的反思中,这种发展不仅是教育能力的增强,也是个人整体的成长,更是教师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学生的成功与发展使教师获得真正的幸福感,而且这种幸福感最持久、最深刻。我们应心怀教育理想,坚守心灵的一份宁静,遵循教育规律,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和智慧,勇于、善于、乐于教书育人,必会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幸福教育人生。‎ ‎  诗人汪国真曾有诗句“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如果你悲观地纠结于“月缺”,哀怨于每天繁忙的教学工作,何来幸福感?我们不妨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 ‎  老师们,让我们用至真、至善、至美的思想品德;用至精、至纯、至湛的业务水平;用至爱、至亲、至情的宽广胸怀奉献给我们可爱的学生,奉献给我们深爱的职业。在付出与回报中,在生活的喜怒哀乐中,在和学生相处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感受幸福,成为一名有幸福感的阳光教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