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1-04-28 发布

物理(心得)之浅谈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物理论文之浅谈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 ‎  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窄”,二是“空”。所谓“窄”,就是把课堂作为唯一的学习场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以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即使联系实际,也是举例式的。这种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割裂的状况造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苍白无味,使得学生不能充分地体验和享受学习的乐趣。所谓“空”,就是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一种生活,但这种生活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既不能拘泥于文本和知识,更不能丢弃文本和知识,这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而“学习发展”和“生命成长”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连续的过程。要让这个具体连续的过程有效展开,必须克服课堂教学中的“窄”和“空”。‎ ‎  信息技术在现代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会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以软件和多媒体的方式给学习者提供各种知识信息,其交互式及联网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它在转变人们的学习方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和实施的一大障碍。本次课程改革力图逐步改变这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的改变,而且意味着学生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和存在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彰显。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借助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  一、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创设问题化的学习情境。‎ ‎  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决定了学生以怎样一种方式介入学习过程,教师对学习内容的呈现,全部以讲授和灌输的方式呈现,就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好奇、创造的精神逐步丧失。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化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和确立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是大有益处的。创设问题化的学习情境,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纵观物理学史上重大理论的建树、思想方法的突破,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组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采取演示观察、列举生活实例、悖论等方法创设问题情景,让同学们产生疑惑,激发兴趣,发现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自己对问题的新想法、独特的理解展示出来。‎ ‎  二、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设计好科学探究活动。‎ ‎  学生的学习总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为基础,能动地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改造,最终以自身的方式将知识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能力结构就不完整。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以研究和探索的学习方式介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在物理教学中设计好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内容,使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从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通过这样一个体验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假设、设计方案、使用工具、收集证据,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对相关题材进行加工设计,力求内容兴趣化(以演示或故事情景引入)、目标问题化(让学生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化(动手动脑)、知识结构化。课堂上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探究方案,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教学中教师应介入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以抓住指导的最佳时机和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步骤的转换。‎ ‎  三、改变学习活动组织方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 ‎  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合作互助的机会,合作的意识十分淡薄。绝大多数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出一种学习的“个人主义”。这种学习方式使他们缺乏合作的愿望和冲动,不愿与他人一道分享学习成果。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方式是“单兵作战”‎ 式的,缺少基于团队的学习活动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通过学习小组的建立和成员间的讨论、对话、交流,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过程,实现互帮互助和资源共享。建立起合作交流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在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担负起学习管理和调控的职责,既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对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进行全程把握,又要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如在小组活动开展非常顺利时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当小组对该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或者在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和指导。‎ ‎  四、关注回归学生生活,加强物理学习与生活、技术和社会的融合。‎ ‎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如果没有感受到这门学科强烈的应用价值,它便很难引起学生的浓郁的兴趣。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经常出现讲完概念、规律就大量做习题的现象,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转变学习方式都是不利的。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应用创新息息相关。贯彻“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的课程理念,建立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学会如何应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大有帮助的。来自身边生活、高科技领域、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鲜活而有趣,能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科自豪感。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关注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联系,包括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动向、新成果。如声纳、雷达、生物电、半导体、超导体、激光、磁悬浮列车、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电器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讯相联系等等;还要关注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噪声污染、光污染、水污染及电磁污染的危害和控制等。教师还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活动,如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加强物理学习与生活、技术和社会的融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五、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的知识信息及时传递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来,极大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学习也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大革命。教师应当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丰富的学习情境,可以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可以展示和模拟问题情境,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素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选择余地,增强学习的主体性,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创造更多的机会,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教师的教案、课件也可为学生随时随地提供学习辅导素材,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大信息量和时空结构的变化,教师可以在新的教育条件下预设和扶持学生生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指导学生根据当前的学习需要引进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学习中的辅助功能。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根据网络技术所能提供的条件,主动地设计自身的学习活动,提升网络在学生学习中的基础性功能。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工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