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新课标》提出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这样看来,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如果在这个学段对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方法掌握的如何,那么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给学生一个结实的阶梯。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从新教材中发现,1-3年级学段的教材编写中,提倡应用题的选材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童话故事出发,让学生感觉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法国著名文学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如何”。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点拨学生,用什么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实践证明,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从设置的情景中启发他们提出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情景的设置对整堂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案例1: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3页,安排了一幅游乐园的主题图.图中主要呈现了看木偶戏(包括正在看戏的学生,以及准备去玩沙包的和准备来看戏的).跷跷板乐园(包括正在玩的学生和准备来玩的),玩沙包(包括正在玩的学生和准备来玩的),买面包.在教学中,我问学生:“同学们,双休日的时候,你们最想到哪里玩?”学生都会很踊跃地说出自己在星期六天,都到哪里玩过.接着我出示主题图,说:“今天,xx学校的小朋友们要到游乐圆去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干些什么?根据图上给你们的信息,你能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吗?”这样的情境跟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学生平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被跟着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当然也非常活跃,小朋友都能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案例2: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平时上课不能做课件。在教学“儿童商店”时,事先我叫学生从家里带来玩具和学习用品,并且给它们标上价格,还叫一个学生当售票员,一个学生当买东西的人,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对话,说一说他们在议论些什么,再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基本上学生会提一步简单的数学问题。根据他们提的问题,我给出小聪聪提的问题,由于学生都能容易地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一步问题,对于我提的问题,学生知道不能一步完成,需要先解决“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这样,学生能在自己提的问题上发现一步问题和两步问题的区别。
二、形成一定的应用题教学模型《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可见让学生建立一定的应用题教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而应用题教学模型的建立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表现在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低年级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求出正确的结果,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其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也要得到很好的发展。二年级下册就出现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平时教学时我要学生明确:求什么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各条件间的数量关系如何。如果学生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点,问题也就能解决了。如:第59页例4,它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情境图由两幅构成,第一幅隐含的问题就是第二幅图的条件。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从这两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最后集体交流时,学生说出要求出坐几辆碰碰车,必须先求出那里有多少个小朋友。因此,学生只有投身于教学活动之后,靠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才会在现实的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单位名称不可少新课程在二年级下册都还没明确规定学生要使用单位名称。但我认为,在二年级开始正确使用单位名称不仅能增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解题,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二年级下册第29页中情境图:15人做游戏,分成3组,5人一组。小聪聪的问题是:平均每组几人?可以分成几组?解题时,我要求学生必须写上单位名称。15÷3=5(人) 15÷5=3(组) 像这样写上单位名称,学生就容易理解5和3各表示什么,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如何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小学低段应用题教学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