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4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有感3篇与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心得3篇
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有感3篇
【篇一】
2020年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省会合肥考察,来到安徽创新馆,了解安徽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考察了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样关注到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安徽,都关注了创新这个词。他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当前,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使命,面对新时代新矛盾,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勇做创新型干部,敢为人先,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把改革创新精神融入本职工作全过程,主动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谋划新举措,催生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新气象。
勤于学习,打牢创新的理论根基。党员干部想要具备创新思维,学习是关键。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学习是我们提高工作潜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和认识水平,不断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树立开拓进取、开放创新的精神,才能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坚决克服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主动把新知识应用于实践,用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方法解决社会难题、应对风险挑战、促进科学发展。如果只知道死搬硬套、因循守旧,机械地执行上级指示,循规蹈矩,不愿开动脑筋,那么,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必将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需要,也必将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深入实践,把握创新的时代脉搏。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新不是一哄而上、哗众取宠,提一些华而不实、无法落地的想法,而是实实在在地抓好每一件具体工作,使之高效地完成,使每一项任务科学地落到实处。推进改革创新,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实践、主动作为。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洞喊出来的口号,而是落在实处的行动,也就是说每个党员干部要担当新时代的重任,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有成事的“真本领″。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实际,勇于实践,应势而谋,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化解民忧、民怨、民急、民盼中激发创新灵感,把在群众和基层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整合提炼,形成新思路新办法,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创新,在发展探索中不断突破,以此紧跟时代脉搏,提升工作水平,带领人民群众朝着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断前进。
勇于担当,推动创新的落地落实。“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正是因为道阻且长前行不易,才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当群众的护身符,沉下心、耐下性,勇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挑重担,承担创新的重力。当前我国正处在“行至半坡山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深化改革的“深水期”“攻坚期”,党员干部要克服惰性思维,在工作中认真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立足岗位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勇于创新、解决摆在面前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在不同的岗位,演好不同的角色,将责任牢记在心中、付诸于行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打破思维定势,破旧立新,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8月18日赴安徽考察调研,察看淮河水情,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总书记与群众亲切交谈,简简单单的话语中满是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在一次次的基层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都率先垂范,在细微处展示着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亲民、爱民、为民着想。
领导干部如何拉近与群众的联系,如何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落到实处,总书记用他的话语和行动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基层干部如何做好,还需深究。
“这是我一直牵挂的事。”正在安徽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庄台农户,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深情地说道,“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无论是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还是受灾地区的人民群众,总书记时刻牵挂着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地方。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更加需要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想,纾群众所急所困。领导干部不能躲在办公室里,靠打电话,布置任务完成调研,要摆脱“花架子”,真正去基层走一走,听群众说一说,才能倾听到最真实的民情民意,才能了解到最直接的问题困难,才能更好地赢得群众信任。心中时时刻刻牵挂群众,“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方能把“以人民为中心”更细、更深、更实地落到实处。
“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参观时,要求大家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此次在安徽省合肥市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一大会址、井冈山、福建古田、安徽金寨……这些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地方,是共产党员不能忘记的历史,他用行动时刻告诉我们共产党员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层党员干部更不能缺少初心教育,也许都曾有过抱怨有过不甘,甚至想过撂挑子,但是他们依然会放弃休假在疫情防控一线驻守、在抗洪一线抢险救灾……这无关环境的艰苦、无关工作的琐碎,只因基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怀揣初心与使命,甘于奉献,才能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上闪闪发光。“白加黑”“5加2”的模式是基层党员干部日常工作最真实、生动的写照,他们始终能够践行初心与使命,在工作中一心一意办事、全心全意为民,这就是共产党员最不能缺少的“初心”。
“抗御自然灾害要达到现代化水平。”心系灾区的习近平总书记想到的不仅是群众的生命安全,更强调了提高现代化水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同样要有这样的工作思维和方法,要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到实处。只有基层在各个方面抓好落实,才能在根本上提升整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基层干部经常要处理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和困难,更需要在实践中掌握真实情况,在群众中吸收智慧“养分”,直面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在困难处辟“新路径”,于穷尽处找“金点子”,才能不断推动治理能力的提升。
我们总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何真正做到,需要基层干部身体力行地落到实处。
【篇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华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灾害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大力弘扬大禹治水精神在防灾减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民为邦本”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与自然灾害“斗下去”。中国的政治从大禹治水开始,大禹治水始终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人民都拥戴他。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安徽受灾群众时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这份对人民“一直的牵挂”,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洪灾面前,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乘风破浪冲在一线,他们有的在黑夜里巡河、有的在暴雨中劝导、有的在险情前摆渡、有的在退洪后清淤。他们在抢险救灾战斗中始终以“救人”为第一要务,“把人民举在头顶”,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考验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民族至上”精神,把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与自然灾害“斗下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功保护了更多的部落和部族的生命、财产免于被洪水卷走。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始终与洪水分不开,敢于和善于同洪水顽强斗争是“民族至上”精神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多次强调,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五个安全”都关系国家、关系民生。直面洪灾,中国共产党再次展示出国家至上、人民至上,不惧挑战、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广大党员干部与洪水拼速度、与暴雨抢时间,用肩膀扛起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担,筑牢防汛救灾“同心堤”,用实际行动让“民族至上”精神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
以科学创新精神,顺应自然规律,为防灾减灾插上“科技之翼”,与自然灾害“斗下去”。“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新时代筑牢防灾减灾“安全墙”,既要继承大禹治水勇往直前的毅力,更要尊重自然规律,强化“科技防灾”力度,在自然灾害监测、应急救援和城市建设上插上“科技之翼”,用好科技手段打出组合拳,推动防灾减灾领域管理思路和应用技术创新,实现科学减灾,为防灾减灾赋予更多智能属性,提高与自然灾害“斗下去”的能力。
决战脱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役已全面打响。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把握自然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心得3篇
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心得3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时,看到了庄台街道整洁、村民生活井然有序,习近平感慨地说:“我们中华民族在和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斗了几千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但是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是人与自然要更加和谐,要顺随自然规律,更能够摸得到自然规律。同时我们需要培养强大的抗御灾害能力。”笔者认为,这样的“战斗力”不仅需要用来面对和处理自然灾害,更需要我们普通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发挥。
提高“战斗力”,首先要武装“头脑”。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可见知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如果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注重学习,这对我们党的队伍建设将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我们党员干部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条例应该熟记于心,并有清醒的认识。如今我们的学习渠道较以前拓宽了很多,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到最新的政策以及新闻,这应该成为我们广大党员武装“头脑”的日常。只有装满知识的“头脑”才能让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慌张、碰到疑难有办法、去除老旧提创新。
提高“战斗力”,其次要灵活“四肢”。手脚要灵活,关键在锻炼。锻炼实则就是要多动、多做。党员干部想要有一双灵巧的手脚,就应该到基层中进行“锻炼”,通过听民声、办实事,到人民群众中进行自我锻炼,并且不能怕脏怕累,要撸起袖子干。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走走、勤跑跑应该成为党员干部的常态,通过“走基层”“跑民生”练出灵活“四肢”,为群众提供一双暖心的手和踏实的脚,让群众看到希望、坚定信心。
提高“战斗力”,最后要坚强“体魄”。“头脑”和“四肢”要相互配合,才能产生“1+1>2”的效果,造就出坚强的“体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如果只注重学习不深入基层,那仅仅是学了表面,悟不到内涵;而一头扎进基层但没有知识支撑,遇到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所以我们要将知识的“头脑”和做事的“四肢”一起调动起来,做到有知识有力量。一个坚强的“体魄”才足以支撑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既做到“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做好中国梦的“追梦人”。
【篇二】
“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受灾企业复工复产”“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大家表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奋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立新功。
今年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明显增多,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一些地区汛情严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汛情,各地领导干部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落实灾情部署,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火速紧急驰援,志愿者队伍们齐心筑起抗洪救灾“爱心堤”……在各方努力下,全国汛情趋于稳定,时间上也已逐步走出“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时期。但据专家预计,全国的主汛期将延续到9月底,下阶段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防汛工作须臾不能放松,尤其不可产生“一退了之”的侥幸想法。
水位退了,但警戒之心不能退。随着各地各大水体水位全线回落,各地防汛应急响应等级也随之调低,但雨情水情变幻莫测,绷紧的弦不能放松,此时要继续紧盯堤防,确保完全安全度汛。同时更须及时总结作战经验,结合历史抢险救灾纪实,尽快制定完善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应急响应机制。要及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居民楼、变电站、交通点等受洪涝影响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点位,对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山体、陡坡进行24小时监控,坚决预防发生次生灾害。组织对供电、供水、供气等保障城市运转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更专业的知识素养培训,要第一时间向专家学者请教,聚焦研究修复加固水利设施、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等方案,科学、快速提升城市防御洪涝能力。
汛情看似过了,但如果不做好提升防汛能力的谋划,下一次仍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水位退了,各战线的战士们不能“一退了之”,要发扬连续奋战作风,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见缝插针全方面织好织密防汛安全网。
洪水过境,最受苦的是老百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帮助受灾群众,坚持抗洪抢险重建不放松,细致做好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洪涝灾害极易造成农业减产、交通中断、疫病流行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大到城市的清淤消杀、对受损房屋和道路的修缮,小到对一方土地的补种、对一处裂缝的修补,都是帮助人民群众恢复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相较于与洪水搏击,灾后重建同样是一场必须快效率、高质量打赢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们努力争取的应当是防灾减灾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是防洪减灾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从而筑牢一道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
汛情未完,我们不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子弟兵要继续冲锋在前,讲纪律、有信念,继续坚守一线岗位、保持战斗状态、不忘为民初心,继续带领人民群众开展下一步的防汛救灾工作,齐心协力抓好恢复重建,在这场防汛为主题的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向全世界展现出无往而不胜的中华儿女精神风貌。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说道:“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包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人民的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心怀民众的情怀,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牵挂之人办好三件事。
为牵挂之人办好暖心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新时期党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党员干部必须要放下架子、弯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贫困群众家中,与贫困群众唠嗑“拉家常”,用群众的语言和立场与他们促膝谈心,把群众之事当做自家事,挂在嘴里、放在心上,才能切实掌握贫困群众的心声夙愿。切忌在帮扶过程中只是“填填表”“拍拍照”“打打卡”等流于形式的扶贫,这不仅会破坏干群关系,也会让老百姓寒了心。党员干部应该与贫困群众心交心,把贫困群众当亲人,把群众之事当成自家事,用心办好暖心事,才能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更有力度。
为牵挂之人办好勤快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扶贫的过程中亦是如此。党员干部要当好群众的“快嘴”和“快腿”,及时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急事、难事、烦心事,个人力量不能解决的事情也要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并跟进解决。党员干部还须勤下村入户,保持与贫困群众的沟通联系,切忌不能以工作任务繁忙为由拒绝入户帮扶,甚至找人代为入户帮扶。这样不仅无法掌握贫困群众真实的生活状况,也无法拉近与贫困群众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会贻误贫困群众享受国家惠农政策的时机。因此,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必须要勤入户、勤沟通、勤办事,用双脚丈量为民情怀,及时为民办好事。
为牵挂之人办好实在事。群众的口碑和村容村貌的改变是检验党员干部扶贫工作成效最直观的表现,也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党员干部是否深入到村、到户、到人,扎实开展扶贫工作,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想方设法实现村里夜晚“亮起来”、道路“硬起来”、桥梁“架起来”等目标,就要多下“绣花针”功夫,不空喊口号、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扎根群众,以群众看得见的改变,摸得着、用得上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作为扶贫工作的最终目标,真心实意地带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