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阅读重在“得他滋味”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阅读重在“得他滋味” ‎ ‎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让“读风”盛起来了,有人用“‘读’占鳌头”来描述。虽然读得多,但是不少课读得质量不高,是不求甚解的读,多次重复的读,失去悟性、智慧和人文底蕴的读。‎ ‎  阅读重在“得他滋味”(朱熹):“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读书“如饮食,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自此,“得滋味”就成为读书的要义:“读书之法……仔细玩味,不可草草。”(陆九渊)“读书有味身忘老”(陆游)“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唯有书味甘,行行堪没齿”(袁枚)“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元好问)……‎ ‎  所谓“滋味”,是作品内容表达出来的那种情、理、趣使读者形成的“整体直觉”。这种“整体直觉”有的清新明丽,有的蕴藉典雅;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婉约缠绵;有的睿智精深,有的飘逸豁达;有的平和宽容,有的激越昂扬……它们都是那么真,那么纯,那么悠久,那么绵长:一丝丝,一缕缕,沁入心脾,润物无声;一字字,一句句,撞击心灵,陶冶情性。在书味的滋养抚慰下,喧嚣与动荡隔离了,烦恼与不安隐去了。于是,浮躁不再,媚俗远离,性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  “得滋味”是阅读主体和文本双向运动而产生的整体感受,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 ‎,也是读者理解、表现与传达生活的基本方式。“得滋味”是一种读书的高境界,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便觉滋味绵长、深厚,似清冽甘醇,如齿香佳酿。宋人程颐有语:“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若能尝得读书之味,怕是进入读书的境界了。倘若滋味索然,如嚼木札,甚至连声音、字形也得不到,有何益处?‎ ‎  “得滋味”的阅读教学方式很多,比如:‎ ‎  “诵读体悟”出滋味。“得滋味”的主要方式是“诵读”。“诵读”不是简单地一读了之,而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这是说要学生沉潜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司空图)的程度。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催化剂”,比如“情境法”,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读进去,如教学《秋姑娘的信》,“秋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凉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了。秋姑娘担心起来,不知我的那些好朋友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有了,就用火红的枫叶给他们写信吧!”教师生动地描述着,又打开课件,“你们听……起风了,这是秋姑娘的脚步声,她掠过田野,越过山冈,走过森林,飘过江河,你们看(画面上出现飘舞的秋姑娘,孩子们发出‘啊’的惊叹),秋姑娘真的来给朋友送信来了……”就这样孩子们进入了课文情境,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忘情地诵读着,当读到“‎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时,都不由自主地做起动作来,进入了一种如幻如梦的境界;再如“示悟法”,就是学生在诵读时,教师通过声音和其他手段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感悟。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翠鸟》,就是这样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节的:学生读“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师插话“‘疾飞’读得好,让人听了感到翠鸟飞得很迅速”,学生读“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师插话“‘轻轻’再读轻读慢,让人感到翠鸟落得很轻”,随后作了示范,学生读“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着游到水面的小鱼”,师插话“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大家齐读这一节体会体会”……就是通过这样的“示悟”,学生读出了语感、情趣和韵味。‎ ‎  “虚心涵泳”得滋味。这是朱熹提倡的读书方法。曾国藩在给其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濡而勃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涵泳,就是“浸润”在书中,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感知,就像“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样去知其冷暖,知其流之急缓,知其味之甘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面对语言文字,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掂量、咀嚼、玩味,精细化地感受语词的内涵,从而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朱熹)一位老师教学《黄鹤楼送别》,引导学生推敲“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孤”字:“江里的船很多,为什么说是‘孤帆’?是不是作者用错了呢?”学生联系语境悟到:“李白只看到孟浩然的船,他的目光只注视着孟浩然的船。”“只看着那只船,说明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这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深厚。”“这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孤帆”最易轻轻滑过,感觉不出什么情味。而这位老师却引导学生这样“敲打”词句,敲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敲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儿。‎ ‎  “联想触发”得滋味。就是把平面的文字“还原”成生动可感的画面,从文本中“读出形象”。比如读《翠鸟》中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一段,就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出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翠鸟的形象;就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并能联想到作者的话语和身世、联想到社会和自然的各种现象等等,从文本中“读到自己”,‎ ‎“读出生活”。一位老师教学《卧薪尝胆》,在理解“卧薪尝胆”在课文中的意思后,提出“同学们,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的问题,学生不理解“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老师就举了例子:“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立伟送上了太空。”学生顿时理解词语的另层意思,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中国足球等,从而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读出了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了触动自己心灵的生活情节或人物形象;就是能多问问为什么:作者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就这样不断联想、追问,就能得到作者的真义,得到诗文的真味。‎ ‎  总之,阅读教学重在指导学生读出各种滋味。香港一位书画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说孔孟之书味甘,雄霸之书味辣,穷儒之作味酸,忠良之作味苦。而世上的书多矣,大都性质不同,只好说大多数书是五味杂陈,什么味都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富有趣味、情味、韵味、意味和余味,只要引导得法,学生一定能够情趣盎然,沉潜其中,使浮躁、媚俗、粗鄙的心灵宁静、高尚、高雅起来,从而义无反顾地迈向思想的远方。‎